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刚过,还没回过神来,又被一个热点刷屏了,主角又是澳大利亚,为什么连说两个“又”?中澳两国磕磕碰碰近年来已是常态,不过这一次,性质与以往截然不同,影响深远巨大。(本文较长,先码后看)

先看官宣,5月6日国家发改委公告:近期,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某些人士基于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推出一系列干扰破坏两国正常交流合作的举措。基于澳联邦政府当前对中澳合作所持态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即日起,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

大多数人看完后的反应就是:吃饭砸锅的货,该让它接受点教训,也算出口恶气。然而背后的博弈与谋略,可不是出口气那么简单,值得好好梳理摸索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断了个什么机制?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2015年6月17日,两国签订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当时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往来高达1,600亿美金。这份协定给了85%的澳大利亚出口中国商品零关税,是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协定中开放级别最高的一档,带给西方世界不小的震动,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当时两个国家多么的柔情蜜意。

协议签订了得落实啊,于是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应运而生。机制的主要内容就是中澳总理和双方的财政部、商务部部长定期会晤,聊聊怎么具体落实和执行在贸易协定下产生的问题,加上战略两个字,说明其高度就是从国家层面为两国经济关系背书,从参与对话的双方级别,就明显看的出来重视程度。

做生意赚小钱,对双方肯定都是有好处的,事实证明对澳大利亚的好处更大。从自贸协定签订后的2015-2020年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是147.4、172.17、273、320.9、481.3和468.46亿美元,可见直到2019年,澳洲对我国的顺差连年坐火箭,已经占到澳大利亚外贸总顺差的80%左右,至于为什么2020年开始下降,地球人都知道。

这其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下图是2017年中澳第3次战略经济对话的合影,有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对了,站C位的就是当时担任澳大利亚财政部长,现在的澳洲总理莫里森,端详着他当时的蜜汁笑容,和现在频繁的呲牙咧嘴,要搞懂他上位之后的心路历程,还真是件困难的事情。

“无限期暂停…一切活动”

这么一个重要的沟通探讨机制,戛然而止,而且措辞之森冷决绝,颇为罕见,到底意味着什么?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准备经济断交!

中国和澳洲历史文化上没什么很深的交情,近些年的热络纯粹是经贸上互通有无。暂停了对话,那说明签订的自贸协定即使发生问题也没有渠道去沟通解决,相当于经贸关系准备全面搁浅,中澳之间没了经贸关系,几乎就等于没关系。澳媒自己也说,中国的这一步等于准备彻底切断与澳洲的经贸往来。

中国为什么在这时候下此重手?对象又为什么是澳洲?搞明白这两个问题,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

为什么是澳洲?

我们现在面临改革开放后两个极端的局面,国内形势社会稳定、经济强劲;而国际形势却空前复杂、麻烦,出现这两个极端局面的核心背景就是中美博弈。瞌睡乔和不靠谱,在对华制衡战略上是高度一致的,区别是手段不同。一个是乱打王八拳,美国优先做到极致;另一个,要联合盟友,采取狼群围攻战术。

老大带队伍打天下,身边小弟也分三六九等,美国的核心小弟就是“五眼联盟”,美加英澳新。这5个国家,有两个共同特质,一是同为盎格鲁萨克森种族,另一个从地缘上来说都为岛国(美加从全球视角上来说就是个岛)。这两个特质加在一起,价值观高度吻合,从海权与陆权的博弈上来讲,利益也高度一致,那属于撒尿活泥儿的关系。其他欧洲和亚洲的腿子们,多少都有点骑墙抱大腿,属于可用不可信。

所以在对华战略上,五眼联盟是最强硬也是最激进的打手,无论你怎么示好,不把你干趴下,攻击是不可能停止的,什么价值观、制度之争都是鬼扯,打破封锁与围堵的一带一路计划就能要了岛国的命。搞清楚这一点,斗争的方向与方法才不会走偏。

既然你非得打,我不能不还手吧?中国的千年谋略手段,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说起来很简单,大战略分三步走:观察隐忍~步步为营~敢打必胜。技术层面更简单,盯住一个照死里打。我们根据现实,从战略和技术角度来复个盘,看看为什么遭暴击的是澳大利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有两条百试不爽的斗争艺术,一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统战;一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哪怕是表面上的敌对方阵营,我们也要把骑墙派、鸡贼派给区分出来,只打茅坑里的石头。即便是茅坑里的石头,我们也要挑最臭最硬,而且打起来损失最小收益最大的那个打。

这个幸运儿无疑得从五眼联盟里挑,美国当然是最后的脊梁骨,但他也最强,眼下处于斗而不破,尚在排兵布阵,未到决战之时;加拿大和美国天生同体,对美国依附极深,斗争效应不佳;英国至今仍抱着大不列颠的美梦,擅长大国间的制衡,从利益上来说属于五眼中的骑墙派,亚投行他就是西方大国里第1个来报名的,有争取的余地;新西兰是400万人的蕞尔小国,国家图腾还是原住民的战斗舞蹈,实力与影响都属于凑数之列。

本来用排除法就已经没得挑了,还偏有人心急火燎嫌倒霉的不够快。我们再看看,他都干了什么好事儿,我们又是如何三步法应对,走到了今天?

