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去陌生的地方,我们往往都会精心打扮自己,尤其是女孩子,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第一印象对我们究竟有多么重要?它是如何影响我们人际关系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印象管理呢?这就是本篇要讨论的内容。

第一印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对别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深刻而持久,初期的认知在数月之后还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如果在初次交往时我们十分厌恶某人,那么我们就会回避与他发生任何进一步的接触,如果这样,第一印象就是我们对这个人的唯一印象,显然也是对此人做出永久评价的依据。就算在后期我们发现了新朋友的其他的特点,第一印象仍会持续地影响我们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或者是别人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并不能保证都是敏锐和正确的,如果第一印象是正确倒还好,反正这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对我们有益。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知觉的第一印象是错误的,也同样会相当顽固地继续存在,这对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就会存在很大的障碍。不管对还是错,第一印象都会盘踞不去,这就是它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它是怎样起作用的。

从彼此相遇的一瞬间起人们就开始做出判断。只需对对方瞄上一眼,人们就能判断出陌生人的长相是否有吸引力、有多么可爱、是否值得信赖,这一判断的准确性和仔细审视该陌生人的面孔一分钟后得出的结论会是完全一样的。而只需要观察该陌生人和异性短时间的聊天场面,人们就能确定他/她的外向程度、良知水平和智力高低等作出结论。人们妄下结论的速度超乎我们自己想象的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之所以这么草率地做出判断,原因是人们都会对不同类型的人群持有刻板化的第一印象,如我们通常会给不同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比如乡下人/城里人、年轻人/老年人、亚洲人/欧洲人、穷人/有钱人、漂亮或丑陋的人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人往往会先入为主地看待他人,即使我们主观上想保持不偏不倚、胸怀坦荡,但某些先入为主的感受仍会不请自来,会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甚至有时还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就像是现在大部分欧洲人给我们贴下的:矮小、落后、独裁、狡猾等标签。

然而当人们对别人做出了第一印象的判断后,无论是什么样的印象都会影响着人们对随后所获信息的解释和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选择。在后续的交往中为了检验对别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否准确,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可以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而不是查找证明自己错误的资料。这就是人们常常会表现出的:验证性偏差(人们常常寻找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那些证明自己错误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如果一个女孩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漂亮可爱的,那么我们往往就会只看到她可爱的一面来证明我们的印象是对的,走路蹦蹦跳跳是可爱的表现,讲话不动脑子是单纯简单,穿奇装异服是个性。反过来如果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丑陋粗鄙的,我们就会去关注她不好的一面来证明我们的印象,不化妆是没品味化妆是妖艳,走路蹦跳是没淑女风,讲话直是没脑子,反正是一举一动都是作。

所以,第一印象重要就是在于最先了解到的信息能够把人们的注意力导向某类新信息,从而影响对后来获得的新事实的解释。最终结果是导致人们不能客观公平、不偏不倚地处理来自他人的信息。虽然随着时间的增加和对伴侣的了解加深,某些错误的第一印象会有所改观,但这是一个艰难和缓慢的过程,第一印象的阴影始终会长时间地影响我们的观点。所以当我们在选择自己的伴侣,不妨听听我们身边人的意见,因为我们自己对伴侣第一印象容易产生出验证性偏差,而旁人有时看到的会比我们自己更公正一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我们说了他人对我们形成的印象非常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给他人传递出的信息,也就是做好印象管理呢?

