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见财经

侃见财经

关注
4.5万粉丝
2关注
4268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全景网新媒体总监

6枚勋章

看见不一样的财经!

  • 根据财报显示,泽布替尼在美国的销售额为35.84亿元,同比增长85%;欧洲销售额总计6.93亿元,同比增长212.7%;在中国的销售额达4.85亿元,同比增长41.1%。也就是说,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能力是创新药头部企业的必备因素。
    为了让百济神州国际化更加彻底。11月14日晚,百济神州宣布,拟将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彰显公司对研发创新药物,以及通过携手全球各界,服务更多患者从而消除癌症的承诺。 百济神州在公告中表示,启用新的英文名正是公司推进更广泛战略增长计划的一部分。的确,百济神州今天面对的是来自欧美、拉美、中亚、北非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医生和患者,未来,百济神州还会有更多产品组合被推广到扩展更广泛的区域,用“BeOne”来支撑肿瘤学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梦想,显然是一个更贴合全球战略的选择。 侃见财经认为,当下百济神州作为国内创新药行业的领头羊,其两大单品的成功,已经实现了完全造血能力。不仅如此,其研发费用一直保持稳定且较高的水平,根据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百济神州的研发支出为35.38亿元,前三季度研发支出为101.66亿元。而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为122.45亿元,环比仅减少了1.95亿元,由此可见,百济神州研发支出已经不再消耗公司的现金储备。 创新药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参考欧美医药巨头,一款大单品的成功,就足以让医药企业一飞冲天,而超高的利润率也是创新药企业加码投入研发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创新药企业,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为整个行业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让国内的创新药企业走得更快、更远。
  •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14 亿元。前三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8亿美元,而这也是国内创新药企业第一款“重磅炸弹”药物。
    长久以来,国内医药企业同欧美医药巨头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代差,尤其是在创新药领域以及疫苗领域。因此,一款单品销售能够赶超全球头部药企的产品,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创新药行业曾经也经历过严重的内卷过程,最终有部分头部企业跑完了漫漫长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泽布替尼的成功则是最好的证明。尽管这部分创新药企业已经熬过了最煎熬的阶段,实现了自我造血的能力,但是依旧还在亏损。 作为国内创新药最大的“黑马”,百济神州有望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但是从地区收入结构来看,出海仍然是创新药企业的必由之路。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泽布替尼目前已经在全球超过70个市场获批上市,销售收入中90%来自欧美、中亚、北非等国际市场。而百济神州的另外一大单品PD-1替雷利珠单抗大概情况也是如此。
  • 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摆脱了内卷,走在了前列。
    尤其是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的——百济神州。 近期,百济神州发布了2024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百济神州实现营收191.36亿元,同比增长48.63%;净亏损36.87亿元,同比增长4.94%;扣非净利润为39.90亿元,同比增长41.18%。 具体到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实现营收71.39亿元,同比增长26.95%;净亏损8.09亿元,同比下降160.36%;扣非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增长32.47%。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百济神州营收首次实现单季度营收超过10亿美元。 财务状况的持续改善,以及重磅药物销售的持续放量,奠定了百济神州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 对于酒鬼酒而言,业绩承压只是开始,真正的压力其实还在后头。
