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6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8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丨苏州市职业大学思政部 卢锋博士

从宏观的社会共识到微观的教育常识,需要包括父母、教师在内的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关键的“立场转换”:从抽象地谈论和坚持某些教育原则、方法的“道理立场”,从单向地强调成人世界的责任、义务的“规则立场”,转换到真正地促进和帮助教育对象成长的“受教育者立场”。也即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拥有儿童的视角,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教育中的站位意识。从“道理立场”“规则立场”转换到“受教育者立场”,这是教育中的“惊险跳跃”,如果失败,那么不仅教育变得无效,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会受到伤害。

这里谈及的受教育者包括儿童、未成年人,为了叙述方便,在下文中“受教育者立场”统称为“孩子立场”。

一、如何理解“孩子立场”?

对于什么是“孩子立场”,一般人会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和孩子换位思考”“想想假如我是孩子”等角度去思考和回答,这些当然都是对的,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孩子立场”的关键不在于“换位”,也不在于“立场”,因为在现实中那些打着“孩子立场”,对孩子说着“我这是为你考虑”,却屡屡让孩子受害的现象屡见不鲜。

事实上,是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我们对待孩子的立场,因此理解“孩子立场”的关键在于理解孩子。以下几个分析视角试着帮助读者理解孩子,从而更好更自觉地站在“孩子立场”。

从必然性理解孩子的问题

必然性是指孩子出现的任何行为和表现,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都是有内在原因的,孩子表现的“好与坏”本质上源于教育行为中的“对与错”。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如果想对一个人的性格做出公允的评价,就一定要了解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教育者只有认识到孩子发展中的种种必然性,才能避免教育生活中的“指责”“失望”“纠结”等“不接受”“不面对”“不放下”行为,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看见孩子,才能“心甘情愿”“自觉自愿”地站在孩子的立场。

从生命性理解孩子的本质

生命性是指要站在生命的立场来理解孩子,不能把孩子当成“工具”“物品”“手段”。把孩子理解为生命,就是要看见孩子是“活的”“动的”,孩子是会成长的、创造的、有活力的,无时无刻不在自我更新、自我突破之中。站在生命的视角,“孩子”更应该理解为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把孩子理解为生命,就是要看见孩子是有内在需要的、有情感的、有尊严的、有追求的,需要我们去关心、走进、联结、唤醒,不能把孩子当做“物”去控制和使用,而是把孩子当做“生命”去感受和理解。只有当教育者站在生命的立场,也才能“精准”地站在孩子的立场。

从独立性理解孩子的身份

独立性是指孩子有其独立人格和身份,并不“隶属于”父母。思想家纪伯伦曾在他的诗中写到“你的子女,其实不是你的子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样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痛苦的”甚至是“残酷的”。同时要看到,孩子在儿童发展时期,并不是成人的预备,也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彼此独立的。不能承认孩子具有独立人格,父母和子女之间就难以有真正的尊重,对孩子的“爱”容易演变为“控制”和“命令”,就会埋下很多冲突的种子。承认孩子的独立性,把自由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展翅高飞,当父母不再“囚禁”孩子,其实也是父母找回了自己的自由,建立在自由和平等基础上的家庭关系更能成全彼此的成长。

从主体性理解孩子的动力

主体性是指孩子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于其自身,谁也无法替代孩子。改变孩子的只有孩子自己,包括父母、教师在内的任何其他人都无法直接改变孩子,除非孩子愿意自我改变。教育者看不到孩子发展的主体性,就会“包办”“代替”孩子的生活,变相地剥夺孩子发展的空间和能力,或者无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揠苗助长”,不仅徒增家庭教育的“内耗”,而且容易制造亲子矛盾、扭曲亲子关系。教育者认识到孩子发展的主体性,就是要想方设法呵护、引导孩子愿意成长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帮助孩子树立“我要”的自觉,增强“我能”的信心,提升“我敢”的勇气,发掘孩子的内驱力,帮助孩子自主、自立、自律、自强、自我超越,做自己生命发展的主人。

从差异性理解孩子的独特

差异性是指没有两个孩子的先天遗传条件是一致的,也没有两个孩子的后天环境是一致的,因此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者看不到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就会简单地拿孩子做相互比较,一方面会阉割孩子的天赋秉性,遮蔽孩子的特点优势;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受害,迷失自我。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发生在这个孩子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外一个孩子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世界犹如花园,美在百花齐放;生命犹如花朵,美在各美其美。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对每个孩子的欣赏和嘉许,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看见自己的天赋,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然后真正做自己,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坚持“孩子立场”并不意味着认为孩子总是对的,不分青红皂白地袒护孩子,也不是娇惯和放任孩子,更不是所谓的“唯儿童中心主义”,而是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见、认识、理解、感受、尊重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孩子。

