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兴冲冲的给小伙伴们打电话约个火锅,结果她正在玩剧本杀····”

最近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有这样的境遇,在不知道剧本杀为何物的情况下,朋友们却已纷纷走进剧本杀的怀抱。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中也显示,剧本杀已替代KTV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其中每四个人年轻人中就有一个忠爱剧本杀,其中多数人玩剧本杀的频率高达两周一次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本杀,听名字似乎和前几年流行的狼人杀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实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游戏,剧本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角色扮演找凶手”的游戏,但其中有更多的故事元素。玩家在游戏中化身“福尔摩斯”,根据剧本信息,在迷雾般的线索中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完成最终任务。

一场游戏下来耗时多则五六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剧本杀的超长游戏时间,与当今社会主流的碎片化社交环境、游戏环境背道而驰。在外行人看来,耗时却又略显中二的剧本杀何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曾在他的著作《游戏的人》中谈到过,游戏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它和平常生活的空间隔离。而剧本杀就成功塑造了这样的一个游戏氛围:玩家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穿上剧本角色的服装,跟随着主持人的指引,体会着剧本中角色的心理活动。

在游戏过程中每位玩家都要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玩家们或是隐藏自己、或是针锋相对、或是趋炎附势,其他玩家则根据叙述与互动来梳理故事线索。“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特点在剧本杀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随着一幕幕悲欢离合交替登场,玩家们沉浸其中,跳脱出熟悉的日常,沉浸在另一个世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角色扮演游戏本身就是最能激发情感的游戏类型,而剧本本身具有的强烈故事性与叙事性,让玩家充分共情,在游戏中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情感的宣泄。跳脱现实世界,体验第二人生,这无疑是一种解压的最好方式。

而对于不善社交的年轻人而言,剧本杀给所有玩家提供了均等的发言机会,其中需要完成的一个个任务,也需要每个玩家参与讨论。玩家之间频繁的交流互动,给大家建立了一种特殊的链接。游戏结束后大家收获的不仅是逻辑推理、分析线索、完成任务带来的满足感。更多的是拥有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两年获得极大成功的一款剧本杀系列游戏《追捕杀手》(Hunt A Killer)创始人瑞安·霍根说,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放下手中的设备,真正地与周围的人建立有意义的、更深层次的联系。传统的桌游虽然有趣,但却缺少了故事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剧本杀就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创造了一种新体验,让人们可以围坐在桌子旁,解决挑战,并为此感到兴奋。

随着年轻人的热捧,剧本杀热度不断升高,已成为当下的创业风口。但想要在这个行业占领一席之地还有很大的难度,不少人带着雄心壮志而来,却又败兴离场而去···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下,相信未来将会出现更多高质量的剧本与线下体验馆,带给玩家们更好的体验。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