    一方面,由于砍掉了大量的经销商,酒鬼酒在产销两端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生产端方面。 2023年,酒鬼酒共销售了9882吨白酒。截至2023年末,公司有成品酒库存 5671 吨,基酒库存 40526 吨;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如此高的库存至少也要5、6年才能消化完;但另一边,酒鬼酒目前产能12000 吨左右,2024年新增基酒产能3000吨,未来几年,规划总产能将达到22800吨。 如果不能快速完成调整,那么这巨大的产能将会成为酒鬼酒的一大压力,因为产能即便闲置还是会产生折旧成本,这对酒鬼酒的业绩将造成不小影响。 从库存数据来看,酒鬼酒自身背负的库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了。截至今年三季度,酒鬼酒的库存为16.7亿,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4.51亿增长了2.19亿,同比增长了15.1%。 另一方面,净利润亏损已经影响到了酒鬼酒的现金流。截至今年三季度,酒鬼酒的货币资金仅为13.41亿,和上半年的19.47亿相比大幅下滑了6.06亿;此外,今年三季度酒鬼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4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2亿,资金呈现流出状态。 对于酒鬼酒而言,如果不能经营状况不能有效改善,随着现金流持续流出,其财务状况可能会持续恶化。当然,酒鬼酒也并非不知道现在情况紧急,从销售费用来看,虽然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酒鬼酒并没有大幅减少销售费用。今年前三季度,酒鬼酒的销售费用为4.755亿,虽然同比仍然下降了25.64%,但降幅明显低于业绩降幅。 据媒体分析,酒鬼酒正在加速推进BC联动和强化消费者培育,并从以渠道费用换销量向以动销驱动业务增长的发展方式,这是其销售费用没有明显降低的原因。 不可否认,伴随着白酒行业竞争的加剧,继续以渠道驱动将越来越难,所以转换为以动销驱动业务增长固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过,想要成功转换模式则需要很长的时间。
  • 此前,侃见财经曾多次对酒鬼酒进行跟踪,其中就提到了一个观点——激进扩张是酒鬼酒近两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为了实现全国化销售,酒鬼酒曾大肆招揽经销商,2020年至2022年酒鬼酒新增经销商数量依次为235个、493个、330个,4年累计新增1246个。截至2023年,酒鬼酒经销商高达1774家。然而,由于管理能力缺失,伴随着库存压力的逐步上升,经销商“窜货”现象横行,进而导致产品倒挂越发严重。 如今,酒鬼酒正在为过去的激进扩张“买单”。 还是以经销商为例,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酒鬼酒砍掉了不少经销商,上半年经销商数量已降到1301家;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其他区域经销商数量较2023年末分别减少75家、76家、28家、210家、84家;平均经销商规模同比下滑12.22%至76.08万元/家。 此外,在经营策略上,酒鬼酒也从“向全国挺进”变为退守湖南大本营。2023年年报中,酒鬼酒便不再提及“全国化”,而变为了“湖南省内大本营精耕细作建粮仓、省外样板市树信心”的策略。同时,酒鬼酒新成立“湖南事业部”,专项负责湖南市场的经营销售工作;从具体的营收来看,今年上半年酒鬼酒特意将营收按省内和省外进行划分,上半年省内的营收为5.808亿,占收入的比例为58.42%;省外的营收为4.133亿,占收入的比例为41.58%。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酒鬼酒已经变得更为“脚踏实地”,但想要将过去激进扩张挖下的坑填完却没有那么容易,“买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毕竟,酒鬼酒旗下产品价格倒挂的现象仍相当严重。以高端品种“内参酒”为例,目前内参酒经销商渠道价格在800元/瓶左右,线上电商平台售价则在750-900元/瓶区间,但是内参酒的官方指导价为1499元/瓶,出厂价为1050元/瓶,市场最高价格曾达到1199元,如今渠道价格较官方指导价腰斩。
  • 酒鬼酒的处境,越来越严峻了。
    此前,酒鬼酒披露了2024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91亿,同比下降44.41%;实现净利润5649万,同比下降88.2%。 虽然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因为三季度酒鬼酒业绩下滑的速度更快,且净利润更是开始亏损了。三季度,酒鬼酒实现营收1.969亿,同比大幅下滑67.24%;净利润则亏损了6453万,同比大幅下滑213.67%。 据悉,去年前三季度,酒鬼酒的净利润合计仍有4.787亿,其中去年三季度的净利润为5677万。对比可见,酒鬼酒如今的经营状况正急剧恶化。 那么,为何酒鬼酒三季度业绩会大幅下滑? 酒鬼酒表示,由于公司正处于营销模式转型关键阶段,叠加白酒行业弱周期影响,经销商客户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经营意愿偏保守,回款谨慎,公司新模式转化为对销售业绩的支撑仍需时间。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7563亿元,同比增长 9.7%;实现利润总额 2328亿元,同比增长 7.5%。诚然,白酒产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确实在放缓,但对比来看,酒鬼酒的表现要远差于行业表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净亏1500万,减持套现6.77亿!茶花股份陈氏家族,“不装”了

    11小时前
    1跟贴
    图片
  • 存货123亿!海澜之家,卖不动了?

