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知道国产综艺下一秒会出现什么迷惑场面。

最近一条热搜闯入了飘的眼里。

#宋丹丹张翰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进去一看,出自新出的一档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

宋丹丹要求张翰做自我介绍,然后张翰拒绝,二人陷入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就是年轻人社死现场吗?

然后飘就去看了这档综艺。

看到一半,火冒三丈。

飘想不通一个自称“社交试验”的综艺,是怎么聚齐这15个人一起坐唱聊斋的。

仅在第一期,第一次群体行为就让人深感不适。

来了,来了,国产综艺又一迷惑名场面来了——

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十公里桃花坞》这场会开得多么让人糟心呢?

这么说吧,你直到看完,都不知道节目组到底要干啥。

诶,就是玩儿。

一期节目,一半的时间都在开会。

不仅会上发言毫无内容,并且会后结论……不,没有结论。

产生这种新型迷惑场面的第一责任人,当然是节目组。

不信你看它的剧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句话都能理解,但连起来就不知所云了。

你搞不懂节目是要表现“艺人社交生活”,还是展现“社会群居面貌”,又或者“探索都市近郊”。

不仅观众看不懂,连参加节目的15个嘉宾也是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我们跳过开头尴尬的寒暄环节,简单复述一下会议经过。

因为大伙儿都不知道节目要干啥,就想着先选出一个管理来——

选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一般社交礼仪,这种大家互不熟悉,人还特多的人员结构,都会首推岁数大,资历老的那一个。

而这群人里,谁最适合呢?

不错,宋丹丹。

不成想宋丹丹先发制人,发话周杰:

“那要不然周杰你当坞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家伙,怪道说如今的艺人虽然都身处娱乐圈,但各自都像是活在平行时空。

稍微了解一下周杰这个人就知道,基本算是半隐退了吧,怎么可能揽下这个棘手摊子。

果然,周杰顺嘴找了个“长得不像坞长”的理由,拒绝了。

然后宋丹丹又转攻郭麒麟,被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苏泷,再度被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会找哈,一连拉了三个人,还都是那种用脚趾头想想,就不适合“坞长”的三个人。

汪苏泷机灵嘛,抢过话柄,“要不丹丹姐你来吧”。

鉴于宋丹丹前面的说辞,很明显不愿意做坞长的,所以大家也没好意思举手。

然后周杰看不下去,终于提出了本会第一个建设性意见:

要不苏芒吧。

理由是因为她有操盘大型活动、组织人员的经验。

苏芒一惊,拨浪鼓摇了起来,宋丹丹听到,抓紧时机,连忙插了一句:

“没什么事儿,只是多操一点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嗨,这会儿说得容易。

苏芒见责任推到自己头上了,也不得不坐正表态,说了个把皮球踢回原位、说了等于没说的建议——

不如按年龄排位,宋丹丹当坞长。

然后又委婉加了几句,她、周杰,以及舒淇给宋丹丹做助手,分别是一秘、二秘、三秘。

有理有据的话让所有的人无法拒绝,但也没人敢吭声。

汪苏泷看大家都不愿意,就起了个头说,要不众人轮流制吧。

这下谁也逃不过了,只能寄希望于排在后面。

于是,大家又开始为从年龄大的开始,还是年龄小的开始,开始了新一轮的无意义争论。

PS:此处四个“开始”并非飘的用词问题,而是会议场上众人词汇量缺乏的文字重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到最后,还是娱乐圈编外人员、民谣歌手陈粒前男友、行为艺术家陈陈陈揽下了这个摊子。

做了坞长。

他的理由是正好最近在写一篇人群观察论文,说不定可以把这次社区实验作为研究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飘只能说,哥,大意了哈。

观察是审视,你这无异是深入虎穴啊!

正如上文所说,因为节目组都不知道是干啥的,就扔了个“建设理想社区”的目的给大家。

那既然不知道干啥,就从最基本的做起好了。

第二场会议,开始了。

陈陈陈其实计划地很好,四件事。

自我介绍(已被宋丹丹走完流程)、交钱、钱归谁管以及晚饭安排。

先让大家互相认识,接着把生活基础打好,最后,再谈形而上的“建设理想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四件事才刚说完,舒淇就插了一句,问起水是不是也得自己去买。

紧接着,没有坞长权,秉着坞长心的众人开始指点江山。

锅碗瓢盆,七嘴八舌,会议瞬间进入了混乱模式。

终于,苏芒大手一挥,提议先解决基础问题:

交伙食费。

因为刚组了个“650发报处”组合,宋丹丹提议先交650。

热搜画面来了,苏芒大呼不够,人怎么能不吃肉蛋奶呢?

而在一片混乱中,反倒是坞长陈陈陈一句话都插不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最后,还是一个娱乐圈编外人员、设计师欧欧,在苏芒和宋丹丹对“伙食费650块是否合理”的争议中默默付了钱。

大家见状才稀稀拉拉,互相催促,把钱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第一期结束。

开了两次会,认识了一群人。

但节目主题是什么,没人知道;

大家要来干什么,没人知道;

下一期做什么,没人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别人觉得看综艺不就图一乐呵,那么较真干嘛?

