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末清初政权的更迭引来了社会动荡,一部分汉族人为了继续维护自身政权也积极和满清抗争。他们的身份或许不一而足,但是每一个都是将民族危亡、国家之安危寄予自己一生。

黄道周作为明末的学者,他也是一个抗清名臣、为明朝这个衰落的政权的殉道者。作为天启年间的进士,黄道周曾因不满朝政腐败退隐山林;但是在明朝灭亡以后,他却积极站出来为明朝现身。他所维护的那个王朝虽然覆灭,但是却在他的心底永远存在。

一、早年求学甚苦,才成有贤名

黄道周出生于福建,是一个书香门第。他祖宗几代都曾出任高官,留下了贤臣的赞扬。此时等到黄道周出生时,早已因为家道中落贫困。但是祖先的精神却是他一直以来传承的对象,从小好学的,他五岁就读于当时的铜山崇文书院,11岁记忆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但是因为家徒四壁,所以黄道周经常需要付出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一些学识。明初的宋濂为了抄写一本著作,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而黄道周求学的条件更为艰苦。

当时明朝末年因为政治黑暗,所以百姓生活民不聊生。这时候的黄道周家里面日常三餐都难有温饱,对于供养其求学的钱也是父母从衣食当中节省出来的。对于他而言虽然就读于书院,但是每天在笔墨纸上面的花费也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寒门士子,这一切并不妨碍这个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在14岁时他曾一个人游学广东博罗,因此获得了才子的称号。之后又研习四书五经,专门开始制书立作。当时的黄道周专心致志于学术上的研究,暂时没有涉足官场政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让他获得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追捧。他不仅熟悉四书五经,更是精通天文等各家学说。

致力于讲学著作的黄道周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一直到38岁,黄道周才开始涉足官场,这一次为官却给了他并不好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不满政治黑暗,辞官归隐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政以致朝政黑暗、百姓民不聊生。对于魏忠贤专政的行为,他非常的愤怒、甚至写了专门的文章来指责这些阉党乱政之臣。

此时的黄道周作为天启二年的进士,担任了崇祯时期的翰林学士。当时的黄道周受到了考官袁可立的赏识,并且在他的影响之下也是抗清主战派中的重要成员。

当时因为袁崇焕的案件牵扯到了很多人,原来的大学士钱龙锡也因此牵扯论死。但是当时的黄道周出于义愤填膺写上书、直指崇祯的过失,并且对于这一决定做出了谏言。拿到这一份奏书的崇祯非常生气、直接大骂黄道周,之后崇祯将其削职为民、黄道周罢官返乡。

崇祯九年,黄道周得以官复原职。但是当时的明朝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作为主战派的一员,黄道周对于私下求和的行为非常不满。但是对于他的这一行为,崇祯也表示不满,他怒斥黄道周、将其连贬六级。

之后的黄道周一直致力于钻研学问,直到崇祯14年,当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已经形成了趋势,而黄道周眼见朝廷昏庸无能、也就辞官归隐。对于黄道周而言,自己眼中的明朝已经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可能性。

归隐山林之后的黄道周一心致力于研究学问;但是在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再一次出山为官、报效南明王朝。

三、誓死对抗清朝,以死明志

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积极致力于为南明王朝筹集兵源,当时刚刚登基的隆武皇帝想要北伐,但是缺乏士兵。于是他便派遣兵部尚书黄道周为自己招募士兵,但是这几千个老弱病残并没有对清朝起到很好的作用。作为他们的领军人物,黄道周在经过抗争以后也被俘虏了。

当时的清朝将领因为重视人才派人多次去劝降黄道周但是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下令将他处斩。在一起军用行车押送他前往刑场的过程当中,黄道周却突然从车上掉下来。当时的刽子手嘲笑作为死囚的他怕死,但是黄道周大怒说:我饿,还说自己并不是怕死,而是为了尊重天子的权威、要走着去赴死。他的这一番话也让刽子手心生敬仰之意,于是大惊急忙跪下说:先生请。

黄道周最后同意了这个意见,但是他坚持要站着受刑。原本就身材高大的他,此时更显得威风凛凛。刽子手子手第一张并没有将黄道周砍死之后,他搬了一张椅子,请求黄道周坐在椅子上受死。

黄道周死后,人们从他的身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明孤臣黄道周。和他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几个门人,他的这一义举,无论是南明皇帝还是清朝皇帝都表示了赞许、将他追谥为忠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对于黄道周而言,无论自己从政是否忠诚的是汉家的政权。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是他却无法接受清朝的统治。这是他内心的信仰,也是他宁愿死而坚持的东西。对于黄道周而言,这样的下场才是自己想要的。这不仅是对于自己理想的成全,同时也是对于气节的成全。

为人正直的他为了自身民族利益的出发甘愿前往清政府,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以死明志是对自己的成全。

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唤醒人们对于清朝的反抗,这如同民国时那些无数为革命而前仆后继的先辈们,用热血唤起人们心中沉寂已久的愤怒。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们内心的坚守是对于自己信仰的成全,也是对于人民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