    13小时前
    4跟贴
    图片
    04:05
  • 当然,除了自身的资金需求以外,加速推动国际化或许是顺丰赴港二次上市的另一个目的。
    2021年,顺丰控股斥资175.55亿元收购东南亚物流企业嘉里物流51.5%的股权,正式开始国际化布局。 不过,顺丰的国际化进程进度缓慢。截至今年上半年,顺丰的海外业务营收为139亿,营收占比为10.34%;而在2022年上半年,顺丰的海外业务营收为238.7亿,营收占比为18.35%。对比来看,虽然过去了两年时间,但顺丰的海外营收却下降近百亿,营收占比下滑了10%。 虽然进展不顺,但对于顺丰而言,受到自身业务和行业的影响,加速推进国际化已经成了必然的选择。 首先,在上面的内容中就提到,顺丰不像“三通一达”拥有那么多的电商快递,而高端快递的需求增长又相当有限。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今年4月快递业务量完成 137亿件,同比增长22.7%,同期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6.1%,增速低于行业均值。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国际化可以在顺丰面临业绩增长瓶颈的时候,帮助其打破增长瓶颈。 此外,伴随着各家快递公司的加速追赶,顺丰在“时效性”上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据媒体报道,近几年京东、圆通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时效性业务,并先后拿下货运航空牌照组建机队,尤其是京东,今年以来机队从6架扩充到10架,增幅幅度高达67%。 从利润率来看,顺丰已经受到了各家快递公司的冲击。在2017年时,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为20.16%,净利率为6.67%;到2020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下降至12.82%,净利率则下降至3.06%;从单票收入来看,9月单票业务收入已经下降到16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6元。 诚然,赴港二次上市可以提高顺丰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在公告中顺丰也提到“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不过,全球快递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国际三大快递巨头垄断了全球近九成的国际快递业务,作为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顺丰想要再进一步难度不小。对于顺丰而言,赴港上市只是开始而已,未来的竞争也才拉开序幕。
  • 从目前来看,顺丰赴港二次上市的主要目的仍是融资,因为其核心竞争力是通过“烧钱”来打造的。
    快递公司的竞争力,重点在于规模和时效性,规模决定了成本,时效性决定了服务品质,即用户体验。由于缺少电商快递业务的支撑,顺丰在规模上并不具备优势,因此其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时效性,即提高用户体验上。 不过,对于一家快递公司而言,想要提高用户的体验并不容易,这需要一套完整且高效的配送服务体系作为支撑。而构筑一套完整且高效的配送服务体系背后,除了要建仓储,要建分拣中心,还要买飞机、买车,还要招飞行员,配送员等等,这些都意味着庞大的资本支出。 除了上市融资之外,上市后顺丰曾两度公开募资——2019年顺丰曾发行58亿元的可转债,主要用于飞机购置及航材购置维修、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项目。2021年,顺丰又通过定增募资200亿元,投向设备升级、机场建设、航材购置维修等方向。 据顺丰披露的《关于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顺丰当年使用募资296,528.4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2,007,221.8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0元。这笔募资分别用在6大方面,其中设备升级、建机场是两项“大头”,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累计投入金额约69.4亿元,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转运中心工程项目,投资总额26.1亿元。 诚然,作为快递“一哥”的顺丰在经营上还算稳健,上市后也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但高额的资本支出也给顺丰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近年来,顺丰的财务压力激增。负债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顺丰的总负债已经飙升至1126亿,资产负债率为52.59%,而在2020年时,顺丰的总负债为544亿,资产负债率为48.94%,对比来看,总负债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资产负债率则提升了3.65%。 除了负债飙升之外,顺丰的现金流也在逐步减少。截至今年三季度,顺丰的货币资金为222.6亿,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46亿,两项合计为468.2亿;而在去年三季度,顺丰的货币资金为377.8亿,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63.6亿,两项合计为541.4亿。
  • 顺丰赴港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11月19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全球发售1.7亿股H股,发行的价格区间初步确定为32.30港元至36.30港元,预计于11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若没有意外,顺丰将成为首家“A+H”的上市快递公司。 很久之前,顺丰王卫对上市非常抵触。他认为,“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 然而,13年过去,顺丰对于上市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顺丰的此次赴港二次上市并没有太大的“紧迫性”。从业绩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顺丰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44%和21.59%,经营较为稳定;从现金流来看,截至三季度,顺丰手握的现金超过了220亿。
