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了解到的「街景科技」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为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非标定制提供解决方案,是移动商业场景的设计、规划、制造和交付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街景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告诉36氪,街景的定位是“做城市家具的中央厨房”。其中,“城市家具”的定义包含了城市空间的各类环境设施,例如娱乐设施、交通设施、卫生设施、景观雕塑、灯具亮化、道路标识等……

成立初期,「街景科技」以移动店铺制造起步,逐步延展到各类的城市家具类产品,这些品类的共性特点是深度的个性化定制,也导致其制造环节存在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交付周期长等痛点,从而难以进行规模化制造。

针对市场痛点,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将少数标准化的SKU进行规模生产。而「街景科技」从提升制造环节的产能及效率切入,通过D2M(Design&Data to Manufacture)的方式对供应链进行升级与改造,以“中央厨房”模式实现低成本、柔性化、规模化的快速交付的。

自研系统+模块设计实现定制化生产

运营模式上,「街景科技」2017年开始做模块化设计,并将产品制造的数据沉淀,从而建立信息化制造系统和研发专用的智能化制造设备,通过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从需求到制造和交付全交易链路的协同问题。

在软件系统方面,「街景科技」自主研发了CRM、OMS以及供客户使用的To B图形订单系统,通过MES、WMS系统自主完成设备、场景的选择和设计并形成方案,从而解决定制需求的方案设计问题;通过PLM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和ICAD智能化研发系统将设计方案中的生产零部件全部与工厂原材料数据打通,从而实现需求直达生产和供应链快速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景D2M工业互联网系统

相对于传统单项目的合作模式,「街景科技」通过自动化设计、标准模块化生产及落地组装的交付形式,提升了整个项目交付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与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相比,利润率提升了5%-10%;同时将传统单品的生产周期1-2个月、一个项目交付周期2-3个月,压缩掉50-70%的时间,一个项目方案几十几百个定制产品可以在十几天交付,未来甚至可以压缩到几天的时间。

「街景科技」创始人兼CEO李文君告诉36氪,以「街景科技」一个日本客户订单为例,需要采购150台房车,这种需求如果用传统方式生产,交付时间要长达3-6个月,但是街景实现了28天生产,45天内交付任务,并且很快又获得该客户的复购订单。

中央+协同工厂满足全球需求

未来,「街景科技」将通过建立更多的协同工厂并进一步将工业互联网系统升级,在2-3年内实现5-10天完成一个项目建设的目标。「街景科技」通过前端供应链——中央工厂承接订单和完成核心的制造环节,辅之后端工厂协同完成最终的组建、生产和落地。

「街景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告诉36氪,“街景模式的一大亮点在于其规划设计院,公司招募全球规划设计领域人才,构建了一个类似阿里“达摩院”的组织。”目前「街景科技」有四个规划设计院,其中已经完成建设的是山东潍坊规划设计院和意大利都灵设计中心;目前公司在杭州也有在建的规划设计院,未来公司也将在广州建立第四规划设计院。在工厂建设方面,「街景科技」除在山东潍坊建设总部工厂外,也在新疆哈密等地积极布局连锁互联工厂建设。

提及工厂的选址逻辑,「街景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李文君告诉36氪,由于移动商业场景项目的运费成本较高,通过公司计算,平均每1500-2000公里需要建设一个协同工厂,作为终端组装和最终项目落地支持。

在出海方面,「街景科技」积极布局欧洲、亚洲国家的建厂步伐:在都灵落地第一座占地55,000平方米的海外工厂,也在埃及开罗落地分公司开拓非洲业务。

高研发占比,将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目前,街景科技已经积累了500多种移动商业应用场景,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截至2020年底,「街景科技」已经积累286个产品、2270个功能模块、110000个零部件模块和近5000+产品皮肤方案数据。

在客户合作方面,「街景科技」的客户由To C、To B和To G三部分组成。C端客户目前占总业务的5%,G端客户占比为35%,B段需求占比60%左右。针对于To G的政府文旅类项目,平均客单价超过百万元。

业务拓展方面,「街景科技」也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的建设,依托潍坊的制造基因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从而推进产品制造技术研发效率、制造交付能力和人才的聚集。目前公司的产业园项目已经完成十多家企业的招商,其中涵盖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物联网科技等企业。

团队方面,「街景科技」现有员工500+人,研发人员占比22%。创始人兼CEO李文君为连续创业者,在整体家居、电商平台等领域有创业经验,团队其他核心成员来自西门子、金蝶等智能制造企业,具有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和全球化市场销售经验。

「街景科技」目前已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