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于月仙出生在内蒙古赤峰,是在草原上长大的孩子,她是家里的老大,而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是许多家庭挥之不去的阴霾。

于月仙的父母亦是如此,她出生以后,因为是女孩子,家里人不允许她上户口,再加上母亲之后生的两胎也还是女儿,更让她作为长女的身份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爷爷奶奶从来没有给过她们三姐妹笑脸,反而看到她们就讨厌的直言“没用的东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于月仙从小就过得小心翼翼,要看人脸色生活

而父亲也总是迁怒家里的女儿们,有时候还会动手打她,但无论父亲怎样打骂,于月仙都在内心告诉自己,不能哭,也不能认错。

这股倔强的劲儿,每次都把父亲气的够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可怕的是,那时那份“重男轻女”的观念,并非她们家才有,而是整个大环境都会这样。

所以除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甚至是家里的亲戚都戳着她的脑门儿说“没用的东西,还不是迟早嫁出去”。

每每这时,于月仙脑袋被戳到另一边,她总会迎着对方的视线把头再高高的扬起来,也不还嘴,等到对方骂的累了,自然会停下来。

于月仙知道以她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堵不住悠悠众口,但那时年纪轻轻的她就在心里暗自较劲儿,以后一定要争气,要让母亲扬眉吐气,过上好日子,然后向所有人证明:生女儿从来不是她的错。

后来生活的转机来自母亲的再次怀孕,并且如愿以偿生下了弟弟,才终于迎来了家里人的笑脸。

有了男丁,对于月仙而言,虽然不会让家里人对自己好一点,但起码当所有人的重心都放在弟弟身上的时候,便不会再一而再再而三针对她了。

于月仙那时也并没有因为弟弟的出现而察觉不公平,反而和父母一样十分开心,甚至从心底觉得,有了传宗接代的人,他们一家人终于能抬起头了。

那时,于月仙把自己攒了好久的小存钱罐拿出来,虽然都是几毛几分的零钱,却是她的全部家当。

她用所有钱买了不少糖,挨个分给自己的同学朋友,恨不得告诉全世界,自己有弟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祸不单行,被给予厚望的弟弟却生病了,8岁那年,弟弟被查出脊椎侧弯,病情复杂需要大量的医药费支撑,还得做手术,不然将危急生命。

每次父亲带着弟弟去省城看病时,都会带走家里所有的钱,留给她们母女四人的,全是“自己想办法”。

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卖掉家里一件带毛的皮袄,却只换来了区区三十块钱,害怕吃了上顿没下顿,从那天开始,她们便天天吃萝卜。

负责做饭的于月仙,每次想方设法换个花样,今天吃萝卜块,明天吃萝卜丝,后天就吃萝卜汤。

尽管这样,到最后还是让她看见萝卜都想吐,怎么都吃不下去了。

弟弟生病需要花太多钱,也改变了于月仙原本的生活轨迹,原本成绩还不错的她,后来也只能听父亲的安排读了中专。

但于月仙一直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也一直十分刻苦的学习,她中专毕业以后,直接成了当地的一名老师。

老师虽是铁饭碗,但工资不高,也并非于月仙热衷的事业,后来,她听别人说当演员可以赚很多很多钱,才决定一边上课,一边备考,直到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而她的这个决定,也一度让她遭受了不少非议,当时她下定决心报考中戏以后,大家都说她脑袋被门挤了,不清醒,放着好好的安稳不要,非要学那些“不务正业”的人做白日梦,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学校一开始也并没有同意她的报告,只是把她掉到传达室,让她负责发报纸,打扫垃圾,冷静冷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于月仙并没有因此气馁,对她来说,别人怎么说,拿什么眼光看她她都不在乎,能真真切切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考上中戏以后,于月仙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可娱乐圈毕竟是个大染缸,并非有实力就能出圈,更多的还是需要角色的成就和一点机遇。

毕业之后,于月仙一边着急赚钱,一边又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的角色,很多时候只能跑龙套演演小配角。