  • 今年8月,杉杉集团发布公告称,因资金安排原因,杉杉集团应于8月21日向多家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未按照还款计划完成支付,总计约1170.71万元。
    根据天眼查相关信息显示,9月27日至29日,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新增5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总计35.74亿余元。被执行人为杉杉集团,股权被执行的企业分别为上海杉瞿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杉融实业有限公司、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杉杉股份、宁波杉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冻结期限均为3年,执行法院均为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11月1日,杉杉系公司永杉锂业的控股权被司法拍卖。 11月5日,杉杉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冻结的公告》,表示控股股东杉杉集团累计被冻结、标记的公司股份数量占其所持股份的91.66%,占公司总股本的31.82%。 最近一年,杉杉集团可谓是麻烦缠身,其不仅面临债务逾期、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下调,以及因债务问题涉及的重大诉讼或仲裁情况等问题。如果未来这部分股权被强制司法处置,也不排除公司可能存在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因此,从上述角度而言,杉杉股份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另外,近期杉杉股份还被上交所公开谴责。根据上交所对杉杉股份及其控股股东杉杉控股和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显示,其违规一共涉及两个方面: (一)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未及时披露; (二) 部分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且未及时对外披露; 根据其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杉杉股份的货币资产为38.39亿元,短期借款为62.17亿元。由此可见,杉杉股份的资金压力非常之大,而周婷此时接棒,也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只是周婷能否带领杉杉股份走出困境,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 周婷能否带领杉杉股份走出困境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周婷曾任上海市青联委员、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新闻部记者、主播,第一财经集团电视新闻部记者、主播、《两会笛声》系列制片人。 按照其履历,此前周婷并无在杉杉系内任职的经验。 在公开信当中,周婷提到了杉杉股份将持续聚焦深耕主业,进一步巩固产业龙头地位,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 此外,这封信还提到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 第二,加快资产处置。 当下,杉杉股份到底遭遇了多大的困境,才需要换掌舵人解决问题? 根据此前杉杉股份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2.84亿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为2321万元,同比下降98.1%;扣非净利润3633万元,同比下降94.5%。 具体到第三季度,三季度营收44.64亿,同比下降14.84%;净利润仅为563.83万,同比暴降97.02%;扣非净利润为1242.63万,同比下降83.40%。也就是说,郑驹接手公司一年以来,公司的业绩出现断崖式的暴跌,当然这同行业的不景气的大背景相关,但杉杉系本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刚接手公司一年多的郑驹,将杉杉股份的权杖交给了他的继母。 根据杉杉股份最新公告显示,鉴于郑驹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现选举董事周婷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本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同时,杉杉股份还公告称,郑驹在辞任董事长后,将接替庄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而庄巍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后,仍将担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 在周婷发布的《致全体杉杉同仁的一封信》中,她表示,已经与郑驹完成了工作交接。不仅如此,这封公开信还透露出一些其他的内容。 其中,周婷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因为多重因素的叠加,杉杉控股和杉杉集团遇到了较大的挑战,需要汇集更广的思路,调动更多的资源,网聚更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化解困难。” 也就是说,杉杉系目前遭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周婷有可能担任的是“救火队长”的角色。
  • 超10亿美金!创新药巨头百济神州,突破

    1天前
    图片
  • 亏损6453万!酒鬼酒,业绩失速

    1天前
    4跟贴
    图片
  • 收入2604亿,京东“交卷”,市场为何不买账?