但飘想说,“真好笑”和“被逗笑”是有明显区别的。

试想一下,《五十公里桃花坞》一开始是打算怎么逗笑观众的呢?

一用大家七嘴八舌的争论,二用忽然安静的尴尬。

但不好意思,这两者对飘来说,却更像是工作情境的再现。

完全让我回忆起了工作中最最不愉快的几场会议,还几乎集齐了会议台上的所有禁忌。

很明显,节目组就是想搞事。

你看一下请的这15个人。

不是人精就是事精,外加几个便宜的新人,以及两个娱乐圈编外人员。

人精:郭麒麟、辣目洋子、李雪琴、苏芒、舒淇、汪苏泷。(按首字母排列)

负责炒热气氛;

事精:宋丹丹、张翰、周杰、孟子义。(按事精程度排列)

负责让人尴尬;

新人:周也、赖冠霖、彭楚粤。(按飘熟悉程度排列)

负责背景板;

娱乐圈编外人员:陈陈陈、欧欧。(按出镜时长排列)

负责兜底。

两次会议就已经能充分展现各自的性格了。

首先宋丹丹。

她太像生活中那种喜欢挑起话头又不愿承担责任的大嘴巴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看《五十公里桃花坞》,宋丹丹一开始更像是来玩的。

所以哪怕是坐车那么短的时间,要和大家组一个“650发报处”组合,还有了主题舞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是开着会,还不忘以此为梗让大家交650块。

这瞬间让飘想起《向往的生活》里的“心火烧”。

人到老年,也不想再折腾了,找几个玩的综艺走走穴赚赚钱本也无可厚非。

但她不断在节目中重复“老年人”三个字,就已经在将自己和众人拉开距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让人感到不适的是什么呢?

她不断逼迫众人做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啊,年轻人的尴尬狙击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宋丹丹还有配套模板:

干什么的?

有什么成就?

为什么来这个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灵魂追问,大概就是这副模样吧。

她不可能不知道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极其尴尬的场面,却还是挨个要求。

只不过大家碍于她的岁数、资历都在那,也不好驳她面子。

可身为老人,除了享受资历的威风,也该承担点资历的责任吧?

选坞长这一环节,宋丹丹本应是最该承担责任,把控局面的时候。

飘却只看到推辞。

第一句话,就将自己置身事外。

很多人讨论《花儿与少年2》,研究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和善友好,逐步开始互相挤兑、勾心斗角,各种搞小团体。

郑爽、宁静、许晴,都被指责过。

但飘一直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怪到大姐毛阿敏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岁数最大,最有发言权的长者,很多时候她明明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但没有一点出来缓解的意思。

相反,还会火上浇油。

就比如杨洋落单那次,郑爽和陈意涵就找与不找折腾了几个小时,但毛阿敏从头到尾都没有出来主持局面。

可能有人说,说是情分,不说是本分。

但问题是,你不帮助大家,也不要折腾大家。

而当同样适合做坞长的苏芒被推出了,宋丹丹又连忙撺掇,“没啥事儿,只是多操一点心”。

这多么像生活中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旁观者。

一直在输出,一直在怂恿,却从不承担责任,也不解决问题。

这样的人,无论在生活或职场中遇到,都是一件糟心事。

再说满脸写着“生人勿近”的人形尴尬立牌,张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更像那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后生,你无法指责他有什么错,但总感觉和大家格格不入。

在满屏发虚的火热气氛里,他就像一块坚冰,冷噤了众人,舒服了周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周杰此时欣赏的表情

名场面。

宋丹丹说自我介绍一下,张翰说我叫张翰,自我介绍完了。

宋丹丹问不多说几句?张翰说没啥说的。

宋丹丹说说嘛说嘛,张翰,不说不说。

顺嘴还暗讽了宋丹丹对节目不上心:“在座的所有人我都做过功课,然后我也都认识。”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很多人都从张翰的强硬态度中,找到了爽感。

但怎么飘觉得他比宋丹丹更难相处呢?

正如大家所见,虽然众人都对张翰印象深刻,但也都声称不敢和他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句实话,两场会议要下的决定,真的有多难吗?

并非如此。

但问题就在于,15个人,除了俩娱乐圈编外人员,没人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想法来开会的。

日本摄影记者都筑响一在《圈外编辑》一书中说过:

会议也算是一种避险行为。大家一起做决定,就算失败了,也可以把‘是大家一起决定的嘛’挂在嘴边。某种意义上会议只是一种集体回避责任的制度。

一开始选坞长时,资历深的不想管,资历浅的不敢管。

于是十五个人能避就避。

而当坞长选定了,有人兜底了,还是圈外人可以得罪的那种,一下子就群起而发之。

各种需求都上来了,最后反倒是坞长一句话都插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你无法用多么严苛的词汇去指责这群人。

乌合之众太深刻,趋利避害太矫情。

最后,只能翻个白眼,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一定不要成为这样随波附和的人。

而这样的节目,还自称是“社交实验”类综艺。

飘真心不知道这样一群人,能实验出什么结果。

唯一能确定的是——

两场会议,完美揭示了工作中那些会议为什么会走向无效的本质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人无语的是,节目组还将此作为爆点,买了热搜。

节目组觉得这很好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娱对开会恶俗,不以为错,反以为常的误解还不止于此。

还记得《亲爱的客栈》吗?