在特朗普主政后,当朝的莫里森仿佛遇见了真命天子,亦步亦趋,尤其在对华战略上,没有最冲动,只有更冲动。从2019年起,澳洲自上而下就明显出现了反华的声浪,并且一步步地落实到行动中。

国内不遗余力地制造舆论,臭名昭著的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是国际上反华声浪的重要源头,多次炮制虚假信息,对在澳的中国人员百般污蔑;澳媒在抹黑与扭曲中国上已经亢奋到歇斯底里的地步。体育竞赛场上的霍顿与孙杨事件,是当时澳洲舆论环境的典型表现。

这个阶段大家都是打嘴仗,与现实利益相比,苍蝇嗡嗡两声无伤大雅,所以中国以隐忍为主,对外态度也是照本宣科,但民众心中已经积累起了反感与恶心。

从时间点上来分,疫情是一个鲜明的分水岭,此后澳方的行为陡然升级,让我严重怀疑新冠病毒对脑子是有影响的。

1.追随美国贸易战的步伐,对中国正常的企业并购等商务行为横加阻挠,对以华为为首的高科技企业封锁市场;

2.在疫情初期,猛炒病毒来源的议题,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挑头要求调查中国,还向中国提出天价赔偿要求;

3.2020年在事关中国内政的多个议题上,频频发声,还不断出手实施制裁;澳国内还多次出现了冲击法定机构和歧视伤害国人的行径;

4.积极推动印太战略,是美日澳印“亚洲小北约”四国机制中最为亮眼的角色,甚至多次发出战争叫嚣,在国防文件中也将中国指名道姓列为敌人;

5.自行搜索……

从动口到动手,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跟着黑老大观敌掠阵是一回事,跳出来当急先锋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于是中国开始有针对性地出手了。

1.澳洲的牛肉、红酒、煤炭、棉花、矿石、糖、大麦等主力出口产品被先后关进了小黑屋。想想我真觉得奇怪,说是发达国家,出口的全是资源类产品,没什么技术含量,均属于可替代,何来如此挑战“金主”的勇气呢?中国在断绝了澳方的进口来源后,很快从世界各地找到了替代,很多还来自于敲锣打鼓欢送澳洲强硬到底的盟友。

2.对澳留学与旅游发布预警,除了商品,服务类的钱也别那么太平挣了,尤其是给国人制造了一个难以消除的心理印象;

3.对澳军队在阿富汗的恶迹劣行,从民间到联合国全面声讨,撕开无害面纱,进行道义捶打,以往袋鼠国在国际上无害蠢萌的形象被大范围颠覆……

这个阶段就属于步步为营的对攻了,意思是出来混就得还,你一拳我一拳,对等反应,谁喊疼谁孙子。不过仔细点观察也可以发现,这个待遇并非澳洲独享,很多出手碰瓷儿的西方国家,也遭到了对等的反击与制裁,只不过澳洲手欠,吃相难看,大家感觉上中国的反制动作也比较多。这说明基于自身实力,我们对外的应对策略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如果双方都保持这个摩擦烈度,顶多就算大街上骂骂咧咧、推推搡搡,气氛尴尬但随时可能风平浪静。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土澳的动作升级了,而且这次升级一下就干了两件不可容忍的大事。

5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就此事的声明中是这么说的,“滥用所谓国家安全理由,对中澳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项目和即有成果变本加厉进行限制和打压”。大家要高度关注“既有成果”这个关键词!

这话指的,是澳方干的两件事,一是澳大利亚撕毁了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协定;二是准备实施强制手段, 逼迫中方放弃达尔文港99年的租赁协议。照理说签订了的协议,怎么能说撕就撕?没有国际法来约束吗?为了要脸,澳洲之前还是做了准备动作。在2020年的12月,澳洲国会通过了《外国关系法案》,赋予了联邦政府否决各州政府与外国所签订协议的权利。 法案落地后,第1轮大棒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挥出来了。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们对外关系的定海神针,就是要用陆权打破海权。如果说一带一路协议对中澳而言,更多是具有象征意义,并不具备强制约束力;那达尔文港的租赁是属于典型的商业行为,中国的岚桥公司在2015年以25亿元的价格,租赁了澳洲达尔文港99年的使用权,这个港口是中澳之间海运距离最近的港口,之前硬件设施早已老旧,缺乏资金进行港口设施升级,中企租下后被认为是双赢,6年来已经投下巨资,港口旧貌换新颜。

