大家好,又来了。

前面陆陆续续聊过了北宋很多文人,词人,今天这位算得上是北宋系列的尾巴,他就是周邦彦。著名的词评人王国维先生曾经评说过:词中老杜,非先生莫属!老杜就是指诗歌的集大成者杜甫,那么王国维先生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指周邦彦是词的集大成者。那么为什么这位听上去感觉并不太有名的人会是词的集大成者呢?咱们慢慢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邦彦小时候并不像其他几位词人,比如晏殊、黄庭坚那样,是“别人家的孩子”,他在邻里街坊眼中并不被看好。但是,他从小就喜爱看书,什么书都看。而且,他还喜欢搞点业余爱好,尤其喜爱音乐。23岁时候,周邦彦就去了汴京深造,成功进入了当时的国立大学:太学,成为了太学生。后又凭借一篇长篇大赋《汴都赋》成功晋升为太学正,也就是大学里的教导主任。后面的人生其实可以参考前面聊过的几位,不过他是主张新法的新党,也就是,宋神宗时期得志,宣仁太后时期失志,宋哲宗时期再得志。最后来到了宋徽宗时期,宋徽宗特别欣赏会搞音乐的周邦彦,于是就派他去当皇家音乐机构的管理者了。不过,经历过党派斗争的周邦彦,对于仕途进取之心已然变淡了,整个人变得比较佛系。不过,晚年的他还是被卷入了朝廷的斗争,被踢出了京城,最终病逝在了南京。

周邦彦的一生也算是中规中矩,不过他个人特别爱好玩音乐,在宋徽宗时期还是官方音乐机构负责人,所以,很有可能他是诸多词人里面,音乐玩的最好的那位。大家都知道,词本身就是用来唱的,因此作为专业的音乐人,周邦彦特别看重词的音律和音韵的和谐。他有一首词,叫做《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一共有三段。据说最后一段的音调特别的高,只有乐坊的老笛师才能吹奏出那个音。

《兰陵王 柳阴直》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词篇幅虽长,但结构严谨,言语精巧。许多词评家都称赞这首词值得反复品读。

当然,周邦彦的创作除了长调之外,也有很多精美的小令,比如这首:

《少年游 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虽然短,但字字精妙,上阕写男女相见的暧昧,下阕写女子留人的情深。这正体现了周邦彦写词的特色:用词精工,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典故,同时善于铺叙,词的结构精巧严谨,整体浑厚和雅,又因为他善于音律,所以他的词都具有音韵之美。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王国维才评价他为词中老杜。以及历代评论家对周邦彦在填词技巧上的评价都很高。

不过,周邦彦总是爱写些男男女女看雪看月亮的情节,很少将之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在苏轼那个时期,苏轼在词的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创新,既有男女爱情,又抒发豪情。结果到了周邦彦这里,词的内容方面突然被按下了倒带,又基本上变成了男女叽叽歪歪,喝酒唱歌想不开。不过,周邦彦的词,虽然在内容上较为狭隘,但他在作词技术上集众家之所长,对之后的词人,特别是南宋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周邦彦,咱们就聊到这里,最后老样子,尝试着给大家上一篇仿写,望喜欢。

《少年游 颔首低眉》
颔首低眉,巧颊绯红,玉指拨丝绒。馨香环绕,轻律微起,矜坐眸玲珑。
低声细语问几更,挂钟响一声。夜已深浓,便是挑灯,共赴良宵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