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众多,有四百余、七百余、九百余等诸多说法。

在这众多人物中,有的固然是堂堂皇皇的主角,如宝、黛、钗、凤;有的恐怕仅仅是出场一次的角色,比如乌进孝、张华、净虚以及姓名不详者,如忠顺王府来的那位。

但是书里有这么一类人物,出场次数不多不少,给读者诸公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但在贾府的地位却是一种“边缘化”的状态。而这样一类人物,其生存哲学、处世之道,或成或败、或可取或可鄙,倒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点位。

我们今天就试着分析其中的二位:一曰李纨,一曰赵姨娘。

两个人是怎样被边缘化的呢?

李纨本来是最不可能被边缘化的——贾府二房长子贾珠的夫人,正正经经的大少奶奶,符合礼法的当家接班人;而且“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红楼梦》第四回),文化人家庭的底子,在贾府这“武荫之属”(《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的家族中,是毫不逊色的才女。

无奈造化弄人,贾珠夭亡。李纨一下子成了孀居,成了不宜出头当家理财的角色,而且守节之人,既不能浓妆艳抹,更不可花红柳绿,于是虽然“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红楼梦》第四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姨娘倒是原始版的边缘化人物,尽管因为成功上位“如夫人”,把自己的边缘化程度多多少少还减少了一些,但也还是在边缘站立的存在。

但是,两个同样边缘化的人物,在贾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人设却是天差地别:前者颇有威德,上至贾母,下至少爷姑娘们,皆有些钦服之色,也不受什么欺凌;后者,几乎是一个除了政老爷之外,全体人嫌狗憎的货色。

有看官会说啦,那不一样啊,李纨毕竟是大奶奶啊,而赵“姨奶奶”毕竟是个“妾身”,当然不一样了。

有这个因素,但不完全。举个例子,邢夫人地位不可谓不高,而且老公还在世,结果人设非常呵呵,王熙凤就直言“我们太太有些左性的”(《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袭人还是个若隐若现的内定姨娘,并没走程序、“过明路”的,可是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体都宾服,佳蕙那句话概括得极好——“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句良心话,谁还能比他呢?”(《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所以,根本问题还在自己的表现。

被边缘化不要紧,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既然已经处于不可逆的边缘化状态(对李纨而言,贾珠不能死而复生,而且那时的礼教也不允许“公府簪缨”人家的寡妇再嫁;对赵姨娘而言,王夫人身体无恙,恐怕娇杏那样的侥幸也难以复制),那就立足当下,努力争取最理想的生活赛道;而不是在不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寻求“破圈”。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是要言不烦的四个字:扬长避短。

我们来分析一下李纨和赵姨娘的长项与短板。

李纨的短板是:一、孀居造成的管家资格缺失;二、对家庭事务的发言权随之大幅度消减;三、言谈举止方面随时有“越界”的危险。

其长项在于:一、“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红楼梦》第四回);二、文化底蕴的资本;三、居孀守节,在那个年代给家族带来的荣耀;四、由此相关的“可怜见的”人设。

再看赵姨娘,她的短板是:一、“如夫人”的名分;二、相应的家庭地位待遇;三、与此相关的实惠。

其长项在于:一、生育一儿一女;二、政老爷的宠爱。

我们再来看看李纨和赵姨娘的日常。

李纨的基本人设是“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红楼梦》第四回)——这是那个年代大家闺秀出身的公侯府邸妇人的标配功课,而且这其中还发挥了李纨的文化长处,熏染了贾府的文化氛围。

更为重要的是,对贾兰的教育,在草字辈中几乎是独树一帜地立起来一个读书的典范,既寄托了自己未来“凤冠霞帔”的“诰命”理想,也合了政老爷“望你成人恳切的很”(《红楼梦》第八十一回)的心气——只不过这愿望本来是对玉字辈儿子的,却在草字辈孙子身上实现了。

在家庭事务上,有王夫人在上、凤姐在岗,李纨谨守“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红楼梦》第六十五回)的本分,黛玉那“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红楼梦》第三回)的做派,又何尝不是李纨的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全书,我们基本没有看到李纨对家庭事务的发言——有论者注意到她与管家的婆婆王夫人没有互动,这恐怕不是偶然的,而多多少少是李纨的刻意。即使是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她有几句发号施令的话,也是一闪而过、不着痕迹,难以引起什么口舌。

