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人:他们一天天的在做什么?

前面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新媒体运营的高质量内容输出,不知大家感觉如何呀?今天小蛙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揭秘新媒体运营人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数据分析与文章框架搭建

上午是大家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往往在这个时间段会进行昨日数据分析与文章框架搭建。具体表现在:上午9:00上班,开始浏览、整理汇总昨日文章数据的一个流量。一般是阅读量、浏览量、点赞量与分享量这四个要素,将昨日的文章及相关数据列在一个表格里做汇总;同时,在平台终端对其的受众、画像分析、地区分布、热爱端口进行区间比较,将数据再次汇入表格。最后,前后比较本篇文章一个星期的流量变化。从而,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统一记录,这样下次就可以有效规避。

其次,上午10:00至11:00也是创作最为活跃的时候,一般在这个时间点会进行文章框架搭建与主题确定。具体表现为:通过网络调研,将热点与你所做的产品定位相互结合,搜集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思路、关键词、图片等。这样不至于空有框架,没有理论支持!当完成搜集后,在上午的11:00至12:00也就是我们的敲定环节,一般会将搜集到的素材、资料与搭建好的文章框架、主题进行融合,进而列出文章的主题、标题、分论点、总结、吸引点、热点等。这样你的文章将是有血有肉,不至于过于骨感。

二、进行文章审稿与修改,设计图片与敲定排版

下午经过短暂的睡眠补充,就要开始进行文章审稿、精修与过审。它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是非常严格的。具体表现在:下午13:00至13:30进行审稿,在此期间需要主编人进行审稿,被打回来的稿子需要你二次精修,规避一些红线问题及文章本身存在的语句问题。看似小若米粒,但它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大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感觉。下午13:30至14:30是进行文章精修的阶段,其实也是升华的阶段,因为它是在问题的基础上规避与创作;因为有了大方向与思路,只需要在这里做一次提升即可。然后再次审稿,一般经过二次精修后都会过审,敲定文章。

另外,在下午14:30至16:00的时候,除却文章敲定还需要进行最后的“画龙点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图文创作中的“图”,即图片。在图片方面,它不是简单地要求你随意搜索图片穿插进去就可以了,它需要你考虑图片的大小、比例、清晰度及版权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因素。尤其是版权问题与图片完整度、清晰度问题,稍微出点差错就会被限流与封号。所以,关于图片尽量还是自己制作;同时,注意图片统一色调问题,这样整体会营造一种舒适的感觉,利于视觉美感。最终,通过敲定的终稿与设计的图片进行排版。协调统一的美感,整体感觉达到美观、舒适。

三、选择平台,并进行发布。

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下午16:00至17:00将图文编排在发布平台上,进行最终的排版发布。一般在完成所有的前期、中期工作,最后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编排图文,尤其是针对平台的要求、条件、风格进行最后的排版。同时,需要注意每个平台发布的时间段也是有考究的,需要根据受众人群的闲暇时间进行发布,这样平台发布的推文才是切实有效的。

另外,对于平台发布还需要考究:每个平台的审核机制、规避违规发布。比如,在进行推文发布的时候,你需要注意平台的封面问题、广告营销问题、文章质量问题。这三点问题何关你的文章在该平台是否发布成功?切忌在不了解平台各项条例规范的问题,就第一时间发布推文。

最后,将文章发布成功后,在17:00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这就是我们新媒体运营人员一天的工作。基本上,以上工作流程就是常见的新媒体运营人员的日常。以上就是小蛙通过调研及亲身经历汇总的调查报告,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欢迎留言评论区,我会第一时间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