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经历疫情暴发以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印度卫生部2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的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5.2万,连续第五天达到创纪录的高峰,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700万。

据报道,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冠感染人数为352991人,死亡2812人,新德里的医院人满为患,全国各地的医院在医用氧气和病床供应不足后,纷纷将病人拒之门外。

25日,印度总理莫迪敦促所有公民接种疫苗并保持谨慎,称这场风暴撼动了整个国家。此外,印度多地医院已经发出紧急通知,称他们无法应付涌入的病人。

据印度卫生部数据显示,印度共有13亿人口,目前感染人数为1731万人,死亡人数为195123人。

各国对印度疫情给予高度关切。上周末,部分欧美国家宣布为印度提供医疗支持。其中对印度最为关键的可能是,美国同意对其出口疫苗原材料。

另外,在治疗新冠患者方面,印度在过去一周经历的最大危机是氧气紧缺。欧盟和英国已分别承诺将向印度提供有关援助,包括呼吸机和制氧机等设备。印度邻国巴基斯坦也表示将提供医疗设备和物资,该国Edhi基金会还将派出50辆救护车。

此前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称,中方坚定支持印度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愿根据印方需求提供支持与帮助,正就此同印方保持沟通。

目前,印度政府已决定对进口新冠疫苗和医用氧气免除基本关税,印度海关承诺加快清关各种救生用品,进口制氧机成为重中之重。

环球时报援引印度媒体报道,一批创始人推出了进口制氧机的众筹计划,并已从中国采购了一批制氧机,4月28日前可在印度医院投入使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初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印度经济增速预期提高至12.5%。如今,正在恶化的新一波新冠疫情给这一乐观前景蒙上了阴影。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已成为印度经济持续复苏的最大挑战,其负面冲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抑制经济活动。印度央行22日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名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认为疫情将给经济复苏带来更大不确定性。他们表示,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疫情防控,而当前疫情及各类封锁措施必然影响经济活动。

二是加剧复苏失衡。不少专家认为,印度经济复苏正呈现"K"型特征,即大公司快速壮大、中小微企业持续萎缩,分化日益明显,而新一波疫情正加剧这种不平衡。

三是挤压政策空间。印度先前动用大量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第一波疫情冲击,当前政策空间已捉襟见肘。

彭博社25日报道,今年以来,印度政府为刺激经济而发行的债务规模将近1620亿美元,央行已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只能依靠非常规政策工具维持借贷成本稳定。如果需要更多资金应对第二波疫情,印度可能被迫发行更多债务,给国债收益率的稳定性带来压力。

考虑到疫情恶化,印度部分机构已下调本财年经济增长预期。据彭博社报道,本月印度股市在亚洲地区表现最差,本币卢比持续贬值,成为近一个月亚洲最弱势的货币。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