像我们去面试、去约会等,我们都会仔细地打扮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精神小伙,见面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仔细斟酌,尽量让言行举止都得体。其实这就是印象管理,不论我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但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进行着印象管理,试图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印象管理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在他人面前做的所有事情,其调控策略几乎都是围绕着印象管理的。其次: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评价非常重要,与人交往时,我们很难不关心对方对我们的看法。运用印象管理我们能影响他人的判断,从而增加实现社交目标的机会。但大多数印象管理是我们向别人有选择性地披露自己真实的特性。比如只是表明自己的部分态度,而不提及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看上去与遇到的每个人都有某些共同点。但并非是捏造一些虚假的信息去欺骗大家,人们都是反感虚假和欺骗的。简单说印象管理是展示别人需要而我们又正好有的一面,而不是展示别人需要而我们没有然后自己捏造出来一面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通常会用到四种印象管理策略:

一、逢迎讨好策略。如果要寻求他人的接纳和喜欢就会用到这一策略。帮别人忙,夸赞别人,谈及共识,表现可爱大方等,总之,尽量让自己显得充满魅力,讨人喜欢。逢迎讨好是恋人最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只要这些努力不明显带有操控性质或者虚伪不实,一般都能得到对方的良好回应。

二、自我推销策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就会使用自我推销策略来向他人描述自己的成就,或颇具策略地公开自己的技能。自我推销是职场最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但女性需要注意如果表现出过于强烈的推销行为,就会有一定的风险被认为不够淑女。在求职面试中,自我推销比逢迎讨好给面试官的印象更好,而这两种策略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恐吓策略。通过恐吓把自己描绘成无情、危险和凶恶的形象,以使他人顺从自己。这样的行为令人反感,会使人避而远之,所以建议少用,但当我们碰到熊孩子或者是一些无赖的时候,这招往往很管用。

四、恳求策略。使用这种策略是为了展示自己弱小无助的一面,从而以逃避自己责任或者是获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就比如我们对伴侣说今天工作太累了,我就不做家务了你帮忙做一下,就是恳求的策略。好多倚老卖老的人也是使用的这一策略,你看都这么大年纪了算了吧,这是不是在生活中经常见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前面两个策略起了作用,多数人都会避免使用后两个,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讨人喜欢和受人尊敬,而不是让人害怕或者是要人怜悯。但几乎人人都偶尔会用到恐吓和恳求策略。

但亲密关系之间的印象管理还有两个特点需要说明:

第一:不同的人对管理印象的动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情景下的不同规范,他们对社会线索敏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已适应当前的情景,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词不是好听但就是这么个理。相反,自我监控能力低的人不太在乎社会规范,缺少变通,应变能力差,故而所有情境下都表现出一成不变的行为,即使并不适合当前的情境仍保持原来固定的形象。简单说前者是察言观色的人,而后者是一根筋的人。然而这两种人并非那种好那种不好,各有优缺点,前者交际圈会更广,朋友更多,但缺点是人际关系维持时间短、投入程度较小,很难获得关系很深的朋友,而后者虽然圈子小,朋友也少,但只要遇见对的人,就更容易形成比较深的朋友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知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尽管我们给好友和恋人营造的印象比为熟人或者是陌生人营造的更为重要,但是为了维持良好的形象,我们在前者所花的心思通常不如后者。我们不会总是惦记着如何给熟悉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不会一直努力在他们面前显得招人喜欢、德才兼备。比如我们与伴侣认识的时间越长,在约会聚餐时,我们梳洗打扮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在刚认识时我们该穿什么衣服,化什么样的妆都会犹豫半天,但等完全熟悉在一起后,就别说化妆打扮了,往往穿着睡衣、披头散发、翘着腿剔着牙那都是常有的事。这很有讽刺意义,人们在谈恋爱时,凭着优雅的举止赢得浪漫伴侣的爱情后,却再也不肯努力在爱人面前保持风度。

这其中原因很多,也许是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好友和爱人已经喜欢上我们,所以营造美好形象以赢得他们赞许的动机不足。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十分了解我们,要改变他们的看法比较困难。不过,更有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变懒了,要表现最好的言谈举止需要专心和努力。有礼貌的举止通常意味着某种形式的约束。在已经了解并喜爱我们的人身边,我们可以放松,无拘无束,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对亲密伴侣常比对普通人要更为坦荡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