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远比案件复杂,就像心灵远比天空宽广”。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东西创作的《回响》,是他的第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年轻女子夏冰清离奇被杀,负责此案的女警冉咚咚,在潜心破案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丈夫慕达夫私自开房,由此展开了“破案”与“情感”的双重故事线。

最终,疑案抽丝剥茧水落石出,冉咚咚的情感却仍处于迷途。

多年前,东西在创作《后悔录》时,就有了向人物内心开掘的想法,而这部《回想》则更为彻底。

对于一位创作了《耳光响亮》《篡改的命》等多部作品的作家来说,“奇事于我已无太多吸引力,而对心灵的探寻却依然让我着迷。心灵难以捉摸,因为它比天空还要浩瀚。”

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去创作,才有了这部带着探案外壳的心理小说。

书中的主角冉咚咚,不仅要完成寻找真凶的任务,也同时在探寻幽深难测的人性,叩问连自己都无法了解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西(本名田代琳)

要读懂这部小说,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尤其是“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动力”论。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类完整的人格:

“本我”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是人格结构的基础;“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务,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抑制着本我的冲动。

“超我”的冉咚咚,是一位怀着崇高职业理想的女警,也是有着“精神洁癖”、不仅自己恪守忠贞,还要求丈夫也忠诚不二的女人;

“自我”的冉咚咚,与千千万万的中年女子一样,也面临着职业焦虑、年龄焦虑和婚姻焦虑,要疲劳地应对现实种种。

那么,“本我”的冉咚咚是什么样的呢?这也是她自身想要寻求的答案。

心灵世界是抽象的、难以描述的,而东西巧妙地运用“破案”故事线,在曲折的情节中反映角色的心理。

在一次采访中,东西就《回响》如何描述心理,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如果说以前我是直接写人,那这次我是写镜子里面的人。”

如果客观世界存在着一种现实,那么心理世界则投射着一种所谓现实。

而“破案”的故事线,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着冉咚咚的“内心现实”。有时,镜子里的人接近现实,有时则像是哈哈镜,是被心理扭曲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冉咚咚破案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照镜子。她希望从这面镜子中,认清自己的心——人们最不了解的,往往就是自己。

她在调查犯罪嫌疑人时,不断从外界寻求答案,企图一次又一次地论证,到底是丈夫真的出轨了,还是自己的疑心太重。

她问吴文超的母亲为何离婚,对方回答是前夫找了个借口来离婚。

她立刻反思自己:跟慕达夫提出离婚,她找了借口了吗?找了,借口就是他出轨。

而他真的出轨了吗?她并没有直接证据,只是直觉认为他出轨。

可为何倾向于丈夫出轨呢?这一点,连她自己也看不透。

而随着案件逐步侦破,她与慕达夫的婚姻,也在怀疑与拷问中走到尽头。最后,她接受了邵天伟的吻,也认识了一个陌生的自己:

原来,她之前已对邵天伟怦然心动,然而“超我”站在道德制高点,要求她忠贞不渝,一生只爱丈夫慕达夫。

于是,追求爱欲的“本我”与“超我”暗中博弈,“自我”在夹缝中寻求着解决之道:如果慕达夫是出轨的那一方,那么她就不必再受“超我”的谴责。

此时,慕达夫开房一事,给了她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潜意识便倾向于丈夫出轨的结论,哪怕她没有任何证据,也要一遍又一遍地考验,这让爱她的慕达夫几近崩溃。

就像是一面镜子,既能映照现实,却又不同于现实。东西小说中的这面“镜子”,既带给人现实感,也有哈哈镜般的反射。

在冉咚咚内心最挣扎的时期,她怀念起大学初恋郑志多。他才貌双全,浪漫多情,全心全意,就连他的亲吻,都让她至今难忘。

可当她去寻找初恋时,竟发现这一切都是她虚构的,世界上根本没有郑志多这个人!

这是哈哈镜里的幻象,也可以当成一个梦,而梦是潜意识的投射。

在她的内心深处,年龄与性格老成的慕达夫,其实并不是完美的爱人,她爱的是郑志多这样年轻的肉体。

因此当师弟邵天伟出现时,她的“本我”才会激流暗涌,下意识地裹挟着她,一步一步走向结局。

就这样,伴随着“大坑案”的结案,冉咚咚也完成了一次本我的探索之旅。“超我”与“本我”的巨大矛盾,让这趟旅程孤独而痛苦。

深挖人性是残忍的,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心灵之海的真经,也算是获得了一种救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蕾秋·乔伊斯的《心灵的朝圣》,讲述了花甲老人哈罗德,只身一人步行穿越英格兰的故事。

哈罗德儿子自杀,妻子冷漠,人生无望。此时,一位失联了20年的朋友,寄给他一封信,说自己得了绝症,命不久矣。

于是,哈罗德决定前往600多英里外的医院看望。他相信只要自己一步步地穿越英格兰,朋友的病就会好起来。

在一个人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这些人和事,看似和他无关,却无不是内心的投射。

第87天,哈罗德终于抵达目的地,而他也完成了一次心灵拯救之旅。

冉咚咚就像乔伊斯笔下的哈罗德,在心灵与现实的碰撞中,不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寻找“本我”与“超我”的和解。

东西的这部《回响》,探寻了心理小说的新形式,就像一位评论家所说,“是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变异”,新颖独特、引人入胜,同时不乏深刻。

作家东西

(原创内容,首发于头条号“半杯咖啡读好书”)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