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冷链运输行业风起云涌,虽然市场规模巨大,不少企业纷纷涌入冷链行业,但是目前我国的冷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市场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冷库

目前行业痛点表现在:1)位置分布不均衡;2)仓储空间供需匹配度有限:储藏鱼和肉类的冷库(温区在-25℃~-18℃之间)数量较多,但用于储藏生鲜果蔬的冷库(温区在5℃~15℃)却供不应求。此外,中国药品冷链的覆盖率仅为10%左右,而药品的质量问题中有约20%与冷链物流有关。

2.运输

公路冷链灵活性较高,但运力提升空间有限;铁路冷链的基础规模较好,但仍需要攻克“断链”、成本、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等问题;航运冷链、空运冷链刚刚起步。运输工具方面,冷藏车市场竞争红海,且性能相对较低的二手海柜冷藏挂车占比达90%,面临更新换代的趋势。

3.技术

不同物品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等条件下保存的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其变化机理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因此,冷链物流涉及到制冷技术、保温技术、温湿度检测和监控等多个领域。如:冷藏时,大多数水果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5~90%;绿叶蔬菜、根类蔬菜以及脆质蔬菜的适宜湿度可高至90~95%;其他植物性食品以85~90%为宜;坚果类只有储藏在70%的湿度下才较安全。

4.投入

购置成本:冷库和冷藏车的购置成本通常是常温仓库和车辆的数倍;运营成本:不同物品适配不同的外部环境,因此冷库需要有不同的温区,且需要实时检测舱内及车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并做出适时调整,因此需要投入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与较大的管理成本。

5.管理

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一般需要冷链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要在既定的环境下进行,否则“断链”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失。冷藏车及仓库对所载/存的货物需要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