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6日《新华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5日《新华日报》

千呼万唤

万众瞩目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今天正式开馆亮相

上万件琳琅满目的“宝贝”

一眼望千年

13个不同主题的展厅

讲述运河前世今生

一条大运河穿越8省市

沟通历史古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馆标上八个书法大字,猜猜看是谁写的?

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

都不对,大唐颜真卿的亲手笔!

分别从《颜家庙碑》《勤礼碑》《多宝塔碑》中集字而成

最靓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顾广陵古郡,南控万里大江

像一艘大船屹立于古运河畔

扬帆启航,乘风破浪

大运高塔前接高旻,后连文峰

三塔映三湾

最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运博中最大的展品

长25.7米、高8米

开封州桥遗址的古汴河河道剖面当之无愧

剖面从下到上,自唐至清

距今已1400多年!

最时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炀帝逆天而行

萧皇后却是个贤德之人

会医术,还懂预测学

隋朝转瞬灰飞烟灭

却留下这件精美绝伦的王后凤冠

向后人讲述那段历史传奇

最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土于镇江的唐朝夫妻船型古墓

记录着一段生死不渝的“唐代爱情故事”

船型的墓葬之间有甬道相连

像两朵莲瓣连在一起

寓意死后同登彼岸

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135米、高3米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如运河般伸展绵延

吴王夫差开挖大运河

隋炀帝坐龙舟江都巡游

河上舟楫往来不断,市井繁荣

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最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藩王出行多隆重?

来膜拜一下鲁荒王的仪仗

规模宏大,队列齐整

原件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虽是复制件,但生动逼真

最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最意料之外的亮点

竟是

扬州园林般的内庭院

蜿蜒曲折的水流、石径

光影斑驳的树石、草木

幽深的意境

令行人驻足不前

最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一叶扁舟

闲观两岸枕水人家

吃扬州早茶、富春美食

看古戏、听评书、赏琼花

一日看尽江南繁华

大运河博物馆这么精彩,那么背后有什么玄机呢?

大运河今天为什么重要?

大运河是古代开凿的世界上距离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人工运河。它贯通古今,从扬州挖下第一条运河开始,先后有隋唐运河、京杭运河等多种形态,穿越南北五大水系,经过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和吴越六个文化高地。对外,它连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谓是沟通九州、连接世界的交通枢纽。大运河还是济世惠民、承载兴亡的国运命脉,南京织造、扬州盐运、淮安漕运都与运河息息相关。由于运河沿线城镇经济发达,文化也十分繁荣,学术、文学、书画、音乐、园林、美食等文明成果辈出。

今天提倡大运河文化带,意味着不以经济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而是以文化引领、价值引领,用文化来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把大运河列为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文化工程(另外几个是长征、长城、黄河),大运河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纲要里列的第一个文化公园。

来源:新华夜归人(综合新华日报、交汇点、南博等,图片摄影:余萍、宋宁)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