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亚单位新冠病毒疫苗是什么?

这款重组亚单位疫苗,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联合研发的,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药物研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支持。这款疫苗已于3月份在国内上市,其技术原理和已经运用很成熟的乙肝CHO细胞疫苗是类似的,是在体外直接产生抗原制成疫苗,因为只使用了很小、很短的有效成分,组成很简单。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关于接种程序的间隔建议,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重组亚单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有效性如何?

根据《柳叶刀-传染病》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大多数入组者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或者为轻度或中度的不良反应,是红肿、注射部位疼痛、瘙痒等,为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后常见反应,没有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根据数据显示,接种2剂次疫苗后,83%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疫苗后97%的人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符合亚单位疫苗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且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与目前国际上重组蛋白疫苗、mRNA新冠疫苗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开展的Ⅰ期试验显示,受试者接种3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5%;未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重组亚单位新冠病毒疫苗为何要打三针?

这款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我们熟知的乙肝疫苗类似,需要接种3针。一方面,经过3针接种后,不仅中和抗体水平再翻倍,可以达到新冠康复者的两倍,免疫效果也更加持久。另一方面对于类似技术路径的重组蛋白苗来说,接种3针是历史经验,稳妥起见仍然采取了3针的接种程序。即接种第一针后4周以上8周以内接种第二针,第三针在间隔第二针4周以上、第一针6个月内接种。

重组亚单位新冠病毒疫苗对变异株有效吗?

近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谢晓亮团队等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 鼎盛风清)

解析了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接种者以及新冠感染康复者的血清和诱导的中和抗体对于目前流行新冠突变株(如南非株)的应答情况。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的血浆中和活性在真病毒和假病毒中只下降2倍左右,表明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接种者血浆对南非株的耐受性优于康复者血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诱导的抗RBD中和抗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不受NTD突变的影响。

此研究还发现,与标准的RBD重组蛋白亚基疫苗三剂免疫(第0天/30天/60天)相比,第三剂和第二剂重组蛋白疫苗免疫之间的接种间隙延长(第0天/30天/140天)会产生更强中和活性的抗体,对南非突变株具有更强的耐受性。

这些结果表明,如果未来新冠突变株大流行,特别是对于携带能改变NTD抗原热点蛋白构象突变的病毒株,注射第三剂RBD重组蛋白疫苗来加强免疫或是一种优化方案。

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与这款疫苗有什么不同?

灭活疫苗属于经典方法,技术成熟,容易制备。抗原性与活病毒相似,不在宿主体内复制,无传染性。

重组亚单位疫苗工艺先进成熟,不含有病毒基因组;安全,可诱导B/T细胞免疫。

两款疫苗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都是结合抗原本身和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而研发制成的疫苗。

目前国内使用的所有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大家都可以放心接种。

重组亚单位疫苗能和灭活疫苗产品替换吗?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求,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不属于相同种类疫苗,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序贯。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没有其他特殊情况的人群,建议应种尽种、尽早接种。

接种完一两天就有反应了,为啥间隔要好几周?

接种间隔灭活疫苗要至少3周,重组亚单位疫苗至少4周,为啥会有区别?也可能很多人会疑惑:注射第一针之后一两天就有反应了,为啥抗体起效果要好几周?

事实上,疫苗进入到身体里以后,细胞里面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告诉机体有入侵(疫苗是模仿病毒的无害入侵)、开始生产抗体、机体筛选最有效的抗体、大批量生产抗体等等很多步骤。

疫苗进入,启动了体内的一连串连锁反应。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变形成了“浆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中和抗体。但是平时这种浆细胞很少,关键时刻要形成“人多力量大”的气势,B细胞首先自我增殖,产生大量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随后,这些细胞开始产生抗体,这些加足马力开工的工作周期相对较长。

而身体感觉疲劳有轻微感冒的症状是因为免疫细胞那时候刚认出来体内有感染发生,通过释放Ⅰ型干扰素来吹响“集结号”,集结现存的“卫队”。这个过程相对较短。一位基础免疫学者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Ⅰ型干扰素的大量产生是让人产生疲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见,疲乏有反应和中和抗体的产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前者更像是“戍边部队”的快速集结做前期抵抗,后者则是包括征兵、练兵、有针对性集结形成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的批量中和抗体的全部过程。

明白了疫苗进入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二针即使超时也不会白费,无需重新开始接种,因为体内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已经产生了,第二针只是催促免疫系统再加把劲。

因此,两剂的接种间隔略长一点对疫苗的保护效力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来源:科技日报、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