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

(关注我,一起交流成长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一点,我其实有点感慨的,老粉丝可能都知道,之前我写过几次关于Seven哥哥听睡前故事的事。

在最早的时候,也就是哥哥最初开始用APP听他想听的故事的时候,听完之后,他会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去讲述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我们听。

那个时候我觉得她讲得非常棒,然后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嗯,他听了这个故事,他自己就会讲了,有天分,可以继续听下去。”顺便感叹一下,这个APP真是解放人类的发明啊,给我省了好多事。

然而现实当然要狠狠地给我一巴掌,从那之后,哥哥换着听了很多的故事,但是他再也不讲了。

或许他是记在脑海里了吧,但是他已经不会说出来了。

一次,在我给他提了个要求,让他给我讲一个故事,并且我告诉他”你在一个小时以内给我讲一个故事,我们就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我满心以为哥哥肯定能讲,毕竟听了这么多故事了,随便讲一个几分钟的故事,那不是分分钟就能说的嘛,再不济,把之前他自己讲过的故事拿出来重新说说也完全没问题啊。

结果怎么着呢?

在这个小时里,哥哥做的事情就一件:沉默。

无论我们怎么鼓励,怎么放宽条件,怎么引导,哥哥依旧维持沉默。

好吧,这让我意识到不能再放任哥哥继续听下去了,把讲故事的任务扔给APP初看起来是很美,但作为家长的我,一旦偷懒是会被现实狠狠的教育的,这个“教育”不出现在当前,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现身。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停了哥哥的睡前“听故事”,重新捡起亲子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想要获得一项能力,想要让这个能力从“别人的能力我们看到”到“我们学会”到“熟练运用,习以为常至我们自己的能力”。

它经过的过程不只是“看“这一个阶段,它需要进入到理解—消化—吸收—吐出来,也就是说需要经历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重新整理,再高级一点就是我们要把自己整理内容分享给其他人,通过演讲,通过文字书写传播等等,这样一整个过程。

经过以上这些过程,一项能力才会真真实实地被我们把握到自己手中,才能不用绞尽脑汁就能随意地运用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知道了这个之后,我开始思考怎么样去锻炼哥哥讲故事的能力,正巧这时候看到了一个学习办法,北美流行的“五指法”,于是,我就在亲子共读之后增加了新环节,开始了我们的实践之路。

关于这“五指”分别指什么呢?具体怎么做,下次可以专门讲一讲我和哥哥的“五指法”实践。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面这些有帮助到你吗,欢迎和我探讨,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