    1天前
    5跟贴
    图片
    03:51
  • 其实,拉夏贝尔的蒙眼狂奔与其创始人邢加兴的风格密切相关。
    出生在福建的邢加兴,从小便受到“爱拼才会赢”的熏陶,敢闯敢拼刻在骨子里。 早在1998年,邢加兴便创立了拉夏贝尔品牌。 在创业的前十年,邢加兴的服装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为了把生意做大,邢加兴拖欠货款、拖欠工资是常有的事情。 直到2007年,邢加兴才拿到第一轮融资,便迅速扩张门店,做大规模。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全国,中国服装行业受到重挫,大量品牌撤销生产订单。赌性十足的邢加兴,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逆势加大订单、开足马力扩产,赌中国消费市场会复苏。 事后证明,邢加兴的这一次豪赌,赌对了。 非典疫情后,全国各大商场的人流量迅速攀升,其他服装品牌因库存不足,规模起不来。手握大量库存的拉夏贝尔,则开启了全国促销模式,迅速打响了知名度,在全国一炮走红。 一场大战胜利后,拉夏贝尔受到资本青睐,资本加持后的拉夏贝尔跑马圈地,开启了全国扩张。2007至2017年,创立的第二个十年,拉夏贝尔堪称一路高歌猛进。 趁着这股东风,拉夏贝尔在2014年登陆港股市场,2017年又登陆A股。招股书显示,2012年至2017年,拉夏贝尔的门店从3340家扩张至9448家,且全部为直营店,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女装品牌”。 邢加兴的身价也迅速攀升,2015年,邢加兴以22亿财富登上胡润百富榜;2017年、2018年,邢加兴分别以40亿、30亿财富连续登上胡润百富榜,曾一度成为福建南平市的首富。 面对风云突变的服装市场,邢加兴的豪赌不可能每次都能赢。 库存积压大、周转天数过长一直是拉夏贝尔最大的风险,成为其拖累经营业绩、资金链的负担。 之后,拉夏贝尔陷入生死危机,库存爆仓、现金流紧张、业绩巨亏、负债率高企、被债权人申请破产……一系列暴雷事件接踵而至。 面对雪崩的局面,邢加兴尝试隐退,一度希望于从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带领企业走出困境。2021年前半年,拉夏贝尔换了四任董事长,频繁的高层变动进一步加剧了内部动荡。同年,邢加兴还失去了拉夏贝尔的控制权。 要知道,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服装行业,一旦掉队,逆袭难度会非常大,由此可见,拉夏贝尔未来的处境愈发危险。
  • 即便在资本市场之外,拉夏贝尔的名字早已被大众所熟知,是很多80后、90后女孩的记忆。其旗下的 La Chapelle、La Babite、Puella、Candies、7m、Pote、Vougeek、MARCECKO、ULifeStyle 等品牌遍布中国一线到四线城市的各类商超。
    据2017年时的数据显示,拉夏贝尔是国产女装品牌 “领头羊”,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丹麦品牌绫致时装(旗下拥有VERO MODA、ONLY、VILA等)。 曾一度风光无二的拉夏贝尔,继2014年赴港上市后,又于2017年9月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服装企业,一度被称为“中国版ZARA”。 曾经的“中国女装第一股”惨遭退市,令人唏嘘,其背后的教训更值得被思考,被铭记。 复盘拉夏贝尔的陨落,不难发现,其与众多崩塌的民营企业相似,为了扩大规模,拉夏贝尔走上了一条非常激进扩张的路子。 2011年,拉夏贝尔的线下门店数仅有1841家,而短短6年时间,其门店数量已扩张至9448家,累计增长了413%,扩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要知道ZARA在巅峰时期,全球门店数量也只有7000家。 