二、为什么要坚持“孩子立场”?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很多父母、教师一味地站在“道理的立场、规则的立场、知识的立场、成才的立场”等,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这些重要的价值和立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育者必须清晰而自觉地意识到: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孩子的自主、自觉、自愿参与,成年人就只是打着“教育”的旗号自欺欺人。因为道理需要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内化;规则需要让孩子在订立执行中认同。以下从孩子的角度,试着谈谈站在孩子立场的重要价值。

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站在孩子立场”的直接应然表现就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尤其是当孩子出现挫折、失败等问题,或是困惑,委屈、受伤等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和感受孩子的内在,这将极大地满足和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两点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是人的需要层次里极为基础的两种需要。孩子如果缺乏这两种基本需要的满足,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无法保证孩子的未来发展,更会引发孩子当下的诸多问题。

有学者研究发现,孩子一旦失去人们的关心和爱,其潜意识便会引导他将很多遭遇“辨识”为受到危险,从而启动内在生命的求生模式,于是变得焦虑、恐惧,并伴随孤独感、戒备感,出现心灵上的“无家可归”,这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人际交往和学习状态,还会让孩子出现过激反应和冲突行为,这样的孩子极易成为“问题孩子”。反之,不管孩子遭遇到什么样的境遇,父母或者教师如果能够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看见孩子的初心和动机,和孩子一起承担责任,帮助孩子走出低谷,给予孩子一贯的关心和呵护,就能够提升孩子的人际信任水平,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满足能让孩子的潜意识关闭“求生”模式,开启“生活”模式,孩子的各种利他、合作、主动等亲社会行为就会顺利而自然地发生,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让孩子产生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提升孩子的自尊感和价值感

“站在孩子立场”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孩子的认可和肯定,这两点对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有着关键的作用。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由于每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期处于劣势,“自卑感在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自卑感本身不是问题,因为自卑感可以转化为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动力。问题在于,如果成年人对孩子过于苛责和要求,孩子会产生无能为力、孤立无助的感觉,这会固化、加剧孩子的自卑感,要么引发孩子寻求过度关注、自负、报复等“过度补偿”行为,要么导致孩子产生“我没能力”“我没可能”“我没资格”等自我否定等低自尊心理,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极端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德勒认为“嘲笑儿童简直是一种犯罪行为”。

当我们站在孩子立场去认可和肯定孩子的时候,就是帮助孩子在成长中摆脱自卑感和无助感,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价值。在生活中,自信的孩子,生命总是充满了希望,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着身心和谐的力量,在逆境中他们不屈不挠,在顺境中他们热爱并享受人生。一个自尊的孩子,才会懂得尊重他人,自然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自信的孩子,也会信任别人,自然会得到更多的信任;一个自爱的孩子,才会学会爱别人,自然也能得到更多的爱。当我们愈加认识到建立起孩子的自尊和价值系统的重要性,我们就会更自觉地认识到“站在孩子立场”的必要性,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成为孩子相信和依靠的力量。

激发孩子的勇气和潜能

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建设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价值感等这些健康身心的“基础工程”时,就能激发出孩子向上超越的动力和活出自己的勇气。当孩子认为父母、教师在其背后鼓励和支持他的“冒险”,甚至愿意一起分担或承担风险时,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尝试和参与挑战、突破,也更敢于离开自己的“舒适地带”,去拿到更多“赢”的体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拥有更大的勇气。这样的孩子更能弘扬生命的个性,发挥生命的潜能,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勇于做最好的自己。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孩子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气。孩子的勇气是来自父母、教师肯定基础上的自我接纳,包括对自我不足的接纳,这样的接纳将会极大地消除孩子前进道路上的担忧恐惧、自我否定。特别是当一个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成年人如果能够及时地出现,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帮助,就会让孩子快速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接受和面对现实,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和孩子站在一起,孩子才有可能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父母和教师给予孩子背后的支持和肯定,将会成为孩子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三、怎样坚持“孩子立场”?

