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

(关注我,一起交流成长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最初我整理完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之后我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隐隐有自傲的感觉,似乎完成了整理的工作,知识就是我的了。

然而事实却是没有实打实去学习和演练的知识,就只是摆在纸面上的东西,而不是脑海里的,甚至有的就算学习了,它也会因为自然规律而被遗忘掉。

到这里,我又有些许惶恐,不知如何做才好。于是,在即将上小学的当下,再一次对之前所做做一次梳理,查漏补缺,警醒自己。篇幅有限,在这里只分享部分内容,希望能够与诸位过来人进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语文

说一说语文,我整理了小学必背的古诗清单75首,目前背了还不到一半;也让哥哥辨别了一下学龄前须认识的300字,这里面有十个以内的字不认识;另外,也弄清了小学阶段要学习的2500个字,这些字在后续的日子里也会安排进练习日程。

我把目标达成的期限放得很宽,然后这个时候我就会看到诸如 “啊,有的小朋友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学会了这2500个字”、“这个小朋友《论语》背得滚瓜烂熟了”,这会给我带来焦虑的,但是,也就是会有偶尔焦虑的感觉而已,不会睡不着也不会吃不香,虽然有羡慕,但也深知差距的原因。

怎么办呢,没什么好方法,根据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地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觉带着背了一些古诗,认识了一些字,孩子能够初步的自主阅读之后,又接收到一些信息说孩子早期的国学教育非常重要,而这些理念里面有倡导背一些朗朗上口的像《声律启蒙》,《三字经》这样的启蒙经典,最好三岁就开蒙;又有一些理念说上面说的这两种太简单了,有些理念也不适合现在的孩子,种种看法,各有论据。

当然大部分人都会推荐《千字文》、《论语》,好吧,在精力足够(包括孩子和大人)、孩子也有兴趣的前提下,多学学也没什么不好,Seven哥哥已经通读了《千字文》但是里面的小故事并未完全解读,只是在背诵而已。

现在的我也不太清楚《论语》该怎么学,是只是诵读后先记住,还是说要把《论语》的道理讲给孩子听?他能听懂吗,听过之后能记住吗,我不知道,或许要做了再说吧。

《千字文》和《论语》的朗诵专辑我都已经做好了,有空就放给哥哥听,但是哥哥对这个似乎并不太感冒,重复播放《千字文》的时候过不了多久就只剩我自己在听,唉。

无论如何,国学课程有精力的还是都过一遍,不管是否能够记住,只要有印象,那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就会有话题,在偶然的瞬间或许孩子就会想起里面的内容,或者也可以把它设计成游戏穿插在我们在路上在等待的空隙里,用饱含趣味的形式带孩子在“玩”中学。还是那句话,这些考验的都是家长的能力,不管是知识力、学习力还是钞能力,有啥就上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数学

说一说数学,这点我觉得需要去检讨一下,低学龄段的数学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里面也包含了很多技巧性的东西。在经历了我自己教→让孩子看视频学→听老师课堂讲解,我已经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三个不同了。

不能说自己说的一无是处,只能说对于同一个知识它有不同的讲解办法,而经验丰富的老师确实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掌握,视频课程里优秀老师讲解的办法也能让孩子深刻的理解。

于是我决定还是把专业的事情让给专业的人来干,我做好辅助工作,查找好资料,确认好孩子的现在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应地去整理推荐学习的内容。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是逐步加深的,而1、2年级的内容我觉得Seven哥哥应该是可以驾驭了,但是随着年级的上升,难度的加大,我可能也需要去学习一些新的办法来帮助他顺利的往台阶上走。

我看到有一个家长的方法,是每天讲一道数学题,这个怎么讲呢,我还得再学一学。

对了,错题本确实是要用起来,因为最近在检查哥哥作业的时候,我发现他错题里犯的都是同一类错误,做减法的时候,他能够把数字看错(或者不是看错,而是错位减时代入数据错误),说明他在算题的时候有一个逻辑错误,具体例子类似这样的:

15-8=13,大家有发现错误在哪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英语

关于英语,语言类学习我觉得大体方法其实跟汉语一样,大量词汇的记忆、大量的背诵和练习。日积月累,成效才得以显现。

这里不说发放,只想说说教训:习惯养成难,习惯破坏却很容易。最初我通过积分制勾起了哥哥每日刷听力的兴趣,但放纵了一两周,这个每日刷听的习惯就垮塌了,重建罗马的难度更大了。

就写这么多吧。

最后说一点,以上所有的内容都离不开一个要点:家长在时间上的付出,以及对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面这些有帮助到你吗,欢迎和我探讨,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