澳洲政客却一直以安全理由咕咕叨叨,直到这一次由莫里森要求国防部门,重新审核这一租约,考虑将用强制措施逼迫中方放弃租约。尽管在租赁合约中规定了高达数十亿澳元的违约金额,但中企已经投下的包括港口升级及六星级酒店工程建设的巨资,前期运营所累积的巨额亏损就得打水漂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中方企业的海外资产和法定协议, 动辄以国家安全理由破坏、撕毁、收回,而且是发生在号称讲究契约精神的发达国家阵营……开了这个恶例,中国的海外投资与利益将毫无保障。

还有,美国现在的战略目标很简单,动用各种手段,发动一切力量,全方位无死角的干扰、压制、阻止中国发展,让自己一超独霸地位能够尽可能的延长;各种技术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不断地试探中国能承受的底线以及反击的力度,在对峙与消耗中求变求胜。

与很多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现在的处事原则,已经从韬光养晦步入了有所作为。面对无休止的试探挤压碰瓷,见招拆招固然没错,但力量无疑也是被动消耗的,所以适时“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很有必要,而且这一拳一定要有打疼、打服、打胜的意志和作用,起到强大的示范作用和力量意志展示。

美国其实很鸡贼,知道在不断地挤压与摩擦过程中,总有一次会触及底线引发反制升级,所以在与我们的对峙中一直进二退一,维持着弹性攻势。大多数盟友们也有样学样,秉承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原则,对华总是精神分裂似的有两个声音,这个部长放狠话、那个发言人就打圆场,逼使得美国在很多时候只能亲自出马,谁都不想大国之怒的棒子首先挥到自己身上。但此时有一个身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一骑绝尘而来,那对不起,就是你了。

反制措施将有何后果?

之前说了,这次的反制措置意味着对澳战略进入了“敢打必胜”阶段。什么叫敢打必胜?想想钓鱼岛、黄岩岛、中印,这些开始都由于对方挑衅升级而面临极为严峻不利的局面,最后是如何扭转局势变为主动的?敢打必胜有两个先决条件,1.对局势已有充分推演;2.不重拳出击,不足以解决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无限期暂停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这一重手是要打出一个不一样的局面。

我们也来试着推演一下,是怎样用必胜信念支持敢打的决策:

1.贸易总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外出口目的地(2019)

对外进口目的地(2019)

上面两图是澳洲进出口2019年的比例,可以直观看出中国无论进出都是第一大伙伴,在出口端亚洲国家占到了70%以上的比例,中国一家就占到接近40%;而对澳贸易只占中国贸易总量的3%,二者体量相差巨大。因此,完全断绝经济往来对各自的冲击规模也是完全不同的。

2.贸易种类:

澳洲是个矿业国、农业国,对我们的出口主要是矿产和食品,还有旅游、教育等服务贸易,替代性都很强,你看凡是中国之前放手制裁的红酒、牛肉、谷物、龙虾、煤炭等都是分分钟可以找到替代方向的;而中国对澳出口主要是工业品,日用品、机械等,中美贸易战已经打了1年多了,关税加了那么多上去,贸易额却蹭蹭往上拱,美国进口商即使自己消化关税也要从中国进口,为什么?从成本上无可替代!美国如此,澳洲呢?所以中澳贸易本来互补性很强,但论依赖性,澳洲要远大于中国。

2020年,中国对澳出口3702.3亿元,增长11.2%;对澳进口7963.5亿元,下降4.6%,一增一减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这其中有一个特殊产品就是铁矿石,澳洲的铁矿储量世界第一,而且大多数是含量60%以上的高品矿,我们国家自产矿石达到50%就是宝贝了,在澳洲是直接用来铺路的,认为没有开采价值。国内甚至很多钢铁企业的新上设备都是按照澳洲矿石度身定做的,在这一点上,澳洲人气很粗,每次中澳贸易争端的信息传递出来,什么红酒、龙虾、煤炭都是一路狂跌,可铁矿石毫无例外都会掀起一轮涨价潮,就是吃定了中国每年要消耗全球70%的铁矿石,而澳洲的高品矿无论价格、运输、冶炼都有显著优势。

那中国就不怕在贸易争端中被卡脖子吗?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A、供应链调整

我国从澳洲进口的铁矿石占到总量的67%,这种战略物资过于依赖某个渠道,尤其是敌意甚重的渠道,等于是危机时刻悬在头上。不但没有定价权,任由资本市场价格波动薅羊毛,一旦发生极端对立局面,断供也并不是没可能。

