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马边彝族婚礼中婚歌对赛成了一种彝族人传承文化的重要活动,它借助婚礼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域,以歌唱对赛的形式一代代创造和传承彝族文化。马边彝族婚歌对赛需要主客双方的“赛手”具备敏捷的思维、伶俐的口齿、强大的记忆力来对待婚歌对赛。从功能学的的角度来讲马边彝族婚礼中的婚歌对赛具有增进情感、教育后代、传承文化等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了解婚歌对赛的功能,婚歌的娱乐的功能可给婚礼场的人们带来欢快

婚礼场上彝族婚歌以对赛的形式进行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不仅有娱乐的作用同时能够教育人们而且还追溯历史传承文化。首先婚歌的娱乐的功能不仅给婚礼场的人们带来欢快,同时也是婚歌赛手发挥水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里声音好听、曲调优美、唱词吸引人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赞美,因此彝族婚歌才丰富多彩,经久不衰。

其次婚歌的教育在传统的彝族社会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彝区很少有成系统的学校教育,传统教育都是在婚礼场域等重要的活动场合才得以实现,直到今天婚礼场所里婚歌对赛仍旧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的形式。

最后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让历史活着人们心中,人们崇拜英雄自然就要咏唱英雄,在过去彝区自然条件恶劣,生存压力巨大,需要一个英雄,需要一个不畏艰险的能人精神,同时牢记谱写知道从何而来,婚歌对赛到了最后就是拼谁的记忆里最好了,即谁背诵的谱系越多谁就赢了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增进情感

马边彝族婚歌对赛在热闹的婚礼场中增进主客双方的情感,同时具有较高的娱乐性,他们唱到精彩时,听着拍手叫好,为其喝彩。在婚歌对赛前部分大多为即兴发挥,没有什么对与错,也没有好与坏,言之有理即可。

这就考赛手的口才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如何创新,以歌的形式用彝语特有幽默诙谐的词语来逗乐观众,其主要内容表达谦卑、对来的客人的敬意和问候,以此增进主客双方的情感。

2、教育后代

彝族婚歌对赛的内容体现了彝族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文化精髓,婚姻对赛中有一类就专门追根溯源,彝人用其独特的哲学观来解释事物的起源,表达出来的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姑娘的起源教人人们感恩,这以赛歌形式在特定的婚礼场域了,在赛手歌声的渲染下,虽然没直接表达要如何感恩,但却表达了父母养儿不易,潜移默化间很好地发挥了其教育的功能。

3、史诗赛唱

婚歌对赛的高潮部分,也就时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时对彝族史诗、彝族谱系的对赛,也是评价输赢的关键部分,评价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谁唱的多,谁唱的更加清楚。要想赢得这场婚歌对赛需要比对手懂得多,婚歌对赛道了史诗这一层时。

在场所有听众都在认真听,现在很多赛手都要通过快手进行现场直播,虽然已经时凌晨两三点了,观众们热情依旧不减。婚歌对赛道了史诗传唱这一层级时,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时彝族英雄人物支格阿鲁,人们将其视为神,他是正义的化身。

他战胜一切险恶,在天上六个太阳,七个月亮时,大地干涸,万物枯死,他射下太阳和月亮,他是勇敢的化身,是敢于与自然斗争,成为每一个彝族人心中的英雄,也正是这英雄精神力量在感化这每一个彝族人要克服困难勇敢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深入了解婚姻礼金的文化溯源,不给婚姻礼金就意味着婚姻无法缔结

马边彝族婚姻中彩礼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给女方父母的聘礼,一类是女方亲属朋友的礼金(彝语俗称“果者久者”)。“聘礼”是在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各类礼钱,需要在相亲时商量好,一类是给新娘的父母,一类是给新娘购置嫁衣,一类是举行婚礼的仪式所需的牲畜,如举行成人仪式和回门仪式所需的猪。

“礼物”是在结婚当天男方给女方亲戚朋友们给的各类名目的礼钱,种类较多。聘礼本文指的是马边彝族婚姻中男方给女方父母的各类礼钱,马边彝族“聘礼”包括“者果”有学者译为“身价钱”即为“聘金”。“博觉”为新娘衣服钱,“西木乌”为迎亲猪即新娘举行成年仪式猪,“乌然阿木者”不在举行订婚钱,“约拉古者”为回门礼钱。

礼物是彝语“卡巴”的直译,这部分礼物叫“论价还价”彝语称为“果者久者”,本文指的是在婚姻缔结中男方给女方亲属们的各类礼金,在马边彝区婚姻过程中是允许姻亲两家论价和还价,将其视为吉祥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哦尼木者”舅舅钱,顾名思义是给新娘舅舅的礼钱;“帕乌木者”叔叔钱,是给新娘叔叔的礼钱,“尼莫尼者”直译为“坐主位钱”即族叔钱;“邛扎各扎”为送亲钱,这类礼钱是分给所有参加送亲的亲戚朋友,还要分给当地来参加婚礼的同家族亲戚,同时这类礼金的大小和“叔叔钱”是一样的。

“朵布朵嫫”古代为男仆女仆钱,新娘小时候照顾新娘的男仆女仆,现在指给陪伴新娘的伴娘礼钱。;“尼伙背者”为族人钱,此礼钱是给本家族人提前一天到新郎家报信的本家族人,现在只要是新娘家的族人,提前一天晚上到男方家的。

可以直接将半边猪头拿走,“席嫫呷书普”为新娘步行钱,过去新娘出嫁脚不能沾地,由迎亲队伍轮流背,如果要新娘走路,就需要给新娘“走路费”。“喜列木者”译为挑夫礼钱,给负责背运新娘行李者的礼钱,“夫呷者”为媒人钱。

马边彝族婚姻缔结过程中所涉及仪式、物品、礼金等都是有一个来源,即有一个故事来支撑。而这些故事在婚礼场婚歌对赛过中是必唱的内容,婚姻礼金的来源于彝族史诗《勒俄特依》。在马边彝区婚礼场所中反复咏唱,婚姻礼金对生子见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深深内化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在婚姻礼金现在调查过程中当问及当地的群众,是否可以直接取消婚姻礼金,很多群众表示不能取消,但支持降低婚姻礼金的规定。问起原因人们认为不给婚姻礼金就意味着婚姻无法缔结,更不可能长久稳固,但过高的婚姻礼金也无法承受。

结语:婚姻礼金一是对父母辛苦养育女儿的一种报答,被视为“母奶钱”,同时也是一种对女方父母失去一个劳动力的一种补偿,具有是一定的社会调节作用。二是通过婚姻礼金将两个陌生的家庭或更大的亲属集团联系在一起。即婚姻礼金是两个家中及其亲属集团关联在一起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