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2021年6月19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大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学术支持。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任羽中,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部长马春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金楠,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晨,北京大学原社科部部长、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程郁缀,北京大学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振国,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王岳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高译,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金舒年,北京大学城环学院副教授冯健,以及北大书法访问学者、书法班学员、北大校内学生等40人出席了开幕式。北京大学书法所办公室主任时胜勋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刘晨副院长、程郁缀教授、张振国教授、高译教授先后致辞,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对北大书法所多年来坚持文化正脉的工作予以认可,并祝愿北大书法所取得更大的成绩。王岳川所长在主办方答谢词中,对各位领导、嘉宾和师生的出席表示感谢,阐释了北大美育精神与书法回归经典的重要关系,表明此次展览以临帖汇报展的契机,共展出北京大学书法所教师、访问学者、历届北大书法研究生班、书法班学员作品100幅,体现了书法所师生植根传统、致敬经典的文化追求,大家通过对“二王”法帖的精深临帖,将传统融汇于心,增进了对“二王”书法传统与审美品格的认知和体会。

以下为致辞全文:

刘晨:书法推崇与临摹重视

今天特别高兴受到邀请来参加这个书法展,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古代绘画,所以我今天过来主要是学习的,多年以来我都想学习书法,希望今后有机会能跟王老师学习,今天想谈三点本次书法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在世界文化之林,真正能够欣赏书法之美的大概除了我们大中华文化圈之外,基本上只有伊斯兰文化圈有类似的系统,所以书法艺术本身就是特别珍贵和特别值得我们珍惜的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对于经典的一个推崇,王羲之和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特别被推崇,如同泰山一般的人物,那么我们今天还能够去欣赏和临摹这样的经典,是特别有意义的。

第三,我们今天的展览是一个“临摹展”,我们经常说“创作展”,我们今天讲到艺术的时候特别会讲到创作和创新,但我们常常丢失掉根本,就是临摹,因为我们在临摹中才会有传习,去领悟,去跟古人进行交流。

以上所提到的三点——书法艺术的推崇,对经典的喜爱和对临摹的重视,都可以在乾隆皇帝跟《快雪时晴帖》的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快雪时晴帖》在乾隆登基以前就在内府收藏了,乾隆在其上有73处题跋,在乾隆漫长的一生当中,他经常将《快雪时晴帖》拿出来把玩和学习,《快雪时晴帖》所在的册页的所有夹缝都被写满,直到最后一条,因为写得太满,以后再也不能写了,这才作罢。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对书法经典的喜爱和推崇。而且在乾隆所题跋的内容中,他提到自己反复去临摹此帖,有时候还特别得意地写他有时感觉自己临摹得不错,甚至快超过王羲之了,乾隆皇帝从书法中得到的喜悦跃然纸上。

今天我们的展览也体现了这三个方面的意义,所以预祝展览取得圆满的成功,我自己也特别高兴来跟大家学习,谢谢!

程郁缀:北大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的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尊敬的党委宣传部任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由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北大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今天在北大百年讲堂隆重开幕,这是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热烈的祝贺!

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自2003年11月8日成立以来,在前任所长金开诚教授和现任所长王岳川教授的带领下,始终坚持“文化书法”的理念,在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领域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对王岳川所长提出并且大力倡导的书法艺术“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16字方针,十分赞赏!

中国书法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深厚的国学根柢,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和书法创新的灵魂,也是造就书法大师的重要保证。所谓“回归经典”,就是要回归书法艺术的本源,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天厚土,从中汲取营养,守住其纯正的根脉,创造出崭新的枝叶。所谓“走进魏晋”,就是要走进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艺术的辉煌殿堂,必须以朝圣般的虔诚,对“二王”的书法顶礼膜拜。

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唐诗宋词,唐诗中有两颗最耀眼的明星,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李白是时代的骄子,豪放飘逸,气挟雷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杜甫襟怀高尚,仁德博爱;杜诗沉郁顿挫,茹古涵今。我虽然不能详细评述“二王”书法的博大精深和神妙瑰玮,但我坚定地认为,书坛上的“二王”,就是诗坛上的“李杜”。中唐诗坛上曾经有人“抑杜扬李”或者“抑李扬杜”,当时文坛大家韩愈对此曾有过一声断喝。他在《调张籍》一诗中大声疾呼:“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听传说我们生活中也有那么极少数人藐视经典,不知深浅地说今天已经超过了“二王”,我在这里想借用韩愈的诗来回应和劝说,只是斗胆改动四个字,那就是:“二王真迹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我想讲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真诚地希望当代书法家们能够高远其志向,宏阔其胸襟,广大其眼界,纯正其学养,与人为善,互相尊重,以诚相待,互相切磋,共同提高。魏文帝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曾经对“文人相轻”的陋习进行了批评,认为那种“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的行为是:“斯不自见之患也。”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在讲《李白》时,曾经有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叶嘉莹先生说:“古人说‘文人相轻’,文人总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是一种对同行的嫉妒。但凡这样的人都不是大家,因为他自己的才情确实有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所以才会嫉妒。而真正的天才,一定有他自己的东西,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而且,一般的人往往不能认识一个天才的好处,只有才气相近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天才。所以,真正的天才必然是互相欣赏的。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这真是一段精彩绝伦的论述,鞭辟入里,不可移易,闪射着永恒的智慧之光!

