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说起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就会让人想到包拯,因为他威廉清正、明察秋毫、办案精明,不冤枉好人,为老百姓平反昭雪,像青天一样朗朗乾坤,所以老百姓将包拯称呼为“包青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包青天,大家还是通过电视剧才对他有了深刻了解,近几年来,关于包青天如何为老百姓平冤昭雪、如何清正廉洁,都很好的通过电视剧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无论是金超群还是周杰,都将包青天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看完之后让观众如释重负,仿佛自己早已进入了其中,每当破解了一个案子,就让人大呼“过瘾”,包青天那种不畏强权,一心只为老百姓着想的举动,让人连连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作为一代清官,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高风亮节却依然存在,他的清正廉明依然在民间流传。

01包拯的十年孝道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幼年时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而他也不负父母的众望,在28岁就考中了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父母年事已高,包拯因为孝顺,就主动请求在合肥老家附近就职,于是便前往安徽知县当监税。

但是他的父母又不想儿子离开,在左右为难之下,包拯毅然辞去了官职,回家赡养父母。虽然包拯一心想为老百姓服务,但是与仕途比起来,孝顺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足以看出包拯的孝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之后,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父母的墓旁筑起了草房,直到守丧期满,包拯还是不愿离去,他的同乡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前来劝说包拯不要就此一蹶不振,应当重回官场作出一番事业,经过乡亲的多次劝说后,才让包拯离开父母,重新进入仕途,这中间整整过了十年。

02包拯的廉明清正

后来包拯被调任为端州知府,端州这个地方每年需要向朝廷上贡砚台,砚台是一种质地极好的东西,那里的官员都会让老百姓上交比贡数多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砚台,多出来的就会自己私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包拯来了之后,就只向老百姓收取需要上贡的数量就行,在他任职期间,从来没有拿走一方砚台,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在包拯为官的几十年里,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为老百姓平反了许多的冤案;任地方官时,包拯善于体察民情,兴利除弊,访问各地的贫困冶铁户,并根据实情申报转运司,豁免了这些户所欠的官铁,同时又鼓励有能力者开路冶铁,发展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公正,是大公无私的明镜高悬的好官,是一个敢大义灭亲个的执法者,就连皇帝都畏惧他三分。

03包拯墓被发现,墓中的8个子,揭露真面目

对于包拯的种种事迹,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视获得,对于他的真实事迹并没有考究,直到包拯墓被发现后,看到盗墓贼留下的8个字,才终于知道包拯的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百年后,包拯墓葬出土修复工作展开,专家们进入墓穴后,发现他的幕面积还算比较大,但是陪葬品却并不多,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件。

同时专家们还在墓穴中发现了几个墓洞,想必已经被盗墓贼光临过,那么值钱的文物肯定是被盗墓贼盗取了。

可就在此时,专家们发现在墓穴顶上写着“包公清廉,吾辈佩服”这8个字,看来,包拯的清正廉明是真实存在的,就连盗墓贼都佩服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拯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勇于向恶势力挑战,他的事迹将永远被流传下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参考资料:

《包拯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