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事死如事生。帝王出行必是威严赫赫,仪仗先行。帝王去世后,替代生前出行仪仗的,是陵墓神道上的石像生。护卫陵墓,并彰显帝王威仪。

十三陵神道石像生有石兽(12对动物)和石人(6对人像)两部分。石兽呆萌可爱,是明初石刻精品。石人,尤其是四尊武将石人,雕琢细腻,给出更多明初信息——武将们都穿啥、啥装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十三陵神道有四尊石雕将军形象。石像雕琢精细,是研究明初御前武官着装的第一手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尊将军均是左手按剑柄,右手持短柄金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军怒目卷须,头戴凤翅抹额盔,身着带吞口兽的金属札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吞口兽像咬着腰带,下面有一个“吊鱼儿”,保护下身的。这个“吊鱼儿”在媳妇服装中留存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后面看也可以看出很多细节。将军所穿铠甲包括铁盔、身甲、遮臂、下裙及卫足等几个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皇帝干活这是一丝不苟,盔甲的细节都雕刻得如此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三陵神道石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对将军虽然也是腰悬宝剑,但右手没拿金瓜,是双手交叉于胸前,作叉手礼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将军眉清目秀,大概因为在行礼,神态也轻松很多,似乎还有了点笑意,没之前的两位那么“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雕刻极为精细,别的不说,就是这把剑,剑鞘的纹理都表现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像生所反映的明代甲胄,该是明早期样式,而且是皇帝御前仪仗穿着。明中晚期,铁片甲、鱼鳞甲因为笨重逐渐被淘汰,取代为轻便的锁子甲和棉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将军高大威猛,身高3.2米,霸气外露啊!

推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