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发布了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结合其中的数据来看,特斯拉7月份批发销售汽车32968辆,出口量为24347辆,国内零售量为8621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6月份的国内零售量为28138辆,7月份的零售量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环比接近70%的下滑;而特斯拉6月份的出口量为5017辆,7月份的出口量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环比近四倍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斯拉7月份销量表现出现环比大幅波动的原因,主要与其调整供货节奏有关,当月的产能多用来满足海外市场的订单需求,从而导致了出口量骤增,国内交付量下降。当然,不排除其中有因之前上海车展的特斯拉维权事件,而影响已下定未交付车主退定的可能性,至于为何舆论后果在7月份才开始显现,是由于特斯拉车辆交付周期较长的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从7月份特斯拉出口量猛增的现象却可以察觉出,中国工厂的产能对于特斯拉布局全球市场而言已然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特斯拉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也明确表示过,“由于美国本地市场需求强劲,同时出于全球平均成本优化的考虑,特斯拉已经完成将上海超级工厂作为其主要汽车出口中心的转型。”

从这番话术可以得知,特斯拉将中国作为主要的汽车出口中心,能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其中除去人工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还有规模化采购国产零部件的低成本优势。而“降本”对于提升特斯拉从豪华电动车市场中抢占份额的竞争力而言,显然无需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又传出了比亚迪将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的消息,虽然这一消息未得到双方的承认,但是考虑到特斯拉已经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动力电池供货协议,同为动力电池供应商角色的比亚迪势必不会甘心让出这一块市场利润,和特斯拉共同推动合作达成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尤其是在当前,特斯拉自研4680电池量产的速度尚未得到明显提升,外采中国企业动力电池也是特斯拉解决车辆供应不足问题的有效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继续依赖中国制造,又将为特斯拉在成本控制上争取到更大优势。如此再结合特斯拉去年50万辆的年销量中,有将近30%的比例来自于中国市场的事实,表明这家在中国仍然是纯外资属性的车企,已经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