“坚持孩子立场”对父母、教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每个人都往往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往往把孩子视作达成自身目标的手段和自我超越的工具,而不是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格主体来彼此成全。

坚持“孩子立场”,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用以提升教育效率的有效策略,更不能仅仅理解为是一个管教孩子的有效方法。站在孩子的立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关于教育的“认识革命”“思想解放”。家庭要从“子女必须顺从长辈、听命父母”等“权威、等级”甚至“专制”的旧有观念中挣脱出来,营造以“平等、尊重、肯定”等为价值观的新家风;学校要从“应试本位、知识本位、分数本位”等固有思维中解放出来,从冷冰冰的分数转移到活生生的生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站在孩子的立场。以下分享一些主要的原则和策略:

理解孩子的情绪

站在孩子立场,就是和孩子的内在世界发生联结。情绪是每个人的内心感受经由身体表达出来的样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一个不能接受和理解孩子情绪的教育者无法真正地获得孩子的信任,因此也就失去了和孩子站在一起的机会,难以和孩子建立起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教育者不能对其情绪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斥责否定,简单粗暴地制止,而是应该自然地接受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梳理情绪背后的问题,积极地实现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理解孩子的情绪,要求教育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对教育者巨大的挑战,要求教育者克服自身自动化的“情绪化反映”,自觉地迁善自己的情绪选择,对教育者来说,就是一次次的自我成长过程。

相信孩子的动机

站在孩子的立场,需要能够看见孩子的内在动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便是为了避开一些痛苦。教育者应自觉地“看见”“发掘”孩子的正面动机,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或者犯了错误的孩子,如果教育者能够和这些孩子的正面动机站在一起,那么就能做到和孩子的“真我”在一起,孩子就更有可能打开自己的心扉,看见自己的模式和不足,因为动机是孩子的内在需要和目标,承认肯定孩子的动机,就能获得孩子潜意识层面的信任。同时,接受孩子的动机,并不代表接受孩子的行为,教育者在肯定“问题孩子”正面动机的同时,要说明否定其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和孩子一起探索更好的做法,把这当做双方的共同目标,彼此便会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孩子作出改变。

看见孩子的努力

站在孩子的立场,要善于关注和肯定孩子的努力。教育者要坚持这样一个教育信仰,即每一个生命都是一股“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限的发展动力和可能,即使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教育者也应该清晰地看到“不努力”背后的真相——孩子的努力没有被看见,或努力受到了外在的伤害、阻碍。如果教育者长期忽视或否定孩子的努力,便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自我放弃。以笔者接触过的一位曾经患有抑郁症的学生为例,他长期与内在的心理问题作斗争所付出的努力,在他身边的人看来只是“矫情”“颓废”“不负责任”等,这些评价一度让他有轻生的念头。教育者要防止出现把孩子心理问题“道德化”的倾向,对孩子在乎的核心价值——道德人格的否定,极易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下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很多孩子都承受着各种压力,没有人真正想要“躺平”,除非努力找不到意义。教育者和孩子站在一起,就是要看见和肯定孩子的努力,给他们的努力赋予意义、希望。

感恩孩子的存在

站在孩子的立场,要发自内心地感恩孩子。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关注孩子就是关注我们人类的命运。但是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的那样,“所有人都关注儿童的未来,但是恰恰没有人关心儿童的现在”。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学会感恩,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感恩孩子,很少有人真正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的纯真善良、简单快乐、活泼好动、好奇有趣等,在内心深处看见孩子对我们的重要意义。感恩孩子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反思,我们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而不是期待孩子给我们什么回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孩子付出而不是更多地向孩子索取。这样的感恩心态能让教育者摆脱功利心态,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不是“一时之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育者要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是成人成才,和孩子站在一起,就是要带着感恩的心重新审视和发现孩子。

敬畏孩子的生命

站在孩子的立场,需要敬畏生命,敬畏孩子。生命是大自然最为神奇的创造,孩子就是大自然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当我们的教育以“爱”的名义把孩子作为“征服”的对象,“肆无忌惮”地通过言语、身体等对孩子的身心施加伤害时,孩子会以各种逆反、对抗,甚至伤人或伤己等极端方式来报复成人世界的“控制”。美国心理学与脑研究专家盖瑞·马库斯在其著作《怪诞脑科学》中提到,我们人类大脑的进化并不完美,我们的认知存在种种失灵和缺陷的可能。和孩子站在一起,就要自觉地和孩子的问题、“非理性”站在一起,教育者要允许孩子出错,理解孩子的不足,接受孩子的“失败”。敬畏孩子的生命,就要自觉地认识到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不可逆的存在,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给孩子空间,对孩子信任,还孩子自由,这当然不是娇纵与放任,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孩子一起成长。

当下社会热议的教育“内卷”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教育的错误站位,成年人占据了“剧场”,把孩子抛在一边,造成了“无人的教育”,这是一个所有教育共同体成员“共输”的选择,这样的代价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和孩子站在一起,必须要让生命回归教育的主场,让孩子站在舞台的中央,这是我们包括父母、教师在内的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让我们和孩子携起手来,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编辑丨校长派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