我们真诚地希望当今书坛上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能够以平等宽容之心,满怀善意,携手合作,共同进步。我们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愿意以此次临“二王”书法展为契机,与书法界的朋友们,精诚团结,一起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书法艺术、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张振国:北大书法走正路扬国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庆的日子里,北大书法举办临“二王”书法展,是对我党生日献出了一份鲜亮的文化祝贺。

王岳川所长是我的忘年良友,我对他坚持的“走正路,扬国威”深表赞同和欣赏。什么是“走正路”?“走正路”即是王老师一直所倡导的北大悠久的文化传统,就是走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条正道之上。谈到北大书法,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北大离书法很远,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北大其实离书法很近,北大出过沈尹默这样的大书法家,而且北大的书法有个特点,就是北大的书法充满了书卷气,它是在继承中国几千年的书法文化传统,这就是所谓的“走正路”,以北大书法所为代表的北大书法在中国书法界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书法界的一股清流。关于“走正路”,我想借用古代一些书法家的言论来佐证其合法性,如明朝大书画家董其昌说过“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又如王铎所说:“书不师古,野俗一路”,大家看到在今天中国的书法界落入野俗的很多,如今中国书法界丑书怪书风行,王老师所提倡的“走正路”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鲜明的批判。又如清朝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秦祖说过“书法不师古,如夜行无烛,难入道,任笔为书不足观!”所以王老师从书法所成立以来就树起的“走正路”的大旗,守正创新。

第二个方面就是“扬国威”,王老师不辞劳苦,亲自走访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来推广中国书法,他以中国书法作为突破口,来宣扬中国文化。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就不懂得中国文化”,毛主席将中国书法提升到这样一种高度,而王老师就是这践行传扬中国文化的行动者,今天被邀请来参加这书法展,让我感到非常荣幸,预祝书法展圆满成功!

高译:回归经典对书法创作是主文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术主持,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主办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今天开幕了。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我想简略讲几句中国书法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北京大学在继承老校蔡元培先生提倡的美育精神,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在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先生、现任院长彭峰教授与书法所所长王岳川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在书法招生、教学以及科研中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优秀人才与专家学者,尤其是在书法史论、书法美学等理论方面出版许多学术专著,在书法界产生较大影响。刚才几位先生都提到了北大是一个非常重视学术研究的地方,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就是要颂扬“真”“善”“美”,表现“真”“善”“美”,这里除了包含文化审美内涵之外,还包含着一个更重要的艺术境界问题。大家都对王岳川所长提出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书法的学术主张表示高度肯定,这也是我们从事书法艺术研究、培养书法艺术人才的共同理念。

此次书法展本着书法所“重温经典,感受经典,深入经典,创化经典。”为展览宗旨,通过对“二王”法贴的临习与创作,增进北大书法所师生、访问学者对“二王”书法传统与审美品格的体认。我仅就两个问题对王岳川教授的观点稍作补充释解,讲的不对之处请大家纠正。

第一点“回归经典”:就我个人的理解“回归经典,走进魏晋,”这是一个大的书学理念,我们不能仅仅狭隘地去认识其就是一个书法继承问题,它同时还包含有我们书法创新在里面。我想继承与创新这两个方面也正是当今书法界最需要做的事情。显然,只有先做到“回归经典,走进魏晋”才能谈得上创新。那么“重温经典,感受经典”就是继承前人的精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书法“经典”,除了“二王”书法以外,还包含了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中丰富的审美元素与养分,“二王”书法只是对书法艺术经典中的一种提纲挈领的象征提法,真正“回归经典”还需要我们对历代书法艺术中大量的审美元素、审美养分、审美范畴以及有益的书法创作素材等都可以不断加以吸收、提炼作为书法家书法艺术创作的根基与精神内涵。关键是对于这些“经典”我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捕捉,如何去提炼?这也是书法界非常难的研究课题。之后才是书法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法艺术的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回归经典”对于我们书法艺术创作来说是一个主要发展文脉,我们要坚守与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脉,这才是书法艺术的根本,对此我们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北京大学书法艺术传统也一定会是延续这条文脉发展的,当然要实现它还需要书法家很多的条件与因素,更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书法家的不懈努力,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二点是关于“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就是“深入经典,创化经典”。“创化”提法非常高妙,异常精彩,它就是书法艺术的气象与结果。我们要思考一下,“正大气象”从哪里来?实际“正大”就来自于书法家对前人书法艺术原本正统精髓的理解与继承,“气象”来自于艺术家个人的天性、才华、智慧、修养等诸方面,石涛所谓“蒙养”,且融合高超的书法艺术技法,不断挖掘与开拓书法家的自我心性中的“真”“善”“美”的创作潜能,在书法创作上,不断发现书法艺术美,表现书法艺术美,传播书法艺术美。与时俱进,传承新时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活力与“守正创新”的精神正能量。

王岳川:北大美育精神与书法回归经典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学员:

大家上午好!