第三季,忽然从以往的治愈系综艺,改成了职场谋生赛场。

一群人为了成为店长刘涛的合伙人,开始了从厨艺到铺被等技能的全面比拼。

而变化最大的,还是刘涛。

一改往日亲和,冷言冷语冷心肠。

之前开会都是笑脸盈盈,像是春风吹过泸沽湖。

结果在大西北组织员工开会,第一句话就是:

在坐六位都是我的亲人

但我必须六亲不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听,多么像《初入职场的我们》里,怕实习生们吓哭,对着他们笑一下,转头又瞬间变脸的董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第一期里,嘉宾们前往客栈前要填一份个人简历。

因为上一季和大家的相处得都很和谐,所以阚清子就没当回事,应付了事。

结果刘涛一看到阚清子的简历就变了脸色:

我觉得你作为一个老员工

应该为自己长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言两语,字字诛心。

还不止是阚清子。

林心如演戏多年,甚少参加综艺,这次估计是看有刘涛在,多年的好友可以兜底,就来了。

结果简历也出现问题,有一面没看到就没写。

被问到后,解释说:“因为我明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涛打断:“不要讲明明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气势倒让我想到了这个明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只是开始,后面讨论起接待客人时,林心如又问:“我们做不到可以找人帮忙吗?”

刘涛立马回:“那是你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么似曾相识的语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飘可以理解刘涛严肃起来,是为了让大家都认真对待工作。

但这种非要开会时装出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真的有必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之前态度和善做老板时,客栈经营得也挺好啊。

但国产综艺对职场的认知,老板就要装出一脸严肃严厉,老人就是为所欲为的,新人就得被欺负批评……

而这样错误的认知,不仅出现在社交综艺里,更是污染了职场综艺。

还是张翰。

在《初入职场的我们》里,他的公司要招3位实习生。

本来一个极为普通的面试测试,但张翰的三连作妖让人措手不及。

第一个实习生建议他说,公司在网上没资料,要让观众知道你才是老板。

张翰立刻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最不想让大家知道的,就是公司是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你不想你就别上这档综艺啊。

自相矛盾第一人。

第二个实习生没开始汇报,张翰突发奇想把考核改成了情景模拟:

自己扮演制片方,让实习生向他推荐自家公司的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好实习生临场反应迅速,马上问张翰,你们这是什么题材的剧,准备根据具体的情况推荐合适的演员。

结果张翰见势不妙,见招拆招,剑走偏锋,问:

你准备的艺人资料呢?

然后不断要求实习生拿出艺人资料。

最后实习生没有接住这一莫名其妙的话头,直接被取消了二次汇报,还被评为0分。

你以为这就够莫名其妙了?

到了第三位实习生,更显张总本总的喜怒无常。

只是凭借一个足够全面的PPT,张瀚就直接让她负责公司的所有宣传,并管理另外两个实习生,以及全公司负责宣传的老员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这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入职不到一天的实习生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种行径,足见张翰的冷漠骄傲,肆意妄为,太过自我,根本不考虑他人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讲情理,不懂变通的人,竟然还在号称“职场观察”的综艺里对员工突发奇想,指手画脚。

还被综艺以“成功前辈”姿态,堂而皇之展现出来。

可见国产综艺对职场生态的误解之深。

回到《五十公里桃花坞》里的两场会议,不就是一个微缩的职场无效会议景观。

宋丹丹式职场老人。

看似在活跃气氛,逼着大家自我介绍三板斧,但这些流程对会议真的有什么帮助么?

还不如会下聊聊天,来得热络全面。

张翰式个性同事。

态度强硬,不接话茬,任由尴尬气氛蔓延,还以为是对自我的坚守?(这里暂定他是真心想参加这个综艺)

到最后大家看是看爽了,却没一个人想跟他合作。

刘涛式霸道老板。

一脸严肃,扮演一个培训师,一个监管,可对职场生态真的有帮助吗?

反倒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要面临太多这样的会议流程。

这些会议的初衷,或许是为了让人群更好地合作,更规矩地解决。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繁琐且坠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人愤怒的是,如今的综艺节目不仅不对这些会议恶俗谴责反对,反而渲染推崇供养。

再美其名曰,引发借鉴的社交实验,展现真实的职场环境。

殊不知现实中,这种无效且繁复的会议,早已经被当下年轻人定性为传统职场糟粕。

开会,对很多人而言,本就是件不是多有意思,却必须经历的事。

节目组所做的,无非是让没意思更没意思,让社恐更社恐。

意义在哪?

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这些综艺需要利用这些夸张虚悬、尴尬无效的会议和人,激发年轻人吐槽欲,堆砌热度。

就像《五十公里桃花坞》开篇第一个镜头,就将宋丹丹和张翰的尴尬对立放在观众面前。

吸引观众看下去,笑下去。

既然司马昭之心如此显而易见。

飘也只能跟着捧场两句:

好笑。

这些综艺真是太好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