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造富的时代,一声锣响批量的亿万富豪就此诞生。

去年,我国的亿万富豪数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这是我们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时代给我们创业者的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两三年里,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大批量优秀的公司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并且迅速引领行业,向全球拓展。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滴滴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招股书,成立八年的滴滴终于还是站在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口,距离阶段性的成功就只差临门一脚。

作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公司、头部互联网公司,滴滴的IPO有点“迟到”,至少迟到了三年。但对于此时的滴滴来说,却是一个恰当的时候,

2018年,共享经济的退潮以及资本的“寒冬”浇灭了创投以及企业的造富梦,资本催熟下的弊病在共享单车领域展现无疑。

原本可以再“烧”出一家滴滴梦想破灭,摩拜被美团收入囊中,ofo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共享单车的败局打断了资本复制的路径。

“烧钱”的游戏很快就玩不下去了。

国际上,Uber匆忙上市也没选对时间,但是面对不断亏损的业绩,它需要在资本市场回一口“血”,代价就是上市几个月后,市值腰斩。

比Uber更惨的是共享办公企业WeWork,不仅估值大幅缩水,疫情当下,孙正义直接把自己从股东投成了企业的管理层,它还差点把刚喘一口气的软银又拖下入泥潭。

Uber尚且如此,滴滴压力怎能不大。

所以,滴滴的IPO就一拖再拖。

2020年,滴滴融资超过了千亿,而且市场上也多次传出了投资方催促滴滴上市的消息,但屡次被辟谣。

从当下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当时不是滴滴不想上,而是时机不到。因为疫情影响,滴滴的业务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如果当时选择上市那么其估值肯定会受到影响。

日前,滴滴总裁柳在青接受 CNBC 采访时表示:“滴滴的核心业务(网约车)已经盈利,或者说有些薄利了。”

6月11日,滴滴就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滴滴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据彭博社消息,在非公开交易市场,滴滴的估值已达到950亿美元,略高于Uber的930亿美元。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滴滴营收分别为、1548亿元、1417亿元、422亿元;而Uber 2020年营收则为111.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3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则29.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亿元),也就是说,从营收角度来看,滴滴是Uber的两倍以上,因此滴滴上市之后市值应该会冲击2000亿美元大关(约合人民币12794亿元)。

我认为,Uber作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业绩下滑很正常,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应该不会太大。

根据招股书显示,其股权划分为软银愿景基金持股21.5%;Uber持股12.8%;腾讯持股6.8%;创始人程维持股7%;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等。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软银近两年因为投资失利,财务压力较大,对于上市的滴滴,其存在套现的风险,而这也是影响滴滴估值的因素之一。

综合而言,滴滴已经走出了上市的第一步,作为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未来其面临的监管肯定不会少,但受益于行业的迅猛发展,滴滴也过了野蛮生长期,积累了4.93亿年度活跃用户。

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市对于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它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阶段性的起点。未来滴滴不仅要成为“引领汽车和交通行业变革的世界级科技公司”,也要解决好盈利问题,只有如此滴滴才能长久地在资本市场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