北大书法所成立18周年。十八岁,还很年轻,但已长大并在成熟中,有自己的观点、立场和价值选择。今天我们在北大欢聚一堂,因为我们为了北京大学两个一百年而庆贺。两个一百年,是指北京大学百年来有两个一百年值得纪念和弘扬。

第一个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基础上成立的。从北京大学走出来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影响深远。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此不展开。

第二个一百年,是“现代中国美育”的一百年。1917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同年在神州学会的大会上,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想:“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同时蔡校长为落实美育思想,在北大成立了三个研究会:北大书法研究会,由沈尹默教授任会长,北大画法研究会,由徐悲鸿先生任会长,北大音乐传习所,后由刘天华主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是第一次将书法、美术、音乐作为国民大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美育尚未纳入中小学学校正式课程课标。

201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美”,这个特定的词汇,在19大报告中出现了27次之多,“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美德”、“美育”,“环境优美”等表述,不断出现在报告中。表明国家正从过去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追求国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步增长、均衡发展的和谐社会转变的重大思维调整和战略转型。

2020年10月15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和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为落实中办、国办《意见》精神,三天后,教育部强调大学、中学、小学美育必须加强。到2022年,从中小学开始,学校美育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规依法予以问责。美育教育中目标是“三会”,即“教会学生美育的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去欣赏和体验美,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同时教会他们专项的、专门的艺术特长。”

2021年教育部成立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教育指导委员会,并请各大学专家担任委员。而在几年前,教育部成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我当选为副会长。2021年高考,书法题目进入高考语文试卷(B卷)。前几天,北京大学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合作协议在北大签订。这一切都说明,北大曾经重视的美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政策,尤其是书法美育进入中高考,对新世纪人才培养殊为重要!

北京大学书法所成立十八年来,致力于教学和培养书法高端人才,共招博士生、硕士生十几名。招收了硕士研究生班共四届将近二百多人,招收书法精英班共三届二百多人。我在中文系和艺术学院还招收书法与美学访问学者百人,基本上是全国各地各学院的教授、院长、系主任和重要骨干,全部加起来共培养五百多书法专业人才。学员中有近60名先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中,中书协理事有近十名。但是,我们深感还很不够,因为全国有2.1亿中小学生,而现在美育教师、书法教师缺口是三百五十万。北大有培养中小学书法教师和美育教师的责任。书法所下一步工作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外,还要积极推进中小学的师资培训工作,努力解决书法难于进课堂的问题。因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强则国强”。

为坚持美育传统和书法守正创新理念,北大书法所还致力于科研工作,出版书法研究著作《北京大学书法所“文化书法”丛书》7本(北大出版社),出版《北大学术书法研究生书法精品集》20本(荣宝斋出版社);创办北大书法刊物《书法中国》五期;主编《书法》中小学教材30部;召开国际书法会议和举办国际书法展数十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组织师生出访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捷克、印尼、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国并举办书法展和书法文化讲座,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还同其他高校书法所联合举办书法高峰论坛,以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得到著名学者、书法家的现场指导。组织北大师生书法国内各省市巡展,传播文化书法理念。

今天,“北大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是五百多人学员中选出的佼佼者,从一百多名参展人员中遴选出大约80人共100幅作品。我们向大部分学员发出参展征稿以后,大家自由投稿,我们严格审查,有十多位学员的作品落选。这表明北京大学对学术艺术的严格要求——宁缺毋滥。不是任何随意临写作品都可以挂到墙上展出。作品必须回归经典,走进魏晋,达到高水准。必须对王羲之王献之经典保持一种审美虔诚和价值认同。

十八年来,北大书法所坚持文化书法宗旨,以弘扬中国书法美丽精神为己任,积极推进书法创作研究等各项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开拓进取,为中国书法文化与美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请各位领导进入展厅,检阅书法所这些年来坚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书法教学和创作成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词

作品展示:

王岳川 临《兰亭序》1300cm*370cm

王岳川临王献之《洛神赋》

王岳川临王献之《玄度帖》

王岳川临王羲之《十七帖》1300cm*280cm

高译

萧华

萧华

李彬

叶欣

李优良

周东芬

(以下为部分学员作品展示)

陈日果

陈显伦

陈新文

程立斌

傅子会

胡正好

黄立成

黄青

贾晓辉

蒋金岳

靳军民

李波辉

李皓

李洪为

林煜川

刘安成

刘春明

刘昊

刘巍

彭文斌

钱继权

任平

王德勤

王宏

王晓南

王月琴

魏荣香

吴晓东

许海峰

萧建国

杨龙

姚强

张玲霞

张晓笛

赵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