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由来

哥特式美术是12~15世纪的中世纪欧洲美术。它产生于罗马艺术之后。

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认为此期美术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故用“蛮族”一词,称之为哥特式。当时,罗马人藐视欧洲北方的哥特人,意思是野蛮、无知的人,这群野蛮人在欧洲的历史中扮演了破坏艺术的角色,当地的本土文化就被称为哥特式。其最早产生于法国,之后风靡整个欧洲。到了近代,哥特式只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

特点

“哥特式”指摧毁罗马文明的哥特人建筑的一种完全不同于罗马建筑的低水平线,有垂直上升感,看起来就像用湿透砌筑的尖拱形建筑。后来统称具有哥特式风格的艺术形式,包括建筑、雕塑、绘画。

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是轻盈、上升、热情和崇高。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顶点。它始于建筑,又延伸至雕塑与绘画。

中世纪的宗教发展空前狂热,人民普遍信仰基督教,罗马皇帝排除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中世纪的所有艺术形式都服务于宗教。当时的教徒信仰热情达到巅峰,需要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来体现他们的热情。哥特式风格刚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由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垂直轴的骨架结构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所有的门窗券顶都设计成尖拱状,包括钟塔也和教堂的轻巧 、垂直的形体一样,高耸云霄。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蓬勃生机的反映。这种新的形式的教堂把高而狭长的室内空间变得格局神秘色彩。哥特式轻盈向上升腾且崇高,代表着无限接近上帝与天国的精神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肯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特尔大教堂

亚眠大教堂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分为哥特式雕刻、哥特式绘画和哥特式工艺美术。

雕刻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罗马的雕刻主要依附于建筑,哥特式雕刻以高浮雕和半圆雕为主。雕刻家观察和模仿自然,研究人体自然比例与动态,追求生动准确,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动态和空间感,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活力。

哥特式绘画与雕刻一样经历了自然主义的演变,作品多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形式错综复杂。彩色玻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做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棂,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作为各样样式的创作题材。

哥特式时期的工艺美术以法国为最突出。如教堂内的圣体盒、圣物盒和枝形灯架,以及家具安乐椅、洗脸台等,其装饰都表现出对哥特式建筑或建筑装饰纹样的极大兴趣。此外,巴黎的镶嵌的珠宝、涂彩的骨雕,以及绘制的壁毯等也都享有盛名。

手抄本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湿壁画

手抄本插图

手抄本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玻璃窗镶嵌画

壁毯

玻璃窗镶嵌画

圣体盒

在文学和音乐中的影响

到了1800年之后的浪漫主义运动中,人们希望跳出历史的限定,有些人则希望回到中世纪时代的宗教中寻找神秘色彩的哥特式文明。在整个运动中,哥特开始被认为是黑暗、奇异、鬼魅的存在,哥特文学也与之相呼应,创造了吸血鬼、狼人、女巫之类的角色。哥特文学不仅是人类对自己黑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维的一种挑战。

到了20世纪80年代,近代哥特运动在英国开始上演,哥特运动的出现或许可视为是先前朋克运动(punk) 的延续。哥特精神开始在音乐上展现其影响力,哥特音乐以表现人性的阴郁、空虚为主题,并且对死亡亦有着浓烈的兴趣,缓慢、悲伤甚至是恐怖都是其音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