《西游记后传》里勾引乔灵儿的陈五真,就是于月仙扮演的,98年水浒传里,她还演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中的金翠莲,虽是出场并不多的小角色,但只要有露脸的机会,对于月仙来说,便值得全心全意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激不起水花的配角,对她演艺事业的帮助显然是微乎其微的。

当时于月仙自己养活自己本就勉强,再加上为了给弟弟看病凑钱,她一天打好几份工,每天省吃俭用,也受过不计其数的委屈。

好在她身边一直有一个全心全意支持她的人,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张学松。

张学松是于月仙在中戏的同学,虽然谈不上有多帅,但自从相识,相恋,他们便始终琴瑟和鸣,过得十分幸福。

考上中戏那年,于月仙21岁,班上7个男生8个女生,号称“欺男霸女”。

当时张学松是男班长,于月仙是女班长,于月仙从草原出来,天生骨架大,却有一副好身材和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夕相处之下,二人之间很快擦出了爱的火花,而他们二人的相处,从一开始就没有夹杂过多名利,只是最简单却最浪漫的彼此陪伴。

那时,因为没钱,二人生活过得尤为艰苦,但于月仙过生日的时候,张学松还是用身上仅有的50块钱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喜。

为了让于月仙开心,他还安慰她说,自己刚接到一个广告,可以挣200多,根本不用担心他下个月的生活费。

那一天,于月仙和他去吃了一顿大餐,可从饭店出来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的身上仅仅剩下4毛钱,连公交都坐不起,于是手牵手一起走回学校。

虽然很累,但那段时光,也成了他们彼此人生里挥之不去的一段重要回忆。

然而,原本已经谈好的广告却黄了,于月仙知道后二话没说选择和张学松一起承担。

毕业以后,因为接不到戏,二人的生活依然过得很辛苦,再加上不能再住到学校宿舍,二人便一起搬到了一个小平房里生活,整天吃着馒头咸菜,一起熬过了最苦的那段时间,并且义无反顾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幸运之神终于眷顾,后来于月仙找到自己的表姐马丽娟,并通过姐夫赵本山,有了“谢大脚”这个角色。

为了演好“谢大脚”,她可没少吃苦头,先是拼命增肥,足足吃胖了十斤,而且还为了追求真实整天去村里下地干活体验生活,原本苗条漂亮的她,活脱脱把自己折腾成了一个村野妇女的形象。

可以说,她把“谢大脚”这个角色演活了,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捧腹大笑的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面对人生际遇始终乐观,不放弃的模样,如同镜头之下真实的她,让我们从她的很多人生态度上都们看出,她骨子里流露出的就是一颗善良的心。

弟弟上手术台前,为了让他放心,于月仙拍着胸脯对他说“不用担心,所有的费用我来出,所有张罗的事儿我来办,如果之后残了姐养你一辈子”。

后来,也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弟弟,再加上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她决定先不要自己的孩子,只为了能更加努力工作赚钱给弟弟看病。

在一次活动中,于月仙在台上哭着对公婆和丈夫道歉。

尽管一切非她本愿,但她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公婆80多岁了,虽然嘴上不说,内心却一直渴望能抱上孙子,如今一切为时已晚,也让于月仙内心感觉十分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家人都是通情达理的人,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从来没有因此责怪她,反而坚定的站在她身后,成为她最温暖的后盾。

也因为这些有争议的部分,有人说,无论是家里人曾经“重男轻女”的态度,还是后来“伏弟魔”的身份,都应该会让于月仙内心有过抱怨。

事实却是,她从来没有记恨,反而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帮助唯一的弟弟看病,而她年轻时有美貌有演技,为了角色心甘情愿“扮丑”,也从来没有叫苦。

她身上有种让人敬佩的魔力,面对家人,面对生活,面对命运,她始终在冲破,也在抗衡。

2016年,于月仙跨行做导演,指导了儿童电影《我的无声世界》。

也是在这一年,她凭借电影《草原母亲》拿下最佳女演员奖,可就是这样的她,好不容易熬过低谷,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如今却因为一场车祸永远去了另一个世界,对她而言实在太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善良的人会去天堂,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可以继续实现她的梦想。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深海里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