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酒“新国标”发布,多个大厂中招!

众所周知,近期《GB/T 15109—2021 白酒工业术语》及《GB/T 17204—2021 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意味着2022年6月1日起,白酒将施行“新国标”。那么新国标有哪些改动?对酒类行业有哪些影响呢?一言以蔽之:“新国标”禁止在白酒中添加食用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以后原料中含有这些成分的酒只能叫“配制酒”,不能叫白酒了。

所谓配制酒,其实是以发酵酒为酒基,加入食用香料等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加工制成的酒。据数据统计表明,白酒市场“配制酒”的占比一度高达90%,因为配制酒品质处在原浆优质酒和一般原浆酒之间,一方面品质还是有保证的,另一方面也有很高的利润,所以诸如剑南春、泸州老窖、江小白等“大厂”都在此次中招的范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而易见,“新国标”对于白酒的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个标准一出,我们就可以清楚选择“白酒”或者“配制酒”了,甚至有业内人士预估,“新国标”下酒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下调,因为注重原浆发酵优质酒品质的消费者数量会普遍上升,这会一定程度上限制“配制酒”的市场。

不过,尽管“新国标”再次给白酒分了类,但是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影响并不是很大,价格较低的白酒,如50元以下的,一般消费者不会太在意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就算配制酒价格受到影响,但是这笔钱也不会省到消费者手里,而是会被“真正的白酒”抢去,整体市场的变化不会很大。

配制酒真的会被排斥吗?现实很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配制酒”的市场份额,前文已经说到,高达90%的市场份额让配制酒毫无疑问成为当前白酒市场的主力军,那么明年这个时候,数量如此庞大的配制酒真就无路可去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已经形成的供需平衡关系下,90%的市场份额一旦抽离,谁又能马上填补呢?

也许从此以后白酒又多了一个不那么响亮的“称号”,但是瓶子里的酒没有变,这才是现实。

现实告诉我们,不论是配制酒还是优质原浆发酵酒,其实和消费者产生直接联系的还是钱,当“配制酒”只是一个称号,它既不呈现在酒瓶上,也不会对酒体造成影响时,消费者会真正排斥它吗?值得怀疑。

“勾兑酒”价格还有上升空间?

目前市场上最排斥的,其实并不是配制酒,而是狭义上的“勾兑酒”,经常喝酒的朋友们,口中所言的“勾兑酒”是指白酒中“完全或大比例”使用食用酒精和香味食品添加剂(酒用)调制而成的白酒,因为勾兑经常和“造假”联系在一起,所以大家才会望而却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勾兑”并不是贬义词,相反它是制酒过程中非常成熟且彰显技艺的一道程序,可以说“勾兑”技术是酒在生产过程中最具艺术性的一环,一般情况下,“勾兑”是白酒标准化的关键,因为单酿出来的酒口感并不好,所以需要加入部分窖藏原浆酒,这样才会使酒的口感达到品牌统一标准。

不仅仅是白酒,在葡萄酒酿造生产的过程中,勾兑也是很重要的程序。

在葡萄酒生产中,勾兑过程通常被称为“调配”。酿酒师根据葡萄酒的风格对两个或更多不同葡萄品种的原酒进行一定比例的调配,从而使得不同品种葡萄酒感官品质能够相互补充和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白酒不同的是,葡萄酒因为本身就携带果香风味,这也是葡萄酒的特点之一,所以多数葡萄酒是不加食用香料的,除了特定的全汁酒(例如桃红酒、玫瑰酒等)需要申请企业标准资质,添加香料外,很多种类的葡萄酒都不受白酒的“新国标”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配制酒是勾兑酒的一种,但是品质好的勾兑酒显然不会受到新国标的过度影响,甚至可以说其价格未来仍然有上升空间,如此看来,新国标对于目前的酒类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劣质酒才会被淘汰,但如果利用得当,仍然会有不少酒品能脱颖而出,收获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