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端调控意向明确,警惕高价格尤其是原材料高价风险!

昨日,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示,我国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会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保持经济合理运行,并确保国内今后物价能够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CPI也能够保持在调控目标之内。这与此前金融委政策导向一致。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过高、过快不利于物价稳定,尤其是近期,我国PPI指数连续快速上行,制造业成本快速、大幅提高,增速远高于CPI,上游成本传导过快,下游市场短期内很难承受,导致终端下游需求抵制情绪很强、也抑制了经济恢复。

因此,高价格原材料商品市场风险需要关注。以尤其是黑色系列商品铁矿、动煤。铁矿受输入性影响,调控力度和难度较高,但动煤受此影响会更加直接。

昨日动煤主力合约大幅拉涨,最高涨至794元/吨,创上市以来历史高位。近期动煤的强势上涨主要是供应端扰动,年后安全问题不断,监管部门安

排查力度加大,导致市场对产区供应担忧不断。叠加大秦线检修、煤炭运力下滑、港口库存去化,贸易环节挺价等因素,动煤期现价格不断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1、安全问题不会长期作用市场,因为矿区安检排查存在时间上限,并非长期停产,实际受影响产量不大,虽然年后产区安全事件不断,但我国1季度煤炭产量同比仍然增加,一季度,我国生产原煤9.7亿吨,同比增长16.0%,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在当前历史高价格、行业高利润刺激下,煤企会积极应对检查,并且在安检排查之后也会积极保持生产,这将导致我国煤炭产量很难有实际缺口。同时在保供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生产动能也会加强。

2、终端需求即将进入需求淡季,一方面火电企业检修;另一方面水电供应逐渐上量;同时大幅提升的火电成本也抑制电厂补库意愿。目前,电厂采购谨慎,各大电企主要执行长协合同,保持目前正常库存水平。得不到需求端持续支撑的煤价上行基础并不牢固。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

煤价格快速、大幅拉涨,主流港口煤价达到770元/吨左右,已经远超政策红线。今年动煤5500年度长协价569元/吨,政策红线640元/吨。高价风险非常大。

3、高价格水平下,上游套保意愿强烈,同时投机情绪转变也会非常快。目前动煤05合约持仓量很高,虽然逼仓现象明显,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