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5月9日傍晚,在成都49中就读的高二学生小林(化名)坠楼身亡。根据成都成华警方的有关通报,小林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

5月13日,根据警方提供的学校监控设备拍摄到的内容以及通报信息,视频还原小林走出教室后,到坠亡之间的活动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9日18时16分小林从所在班级教室后门离开,至18时39分44秒小林出现在实验楼5楼走廊尽头,整个过程视频监控连续完整。18时49分28秒监控上出现小林的坠楼身影。

办案民警称“由于死者生前攀爬进入的连接平台属于无人活动区域,未安装监控,所以从18时39分至18时49分,小林没有出现在监控视频里,但是根据现场脚印、攀爬痕迹等证据证明,此前没有其他人进入该平台。”

除了视频完整外,笔者还注意到报道中提及死者曾在聊天中说:“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不仅如此,在水泵房,小林共计停留约12分钟,曾有割腕行为。

事发至今,关注事件的人心弦紧绷,死者母亲固然值得同情,但不真实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却需要逐步消解,识别舆论信息是我们获知事实和真相的基础,用事实来指导和改进我们的行为,从而避免更多类似事情发生则是目的。

情绪宣泄永远没有尽头,而个人言论却要以法律为边界,否则被人利用甚至承担法律责任都不自知,在事实之外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 家长不可忽视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者说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成年人还能以对自己负责忽视,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不能只寄希望于学校,现在学校师资力量是提高了,但老师可以参与学生成长其实变少了,因为管得多担待的责任也多,多管可能多错,好管一定少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当事人言论要以法律为边界

当事人要注意自己言行,死者为大没有错,但这并不是生者胡言乱语的借口,死者家属参与了解的事情,有疑点可以提出来,就事论事永远不会错,但如果扩张扩大了曲解了,可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先看事实,再来定性。既不摆事实,也不讲道理,那就纯粹发泄情绪了。

相关报道

成都49中坠亡学生跳楼原因曝光,很悲哀的事实,他未曾做真实自己

成都49中坠亡学生跳楼原因曝光,看后难受很久,希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能看到。

据新华社报道,学生小林在跳楼前曾去往学校负一楼水泵房,在水泵房内,学生小林有割腕行为。记者从监控中看到了学生小林手腕上有明显的伤口。他当时表现出了情绪低落,垂头摇脑等行为。

警方通过走访和技术手段,调取了学生小林的手机相关信息,发现他在去年6月曾发表过“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的信息。今年5月,他转发了相关自我贬低的信息给朋友,表现出多虑、自我否定的情况

事后,警方还在学生小林随身物品中找到了一张写给女生的纸条,通过技术比对,纸条上的字迹确认就是学生小林所写。

这一系列的事实,都验证着学生小林确实是因为自身存在多方面情绪困扰而最终走上了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悲哀的一个事实是,从事情曝光到现在,从父母到亲戚身边的言论,都能发现学生并未在他们面前做真正的自己。他展现了自己成绩优异、乐观开朗的一面。而痛苦、悲伤、压抑的一面以及生活学习中面临的学业困扰、情感困扰等全都向他们屏蔽。

孩子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就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儿时如漆似胶,总跟在父母后头,每天求抱抱求亲亲。而随着长大,他们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少。转而对内心的关爱和关注的需求,更注重内在体验。与此同时,从儿童期过渡进入少年期,再到青春期,如果父母没有在和他们成长中做好衔接,保持亲密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往往孩子的内心就会向父母关闭。

事实上,这种现象是当下我们很多人都要面对的教育问题——如何走进中学生孩子的内心?

这里,我给各位家长一点建议:

一、忙工作的同时,也要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动。

很多家长忙着工作赚钱养家,尽可能想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可是,除了物质,我们不能忽略还要给予孩子关心和关爱。至少,无论再忙,希望我们都能做到每天跟孩子吃一顿饭,在饭桌上好好吃顿饭。如果孩子要住校,那么至少我们要多跟孩子发消息,不要只关心学习,我们更要关心孩子的心情和状态。

二、多表达对孩子的爱,让他内心有力量。

很多孩子随着成长,变得不爱表达。可是,他们内心对父母的爱肯定是丰沛的。那么,在孩子由于成长,受到生理和心理双重影响的情况下,性格有了内敛的一面后,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主动向孩子表达爱意。在孩子生日时,在察觉到孩子失落时,我们都要尽可能及时地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不管你什么样子,我们爱你,仅仅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

三、在孩子愿意表达时,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很多孩子越来越不爱说话,就是因为当他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向父母分享自己的一些遭遇时,总会遭到父母的打断,或者被他们打击和指责,所以他们变得越来越沉默。

因此,如果孩子还愿意跟父母表达一些内心感受,不管这些感受是否引起了父母的不适,还希望父母们能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别急着去评判。等孩子完全表达结束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当然,这个过程中要抱着与孩子探讨的姿态,而不要用父母权威去压制孩子,批评和指责孩子。

四、平时观察孩子,察觉他的情绪异常要留意。

很多孩子在与父母互动中,如果他们内心有心事和苦闷,不管他们如何伪装,他们的微表情总会在不经意间暴露。或者在言谈中会有一些情绪和行为外露。这种时候,父母发现异常一定要重视,而不能因为孩子一句“没事”“你想多了”就忽视。我们在察觉到这种异常后,最好那段时间要多留意孩子的动向,当然,最好是能找机会跟孩子谈谈心里话。父母可以分享自身成长经历中的秘密,换取孩子的内心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成都49中坠亡学生跳楼事件”令人痛心,而在这里,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如何去规避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走进中学生的内心,这是我们所有父母和教育者都应该重视的课题。以上建议,希望对家长和教育者有所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