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叶圣义 潘益朋

永嘉的珍溪和古庙溪是楠溪江的两大支流,两条东西走向的溪流被绵延群山隔开,宛如两条孪生巨龙蛰伏在大山之中,两大流域的先民为了来往方便,开辟诸多的通道,其中的一条被称为太平岭,这条通道是通达乐清东部的捷径,因此也成了珍溪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与乐清虹桥、蒲岐贸易交流的重要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公路交通发达后,太平岭已不再是熙来攘往,有的是只是寥寥来此涉足的“驴”客,该条通道也因此被称为古道,曾入选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太平岭古道起于原花坦乡小溪村,止于岭窟自然村,古道成南北走向。2021年4月24日,永嘉步甲户外的几名步友环行了太平岭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岭窟村是小溪村的自然村之一,位于珍溪上游,淡下线最高处的西下方就是岭窟村,永嘉与乐清也在此分界。大家在此开始徒步,往西边方向步上了双麦岭。谷雨时节绵雨纷纷,山道湿滑,给“驴”行增加了难度。小心翼翼的翻越几个山头后,沿公路到达原古庙乡乌龙川村上方,心想这条古道是古时古庙溪流域通往乐清的主要通道。我们在一座公路桥的南端转入峡谷,步上东北走向的元真岭,越过一座山头后到达小溪村古庙岙自然村,想必这条古道是古时珍溪上游区域与古庙溪中下游村落的主要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古庙岙自然村后,我们步上了太平岭古道。古道的入口是碇步,全程不到5里的太平岭古道竟然有六七处过溪碇步。除了过溪碇步外,古道基本上是用蛮石垒成的石头路。太平岭古道与双麦岭和元真岭一样,沿途森林茂密、翠绿欲滴。不同的是,太平岭古道沿途流水淙淙、瀑美潭幽、山势雄伟,而且还间或的出现覆盆子、红似火的红枫和丛丛箬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道的下段,峭壁下的溪床边有一大型窟穴,有整座山被掏空的感觉。此时,我猜到了起名岭窟村的来由了:通往上方村落的山岭边有一个大窟窿。古道的中段有一座庙宇,走近一看,是太平殿。想来太平岭因太平殿而得名吧。在庙宇的对面是一处绝壁,岩石呈黄、白、红、褐、黑等颜色有条理的分布,绝壁下溪滩里卵石也颜色各异,成了五彩滩。通往庙宇的是一座双拱石桥,让人惊叹是,石拱桥中间的桥墩竟然是溪中一块巨石,像是一只巨型蝴蝶正欲飞出山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道的上段是岭窟村,我们只看到一座坍塌的老房子,老房子右前方正在建设公厕,其后面正在建农家别墅。一位正在搬运装饰材料的师傅说,自己是古庙村人,改革开放前,经过岭窟村的山道四通八达,这个县际通衢之地是永嘉、乐清两地木材、农产、海产交易的集散地,热闹非凡,每月农历逢二、逢七是交易日,也就是每个月有6天开展交易,永嘉的甚至远在仙居的背树客纷纷把树木背到这里卖,乐清人则把海产品挑到这里卖,两地农民还在此互换特色农产品。为了服务好这些客人,村民办起了旅店和饭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古道指示牌介绍,1974年,江青曾差作家茹志娟和导演谢晋到此体验生活,茹志娟在日记中曾记下这里畸形的热闹和繁华。2012年夏,茹的女儿王安忆追寻母亲的踪迹,来到了此地,见当年的那段辉煌情景已经不在,便感慨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环行,总行程10余公里,累计爬高520多米,总耗用6余小时。现以七绝记之。

春荫渺渺路湿滑,流水潺潺碇过峡。

五彩滩前双拱架,岭窟道上往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