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人来说,是选择去大厂还是小厂,是存在很多争议的观点,以下3点是主流的争议性观点,分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大公司一年打杂,小公司一直打杂。

2、职场缺啥补啥。

3、年轻人应该去小公司工作,避免陷在大公司等

看完这三个观点,你该如何思考呢?老王认为,每个观点都有自己的理由,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是使用人群不一样而已。老王暂且不针对以上3种观点做点评,但老王想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在老王说自己的观点之前,先看看一个案例:

赵明亮(化名),一家电商公司的品类运营高级运营专员,上个月被一家猎头推荐到一家创业型公司做电商运营总监,薪酬不变,但职位增加。

当赵明亮接到offer后,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决策:去还是放弃?

于是,赵明亮找到老王,购买了一个小时的付费咨询。经过测评和老王对赵明亮的分析,给了赵明亮一个合理的建议。

老王认为,对年龄不超过35岁的职场人来说:缺少背书的职场,你很难值钱

至于选择去小厂还是去大厂,老王认为,应该从以下4点思考:

1、你擅长的能力是否可以支撑你持续的职业发展。一提到擅长的能力,很多人就会抓狂,找不到自己到底擅长什么,然后错误地把自己综合能力当作自己的擅长能力。这就大错特错了。

什么是综合能力呢?综合能力就是在你专业能力基础上,为你专业能力做背书,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执行力等等,这些都是综合能力。但职场上,永远缺少的就是专业技能,也是老王经常说的“一技之长”。

对职场人来说,“一技之长”才是支撑你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缺少这个能力,老王建议你需要迅速挖掘并持续放大,不然,你很难在快速变化的职场上找到立足之地。这也是35岁后职场人焦虑地真正原因。

老王接触了很多职场人,其中有一部分人超过了40岁,从来没有焦虑过。因为他们有强悍的专业能力,又有很硬核的综合能力。

2、当你年龄不到35岁时,你的职业选择是否可以为你做背书;如果你已经超过35岁,你需要为企业赋能,而不是历练。但是如果你年龄到35岁还没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进行赋能,你需要立即投入学习,还是专注静心、持续忍耐、探索钻研。对于学习,只要你开始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毕竟孔子50才开始学易,最后成为了易经大家。

企业要求职业背书,一般是年龄在35岁之前。35岁之前你或许还没有做到高层,但这时的你正在历练和吸收知识,促使自我成长;当你年龄超过35岁后,你需要做的是:怎样才能用自己的知识为企业赋能,让企业快速发展?

一位独角兽公司的VP对老王说过,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背书了,而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企业赋能,让自己所管理的部门业绩更好。

所以,老王建议,如果你年龄没有到35岁,你需要去大厂,为你的职业发展做背书;如果你年龄超过35岁,你怎么选择都行,但一定考虑清楚薪酬和职位是否合适。薪酬和职位是35岁后职场人的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可是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老王说的“为企业赋能”的境界,你需要赶快提升,因为职场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3、你身边是否有更多优秀的人。与优秀人为伍,你会不自觉地要求自己向他们看齐,不断努力不断奋斗;与“垃圾人”在一起,你除了被欺负外,还会不断降低自己的要求,最后成为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王在做付费咨询的诸多案例中,发现95%以上的人都有一颗与优秀人为伍的想法。原因很简单,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很快就会变得优秀。

老王认为,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都有优秀的人,关键是你身边优秀人的数量是否多。这个问题,还是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吧。

4、还有一个参考因素就是薪酬是否增加。薪酬是你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薪酬,你的生活质量就会降低。老王建议,跳槽时,薪酬也是你参考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不是首要参考依据。怎么参考,老王已经帮你做好排序了,老王把薪酬排到第四位,你应该懂的。

总之,职业选择本身就充满诸多的不确定性,但老王建议,用职业发展理论,和职场的实践相结合来选择,一定会大大降低你职业发展的错误率。

写在最后

一个有才智的人,比较难与人相处,他可以与之相交成为朋友的更是少之又少。那是因为思考问题的层次和角度,以及参考的标准不一样。

优秀的职场人的职业发展,不同于大众思维的方式,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掌控的资源进行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避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