中国已经开始寻求其他方向的铁矿石供应替代,去年11月,几内亚兴业银行与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获得了几内亚山区丛林下一个区块的铁矿开采权。韦立集团的投资者包括中国铝生产商山东魏桥和烟台港集团。

B、倒逼企业去产能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2019年,中国钢铁产量为9.96亿吨,占全球钢铁产量的53.31%;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11亿吨,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5.95%。2020年我们更是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钢材产量超过10亿吨的国家。

自5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适当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15%出口暂定税率。

这一进一出,实际上是提醒国内的生产企业,要减少低等级钢铁制品的比例,通过技术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减少对非优势领域大宗商品的需求。

C、提升基建成本谁怕谁

美国提出的庞大的基建计划,而基建所需要的物资少不了水泥、钢铁等战略资源。中国作为最大的生产国,基础材料价格上涨那必然带来成品价格上涨,美国那基建投入的2万亿美元无形当中就被吃掉了不少,你有种把铁矿石价格涨到天上去,看大家谁能抗得住。

3.战略考虑:

在本次G7会议后,乌合麒麟又有一副新作刷了全世界的屏,用120前后的组合对比,挑明了西方发达国家霸权心态没有任何变化。本次G7不出意料把中国作为重点谈论对象,杀气腾腾,恶意满满。天生的优越感,让一帮子侵略者后代总感觉可以任意霸凌而可以不受反击和惩罚;亦或者抱团就可以起到吓阻作用。

中国此次表明态度,就拎着一个典型的小弟收拾,不怕彻底断绝经贸关系。之前针对澳洲的红酒、牛肉处罚手段出炉后,不是有人跳出来“为爱喝酒吃肉”吗?现在我准备全方位断绝了,就等着看2个结果:

A、抱团能不能救命?现在就是考验盟友们的质地了,光嘴上说说可没用,得真金白银的弥补损失。

B、中国的力量能起到多大作用?无限期的意思是,不达到目的我是不准备收手的,老账新账一起算,澳洲那么喜欢出风头,就来场全世界真人秀,用事实断绝吃饭砸锅的恶习。

中国的态度亮明了之后,傲娇的澳洲是何反应呢?

根据彭博社5月6日报道,在中国宣布暂停与澳大利亚战略经济对话后,澳元兑所有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均出现下跌,比如澳元兑美元汇率下挫达0.6%,跌至77.01美分。报道指出,澳元贬值抵消了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反弹。

在中国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后,澳大利亚政府高官不断出来表态。

澳总理莫里森于5月6日表示,始终理解并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不过他在表达时错误地表述成了“支持‘一国两制’”,对此,澳媒已给出了解释。

澳贸易部长丹特汉于5月7日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目的是解决分歧,如今局面将同时伤害中澳两国利益。

澳外长佩恩于5月7日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她说“愿同中国进行任何层级的对话”。

想对话了?要解决分歧了?中方似乎没什么反应,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敢打,而是必胜。

普通人如何应对?

虽然暂停的是战略对话,冲击更大的是制造产业,但对普通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广泛的,按重要性排序如下:

1.留学:近几年,澳洲成了留学的热门目的地。主要是澳洲的气候环境好,传统观念里民风淳朴,大学排名在世界范围也很亮眼,中国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19年成为澳洲国际学生最大生源国,2019学年来澳中国留学生人数为22.9万人。

可是,这个趋势已经开始逆转,除了疫情的影响,对于国人的敌视甚至是攻击事件也开始不断发生,使得大使馆也发布了留学预警。在两国经贸可能完全停摆的背景下,选择澳洲留学明显成为了下策,毕竟安全应该是考虑的首要选项。

2.旅游:前几年,朋友圈里晒个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的照片挺时尚的。澳洲独特的地理与风物是的其也是热门旅游地。可现在,国人脑海里想到澳洲首先浮现的肯定不是美丽风光了,而是那帮政客们可恨的嘴脸,即使疫情消减之后,要让大家逐渐扭转观感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3.消费:澳洲的农产品曾经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红酒、牛肉、龙虾、大麦......,在国内也形成了可观的产业链。短短一年多时间,这根链条就支离破碎了,单红酒贸易量就下滑了96%,今后预计更是最容易被打击的对象。不过死了张屠夫,也不会吃混毛猪,智利红酒、东南亚龙虾、新西兰牛肉照吃不误,只是可怜那些憋在集装箱里上不了岸的美味成了大国之怒的牺牲品。

客观地说,暂停对话机制还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表达了一种决绝的态度,扎实的后手估计多得很。意义在于,让全世界看看,大国博弈之间,赌上国运的“盟友们”最终会混成什么样。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