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同其地区对手伊朗开启了一定级别的对话。非但如此,其领导人也公开对伊朗表达了善意。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上周二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呼吁两国克服导致该地区分裂的分歧。这位沙特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在接受沙特国家电视台90分钟采访时表示:“伊朗是邻国,我们所渴望的就是与伊朗建立良好而特殊的关系……我们不希望伊朗的情况变得困难。相反,我们希望伊朗发展和繁荣。”他还指出沙伊两国的共同的利益是“推动地区和世界走向繁荣”。这与三年前称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为“新希特勒”,并把与伊朗的对话与合作称作“绥靖”的说法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沙特对伊朗政策转变的最大动力是什么呢?

有人说最大的动力是美国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调整,特别是其试图与伊朗缓和关系,重返伊核协议的政策,认为该政策势必促使沙特改变对伊朗的政策。

但是这一说法值得怀疑。虽然拜登政府正在维也纳同伊朗政府进行间接会谈,虽然会谈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这些所谓的积极成果主要发自伊朗官员之口(伊朗之所以表现得有些迷之乐观很可能是为了吸引投资者推动其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以及提振其国内经济),欧美表态很谨慎,并没有说会谈取得积极成果,而是说会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官员沙利文日前在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的一次网络研讨会上说:“我现在不打算描述谈判的实质内容,因为它们处于……一个不明确的位置(unclear place)。” 而且,目前伊核问题谈判共知的新僵局的是,在解除对伊朗制裁的“量”上美伊双方意见分歧:美国仅答应解除与核有关的制裁,伊朗要求解除所有制裁。这表明,拜登政府虽然口头上声称要重返伊核协议,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但其缺少真正的动力,提出的条件让伊朗无法接受。据此,人们虽然无法肯定地说美伊关系不会有大的改善,但可以肯定地说美伊关系很难有大的改善,非但如此,甚至并不能排除在某些偶发因素的作用下再度恶化的可能。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不改变颜色的情况下,美国改善与伊朗的关系从来都是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由于拜登政府与伊朗改善关系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且改善关系的前景也并不令人十分乐观,因此,认为拜登政府的对伊政策改变是沙特对伊朗政策改变的最大动力,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相比较而言,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时,改善与伊朗的关系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而且还发展成为了现实:其于2013年11月24日就与伊朗达成了“伊核问题临时协议”,2015年7月14日达成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但是,沙特并没有因此而显示出与伊朗改善关系的意愿,相反还主动恶化了与伊朗的关系。这进一步说明,拜登政府对伊朗政策调整并非是沙特改变对伊朗政策的最大的动力。

那么,沙特改变对伊朗政策的最大动力是什么呢?最大动力很可能是沙特在也门长期军事行动的失败。

自2015年沙特领导的联军发动对也门胡赛武装的打击以来,其远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政治结果,相反其军事行动造成人道主义危机,胡赛武装越战越强,沙特联军灰头土脸,颜面难保。早在2019年伊朗外长扎里夫就在推特上写了一个公式:“4年对也门人民无差别轰炸+10万也门人丧生+2千万也门人营养不良+230万人霍乱患者=美国政策全责”。虽然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之前落在也门-沙特边境的沙特一侧,但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也门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沙特深处的机场、军事基地、居民区和石油设施。现在沙特正在拼命寻求那里的停火,而寻求那里的停火必然要请求伊朗出面,从而改变对伊朗的敌对政策。

总之,沙特改变对伊朗政策的最大动力并非来自拜登政府对伊朗缓和关系的政策,因为美伊关系缓和很难取得明显成效且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奥巴马政府与伊朗关系明显缓和,但是沙特与伊朗关系反而恶化了,其最大动力来自沙特在也门长期军事行动的失败。拜登政府对伊朗政策调整对沙特对伊朗政策的影响,甚至不如中国与伊朗签署25年战略合作协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