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扩张对于任何一个行业以及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生存之道”,华尔街英语将要宣布破产的消息,也体现出对于教育培训行业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华尔街英语北区销售负责人通知各中心分校校长,公司将于下周正式宣布破产,并要求各校长通知到各个分校员工,尽快办理离职手续。

平心而论,华尔街英语的破产并不能归咎于“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出台,恰恰是为了让更多的教育培训机构不至于走上华尔街英语破产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培训行业“疯狂扩张”的缘由是什么?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抢占市场,挖名师、做促销都已经成为了“常规操作”。但是无论是高薪聘请老师还是做促销,最终都需要由学生家长来买单。

面对高昂的成本,教育培训的利润点在哪里?答案呼之欲出,就在于学生的数量。单个门店的成本投入是有限的,每个学生能够提供的利润也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只要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招募到更多的学生,那么教育培训机构就能保证充足的利润。

可是学生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且分布于不同的地区。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能够确保自己能够招募到更多的学生来上课呢?挖名师、做促销保证的都是单个门店的盈利,而真正能够让自身的盈利成倍数增长的,只有开设新机构。

通过开设新机构的方式,教育培训机构能够快速实现自身的盈利。比起聘请更好的老师、通过自身让利去获取更多的学生来说,新设机构的“扩张模式”所带来的利润无疑是更加明显的,因此教育培训机构认准了这条路线,开始了自身的“疯狂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培训行业“疯狂扩张”带来了哪些问题?

第一,“疯狂扩张”意味着“暴雷”几乎是注定。所有人都知道教育培训行业的“疯狂扩张”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都禁不住“利润翻倍”的诱惑。在这样一个市场当中,学生的总量是有限的,学生数量有限意味着这个市场总有一天会达到饱和的状态。有限的学生和几乎所有教育机构的疯狂扩张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扩张能够产生利润的前提是每一家新设立的机构都能够招募到足够的学生,而在学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增加会使得每一家新设立的机构所能够招募到的学生越来越少,当学生带来的利润不足以支撑起成本费用的时候,教育培训机构的亏损就会产生;而在此时仍然固执地认为新设机构是最好的盈利方式,教育培训机构的亏损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资金链断裂的时候,破产是唯一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预收学费”埋下经济纠纷的隐患。教育培训机构的疯狂扩张需要资金,而除了自身的融资之外,还有什么资金能够支撑他们的疯狂扩张呢?是家长们预交的学费。

教育部门发现端倪后早早地明确规定了培训机构预收学费的期限,可是很多培训机构依旧在以“缴费折扣”、“买多少送多少”等方式,诱导着家长提前缴纳超长时间的学费。这些“学费”最终的用途,是用于教育机构自身的扩张与成本支付,可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如果教育培训机构在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发现自身无法继续盈利,那么这些预收的学费,最后还能回来吗? 就像这次华尔街英语的破产,在前不久还有家长交了大笔学费,在培训机构破产之后,这些学费换不回学生的课时,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追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尔街英语不是第一家破产的教育培训机构,但如果“双减”政策不及时出台,华尔街英语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各个平台广告的狂轰乱炸、各个地区校区的疯狂扩张、各种各样“促销”的大肆宣传、各家自身“名师”的高薪招募……这些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在过往疯狂去做的事情,都大大增加了他们自身的成本。

但是学生始终是有限的,在高昂的成本的推动下,短期内的确可以招募到更多的学生,但是这样的高成本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它能够带来的“红利”终归只是短期的,这些行为如果不加以限制,最终教育培训机构都只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更令人唏嘘的是,教育培训机构机构走向破产,并不仅仅是资本的失败,它伤害更深的是面临失业的员工以及需要追讨学费的家长。

这样的行业,又怎能不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