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说了那句著名的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如今,载人航天已呈“小跑”态势,然而只会往天上送人还不行,也得能往天上送货,所以我国研制了神舟号飞船负责送人,而天舟号飞船负责送货。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由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成功,其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送货。我们距离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又进了一步。
天舟一号发射至今已经四年多了,这四年来由于我国载人航天方面没有执行太空载人活动,所以天舟号飞船也没有继续发射,由于我国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已经于4月29日上午发射上天,天舟二号即将赶往太空与它相会了。
天舟二号在遭遇两次推迟发射后,终于在北京时间5月29日20时55分发射成功!
本次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上携带的物质和推进剂总重量达6.64吨(上行货物重量约 4.69 吨,推进剂 1.95 吨),说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内部空间和搭载载荷都是足够大的。
据悉,天舟二号将会往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上输送两种东西,一种是人所需要的饮食和日常用品,一种是小件科研设备,另外,必要的时候它也有可能会运送一些燃料上去。
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上天后不久,我国的神舟十二号飞船也将发射上天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对接,开启空间站驻人科研活动,将有三名航天员随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上天进入空间站核心舱,而且这三人将在空间站上驻留三个月,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比较多的。
而航天员现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空间站搭建和一些太空科研任务,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设备也将随天舟二号飞船上天运送到天和号上,食物和生活用品都在航天员上天进入天和号后将其取出使用。
天和号核心舱两端都有对接口,前端是节点舱,上面有6个对接口,神舟十二号飞船将于节点舱上对接,航天员由此进入核心舱;后端是资源舱,有一个对接口,这个对接口也被叫做后门,天舟号货运飞船将和这个“后门”对接,在其对接之后,天舟号飞船也将会成为空间站的临时仓库,在下一艘天舟号飞船到来之前,它会与空间站脱离,携带空间站和宇航员产生的垃圾在受控状态下重返大气层中销毁。
无可厚非,天舟二号已成为航天竞争中的一面胜利旗帜。而如今,航天竞争早已不仅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它已演变为一场囊括了多元民营商业力量的综合对决。
近十年来,庞大的星座计划和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技术,证明了民营商业力量对航天整体实力的助推作用,并为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游戏打开了一副壮丽的新地图:
大航天时代。
背后的曲折起伏显示:太空竞争是一场持久战。和500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一样,新征程中,需要野心勃勃的支持者、不惧艰险的冒险家、精打细算的逐利者、无私坚定的布道人,而引入民营商业力量,是集齐多元力量的必经之路。
在新一轮民营力量带动的航天角逐中,中国正置身其中。
新一轮航天热潮的背后,是强劲的市场需求。
目前,通信、导航、遥感三大航天应用正同步发展。
在通信领域,进入普及阶段的5G技术呼唤“天地共建”,以减少基站覆盖范围变小带来的巨额成本。
在导航和遥感领域,新兴的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地表检测等需求刺激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航天产业发展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应用,比如在金融业,用遥感技术监控农作物生长,以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手段早已流行华尔街。
此外,航天产业的发展,还能助推上下游的高技术产业——全球约80%的工业材料来源于航天科技,航天业对智能制造、微电子、光电遥感和数据处理技术也有带动作用。
要让上述蓝图真正落地,首先要实现的,是航天运载技术从高成本“贵族科技”到低成本规模量产的转型。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绝佳主体。
从美国的SpaceX、蓝色起源到国内的星际荣耀、蓝箭空间,民营企业最有降低成本、实现量产和向其他产业进行技术转移的动力。
和平年代的商业资源,在非常时期,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如果中国在争抢频率上错失窗口期,坐看其他商业星座上天,将会蒙受经济和安全的双重损失。
没赶上大航海时代的中国,不能再错过大航天时代。
如今,随着一批新玩家的进入,火箭发射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国家大事”。民营航天的使命之一,正是把遥不可及变成司空见惯。
40多年前,东方红卫星上天时,工程师要考虑的是还要为火箭上要不要贴毛主席像而请示总理;现在,火箭行业则开始接地气地与衣食住行结合。
更大的悬念在更远的将来: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是苏联的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火星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