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36氪上市一年半之后,总市值最终跌破了1亿美元,截至发稿,36氪市值约为9369万美元。

36氪创办于2010年12月,最初是一个翻译海外科技产业信息的科技博客,由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刘成城创立。2011年,刘成城在进入中科院读研之后,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36氪上。

如今的36氪已经不单纯是一家科技媒体,而是一家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集团,拥有新商业媒体-36氪传媒、联合办公空间-氪空间、一级市场金融数据提供商-鲸准。36氪也将自己描述为是致力于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

按照原计划,36氪应于2019年11月7日上市,但7日上午,36氪宣布推迟一天上市,理由是“SEC要求补充材料,故顺延一天”。7日晚间重新提交招股书后,发行量由360万股ADS减少到138万股ADS,减少60%,募资额仅为2000万美元。

2019年11月8日,36氪媒体业务所在的36氪控股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股价每股ADS12.58美元,较14.5美元的发行价下跌13.2%,截至收盘下跌9.93%,报13.06美元,跌破发行价,当时市值为4.9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市以来,36氪的股价一路下行,跌至如今2.43美元/股,市值仅剩9368.81万美元,蒸发了约80%。

业绩不俗

虽然36氪股价一直“萎靡不振”,但是反观其业绩,可以说是拿得出手的。

36氪前段时间公布的2020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2020财年,36氪营收总额为3.868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经营现金流为正。2020财年第四季度,36氪收入总额为1,214亿元,毛利为人民币5090万元,毛利率提升至41.9%,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逐步走出疫情影响。

利润方面,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36氪净亏损为2.4亿元,但是此前三年,36氪都实现了连续盈利的预期。2017年净利润为790万元人民币,2018年为4050万元人民币,2019年全年净利润652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

截至2020年12月31日,36氪自营平台和主要第三方平台的全网平均月访问量达到了6.30亿次,同比增长48.1%,连续十一个季度全网月均访问量实现环比上涨,36氪的内容影响力持续提升。

媒体是一门好生意吗?

36氪出色的业绩并不能招来资本的青睐,与其是一家“媒体概念”的企业有着很大的关系。

尽管36氪现在已不单单是一家科技类媒体,但是其上市主体是36氪集团旗下的业务之一:36氪传媒。在收入渠道上36氪与一般媒体企业没有太大差别,根据招股书的业务模型,在线广告服务、企业增值服务以及用户订阅服务是其全部的营收来源。

长久以来,资本市场都是一种偏保守的市场态度,虽然纳斯达克是以包容并且创新为核心的,但包容和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的价值能被美国资本市场所理解。从商业角度看,媒体存在着诸多缺陷,离不开对内容和流量的依赖,跳不出广告和增值服务变现的模式,尤其还有相应的管制,天花板明显,成长性不足,在二级市场上不被看好。

对于美国资本市场来说,对媒体企业似乎有着天然的刻板偏见,认为媒体是一种非常老旧和俗套的商业模式,通过将流量导流给广告商获得收益,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的瓶颈问题。而因为这个逻辑,导致媒体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同。

36氪为了淡化媒体属性、发力企业服务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根据36氪的2020年财报,在2020全年的收入占比中,企业增值服务达到50%,线上广告收入达44.7%,会员订阅服务仅为5.3%。虽然其企业增值服务收入已超过线上广告,但是36氪以媒体上市的身份,还是会让资本市场觉得这套业务模式有问题。

且企业增值服务也有着其难点,36氪CEO冯大刚就说过,“内容平台与企业服务平台各自的优缺点,内容平台获客容易,但变现手段单一,广告为主要变现手段,单个用户价值较低,想象空间不够,而企业服务平台恰好相反,获客很难,但是市场空间非常大。”

据“燃财经”分析,媒体业务支撑起企业增值服务的增长,但媒体本身却因难以规模化而易被边缘化,这就是36氪乃至所有媒体的一个商业悖论,市场也会因此怀疑靠媒体业务支撑起的企业增值服务的市场空间,摆在36氪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服务的毛利率,同时保证企业服务不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根基。

其实不只是36氪股价低迷,截至美东时间5月12日收盘,凤凰网的股价跌至1.57美元/股,总市值为1.14亿美元。这与爱奇艺将近103亿美元的市值和快手9291亿港元的市值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此外,2015年年底在新三板挂牌的虎嗅,被称为“科技媒体第一股”,但却在2019年2月宣布摘牌新三板。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巴九灵想要借壳全通教育上市,也因重大不确定性风险而落空。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未来媒体生意的发展,还真可谓是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