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名游客在“购物点”接到家人“儿子生病要做手术”的视频通话时,与导游发生争执,在具体的言语相向中,导游怒怼游客“孩子没死就得进去购物”的言论经过社交媒体发酵,触发广泛关注。不过在“相关部门”介入后,已对涉事旅行社及导游作出处罚。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狠话导游”怒怼游客的事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每发生一次,人们总还是感到有些愤慨。毕竟从消费关系说起,导游是游客的落地服务者,所以最起码的姿态还是要有的,要不然这真可谓是“花钱买气受”。

不过,回到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上,可能所有人都清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廉价团从来都不廉价”,起码从游客体验的层面看,少花下的钱,总要用无端的消费补上去。事实上,多少年来,“廉价团”对应着“购物团”这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事儿,即便旅行社在发团声明中清楚地写着“不强制购物”。

然而很多时候,“不强制购物”更像是法理上的概念,而对于情理层面、道德层面的压力,往往没有几个人能扛得住。所以“不强制购物的声明”该怎么说还怎么说,但真要是进入“廉价团”的体系,购物这事儿几乎不可免。所以,真要是想清清静静地的参团旅游,最好不要跟“廉价团”。

只可惜,国内的大多数参团游客,基本上都是“弥补性出游”。这种情况下,他(她)们出游过程中最在乎的就不是出行体验,而是花最少的钱能游玩就行。而作为旅游市场的运营主体旅行社们,也是深知这样的现状,所以就会不遗余力地策划“廉价团”。

并且,旅行社们也清楚,绝大多数游客都会遵循“识时务”这句世俗圭臬,以至于“廉价团”摇身变成“购物团”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儿。而在这个过程中,即便偶然有“狠话导游”被舆论反噬,但是并不会真正改变“廉价团”的存在。因为在需求的市场里,有很多没怎么旅游过的中年人,根本不在乎这些狠话。

不得不承认,“廉价团”市场确实是存在的,并且之所以“廉价团”会变成“购物团”,也在于人们确实存在购特产的猎奇心理。只是最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对“购物信息差”的消除,人们购特产的猎奇心理已经不如以往那么重,这就导致“廉价团”不再那么好干,以至于导游们也容易肝火上扬。

在一定程度上,“廉价团”的导游更像是导购,而导购看到消费者没有购物的姿态,自然就会心里不爽。但是旅行社在发团声明中都清楚的写“不强制购物”,所以导游们只能是依赖言语打压进行“购物团”的弥合。而在这个过程中,但凡有人“硬杠”,“狠话导游”就容易被揪出来问责。

所以从根本上讲,市场的尊严还是要有,也就是少搞“廉价团”,甚至行业制定游戏规则,对于明显不符合市场运作的“廉价团”要彻底禁止,只有如此,市场的尊严和游客的尊严才能保住,要不然一边要客源,一边又在恶心客源,最后只能是一地鸡毛。

另外,回到“孩子没死就得购物”这句话本身上,确实是有些过分。当然我们不否认这句话是“口无遮拦”下的产物,但还是能从侧面看得出涉事导游的飞扬跋扈,并且这种飞扬跋扈很大程度上包含职业行事的态度。

说实话,这事要是没有录音,没有视频,可能过去就过去了。因为当前的旅游秩序中,“狠话导游”也只是嘴上硬而已,真要是硬碰硬,他(她)们也清楚后果很严重。说到底,抓着手强制购物的年代已经彻底过去,留下的不过是残存的影子而已。

可是,回到当事游客和涉事导游的各自处境中,真可谓是各有各的“苦衷”,只是它们不相通而已。作为当事游客来讲,好不容出来一趟却遇上“儿子生病要做手术”,这确实很糟心。而对于涉事导游来讲,可能在旅游大巴上就已经苦口婆心强调很多遍“买不买都行,但进去逛一逛”。

可真正到购物点时,有游客冒出一句“儿子生病要做手术”的“托词”(从“孩子没死就得购物”上推及导游应该以为是“托词”),自然就以为是跟他(她)过不去,以至于口无遮拦的话就出去了。之所以复盘这种情绪的触发过程,并不是想为“狠话导游”脱责,而是想通过这样的展开,让更多人知道“廉价团”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与此同时,从商业层面审视“廉价团”,所谓廉价也不过是看起来很便宜而已。说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至于后来有人释出“羊毛出在猪身上熊来买单”的商业逻辑,其实就是纯文字游戏。而回到最根本的商业逻辑上,“一文钱,一文货”才是商业真相。

因此,所谓“处罚”不过是既定的行政动作而已,而对于“狠话导游”也可能并不会被认为是行业败类,而他(她)的同行们只会在既定的购物劝说环节上更加小心,至于跟“廉价团”的游客来讲,要想不受这份裹挟,只能是多花一些钱为好,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