而其2017年在A股IPO时直言,计划未来3年,用IPO所募集来的资金将新增3000个网点。 可见,一路狂奔的势头,仍在继续。虽然,野蛮扩张带来营收增长,却埋下诸多隐患。 当激进的“多品牌”战略,遭遇服装行业“寒冬”,库存积压、行业竞争加剧、人工与租金等刚性成本上升等冲击,导致净利润逐年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且现金流持续为负,最终导致拉夏贝尔的资金链断裂。 2018年起,拉夏贝尔的净利润连亏六年,2019年亏损最多,达到21.66亿元。 今年1月,拉夏贝尔位于上海的总部基地所在地被拍卖,虽然已经打了7折,有近万人围观,但价值9.5亿元的土地和设备还是无人接盘,最终流拍。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因涉及金融借款纠纷、施工合同纠纷等共计8项诉讼案件,导致公司1处不动产(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账面净值约为2.10亿元)被查封。 2024年上半年,拉夏贝尔的营收同比下降17.4%至6935万元,再度亏损4040万元。截至上半年末,拉夏贝尔在境内经营网点数量仅剩下155个。
  • 即便在资本市场之外,拉夏贝尔的名字早已被大众所熟知,是很多80后、90后女孩的记忆。其旗下的 La Chapelle、La Babite、Puella、Candies、7m、Pote、Vougeek、MARCECKO、ULifeStyle 等品牌遍布中国一线到四线城市的各类商超。
    据2017年时的数据显示,拉夏贝尔是国产女装品牌 “领头羊”,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丹麦品牌绫致时装(旗下拥有VERO MODA、ONLY、VILA等)。 曾一度风光无二的拉夏贝尔,继2014年赴港上市后,又于2017年9月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服装企业,一度被称为“中国版ZARA”。 曾经的“中国女装第一股”惨遭退市,令人唏嘘,其背后的教训更值得被思考,被铭记。 复盘拉夏贝尔的陨落,不难发现,其与众多崩塌的民营企业相似,为了扩大规模,拉夏贝尔走上了一条非常激进扩张的路子。 2011年,拉夏贝尔的线下门店数仅有1841家,而短短6年时间,其门店数量已扩张至9448家,累计增长了413%,扩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要知道ZARA在巅峰时期,全球门店数量也只有7000家。 而其2017年在A股IPO时直言,计划未来3年,用IPO所募集来的资金将新增3000个网点。 可见,一路狂奔的势头,仍在继续。虽然,野蛮扩张带来营收增长,却埋下诸多隐患。 当激进的“多品牌”战略,遭遇服装行业“寒冬”,库存积压、行业竞争加剧、人工与租金等刚性成本上升等冲击,导致净利润逐年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且现金流持续为负,最终导致拉夏贝尔的资金链断裂。 2018年起,拉夏贝尔的净利润连亏六年,2019年亏损最多,达到21.66亿元。 今年1月,拉夏贝尔位于上海的总部基地所在地被拍卖,虽然已经打了7折,有近万人围观,但价值9.5亿元的土地和设备还是无人接盘,最终流拍。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因涉及金融借款纠纷、施工合同纠纷等共计8项诉讼案件,导致公司1处不动产(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账面净值约为2.10亿元)被查封。 2024年上半年,拉夏贝尔的营收同比下降17.4%至6935万元,再度亏损4040万元。截至上半年末,拉夏贝尔在境内经营网点数量仅剩下155个。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