她最有存在感的事,一件是担任了海棠诗社的社长,但这正合了她“姑娘们原是叫你带着念书,学规矩,学针线”的“大嫂子”职责(《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即使是因为诗社经费问题沾了一点银钱用度的边,也是浅尝辄止、不越界线——“只把我的事完了,我好歇着去,省了这些姑娘们闹我”(《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的把“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这妙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另一件是参加了“兴利除宿弊”的改革班子。这本来是最有可能出毛病、栽跟头的事情。但是我们看到了,李纨安安静静地坐在“议事厅儿”里,即使打着“领衔”的旗号,却还是“问事不知,说事不管”的做派(《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在研究探春的改革举措时,连“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客人宝钗都大发宏论了,而李纨只是随声附和、顺口搭音,没有更多实质性的动作,真正做到了领衔而不行事、参加而不参与,“不过是按例而行,不象他(凤姐)多事逞才”(《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凡此种种,或为扬长,或为避短,或为扬长与避短相结合,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顺带说一句,李纨这种做派,深深地影响了贾兰,“兰哥儿”同样有着母亲身上那种谨慎、有度的分寸感。多了不说,只一句“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就展示了“省事”的风采(《红楼梦》第九回)。

《红楼梦》第四回说李纨“惟知侍亲养子,闲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后,有“而已”二字。这两个字虽然不多,却把李纨扬长避短、知所进退的形象一下子就树起来了——曹公笔下,字字无虚。

李纨凡此种种,换来的是什么?有良好的声誉——“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还有实际的利益——“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的又添了十两银子,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里的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有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相形之下,赵姨奶奶的表现,我们只能很不厚道地用“惨不忍睹”来概括。

应该说她的条件还是不算坏的。政老爷的宠爱,几乎到了“专房”的程度;一儿一女,虽系庶出,但毕竟也是贾府血脉。女儿自不用说,无师自通的金凤凰,治家理事比王夫人生的那个“凤凰蛋”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只要亲妈不跟着添乱就谢天谢地了。只要把儿子教育出来就是了。

结果“环三爷”被她教育得“粗夯”(《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五回)不堪,与丫鬟赌钱耍赖姑且不说,时不常有首文字问世,也只能得到他大爷那种货色“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红楼梦》第七十五回)的赞赏。

优势发挥不出来就算了,她只要小心守成,大约也没什么闪失。

可是,不知道是对生活场景的认知力差,还是对所处链路观察模糊,她总是想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峰值,于是在这种畸形的“积极进取”中,“踩坑”几率就嗖嗖地升。

心理学认为:有时候人越是心理自卑,越是要冒尖抢上。“房里人”赵姨娘就犯这个毛病。

“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红楼梦》第六十回)。这话虽然刻薄些,却也基本是个实情。当时的礼法,就是那么个制度。

而赵姨娘耿耿于怀的就是这个礼法带来的待遇。平素里凤姐管事,她还存着个忌惮的心。一俟自己的女儿(其实按照礼法都不算)管事——其实只是个代理,上有老资格珠大奶奶(虽然不管事),旁有内定的“宝二奶奶”——她就认为“展翅飞翔”的机会来了。

探春中规中矩地按照“旧账”给了赵国基二十两银子烧埋费用,总算没有掉进吴新登家的所挖“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赏少,谁还敢争不成”的陷阱。刚刚缓过一口气,却不防斜刺里杀出这么一个“原有些颠倒,着三不着两”的糊涂虫,大哭大闹,硬说“踹下我的头去”,一口一个“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你该越发拉扯拉扯我们”!——在她那颗糊涂的心里,女儿“如今现在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却“如今没有长翎毛儿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她满心满口的委屈“这会子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殊不知她坚持的那句“如今你舅舅死了”,既是踩了当时礼法的大坑——此为显短,又是影响了女儿的地位——此为毁长,完全是和“扬长避短”背道而驰。如果探春反应稍微慢一点,就足以造成“大出血”的效果,止损都来不及。

幸亏“好个三姑娘”头脑清醒,尽管“气的脸白气噎,越发呜呜咽咽的哭起来”,却没有忘记第一时间界定清楚“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来一个舅舅”——自己的舅舅是王子腾,不是劳什子赵国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每看到,不少读者还为了这句话屡次责怪探春不尊重母亲、没有舅甥亲情——真是替探春委屈!这个“坑”要是掉进去,其凶险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继而,探春的话都说在了赵姨娘的问题要害上——“这是祖宗手里旧规矩,人人都依着”“若说办的不公,那是他糊涂不知福,也只好凭他抱怨去”“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何苦只要操心”——有理有利有节,句句是理,在当时的环境下尽可能地维护了赵姨娘,又没有失了“大体”,多不容易!

“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每每读到这里,都为探春击节叹息。这么优秀个女儿家,怎就投胎了这么个糊涂娘!

无须多举例子,这就够了。赵姨娘比起李纨,天悬地隔。

藉着两个“边缘人”的生存之道,我们感悟到曹公的苦心。人生在世,贵在实际。有时候固然要激流勇进,有时候就是要急流勇退。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罢休时要罢休”,活得通透才能活得充实。既然地心引力让我们每个人踏踏实实站在地面上,那么踏踏实实地生活好自己应有的状态就是极好的幸福。

(本文所引文字,除另行注明外,均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作者:风雨秋窗,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