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一边是计划针对国内消费发力的外贸企业,一边是大型商超、零售连锁实体店、跨境电商,在广交会的平台上,双方的合作一蹴而就,携手共同开拓国内超大消费市场。

这是今年“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的新亮点。4月15日,第129届广交会在“云”端开幕。在“内循环”的背景下,参展的各方都加大了对内贸交易的力度。

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今年,广交会汇聚了2.6万家优质供应商,展品数量超270万件,覆盖50个展区,不仅承接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需求,还有约八成的参展企业希望对接拓展国内市场。对此,广交会深化与国内行业商协会和采购集团的合作,开放邀请、稳步拓展境内采购商网络,推动内贸外贸相互促进,助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质同标”。

一个亮点是,在今年的在广交会“云”端,有内贸意向的参展企业均附带上了专属标签,并进入官方的优质企业线上产品导览手册,能与更多与国内外采购商“云”上对接。

侧重出现变化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每年都成为企业与客商沟通洽谈、分享市场行业信息、以及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发布的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上传产品数超过270万件,比上届增加23万件,再创历史新高,其中82万件为通过广交会首次发布的新产品,比上届增加9万件。

和前两届相比,今年一个明显变化是,广交会官网平台功能更加优化完善。

“在总结前两届网上举办经验的基础上,本届广交会以更好实现‘进得去、找得到、谈得起来’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了广交会网上平台,便利供采双方对接洽谈。”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

据介绍,本届广交会的新品展示更多地运用了新技术,通过图文、视频、3D、VR展示优质产品,将平面式浏览转为交互式沟通,给观众带来3D立体式的视觉体验,参展商也能够全方位展示产品,并通过直播平台与采购商快捷互动,大幅提高成交率。

同时,围绕电子家电、日用消费品和服装等品类,本届广交会组织了137场新品发布活动,企业也从产品设计、功能、绿色化、品牌化等多个方向共同发力,带来了最新的产品。

河北优耐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带来了两款主打产品——爆款天花板以及自主研发的纯环保、无甲醛高端玻璃棉;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也有近400款新品,在线上广交会新品发布活动中亮相。

不过,今年来的客商,已经有不少将外贸的侧重点移回国内,同时把握国内国外的市场需求,企业快速发展。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广东在其“十四五”期间实施的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中,就将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放在了重点,其中的“粤贸全国”计划,就是通过搭建多层次的贸易促进平台帮助广货继续走向全国市场。

在广交会上,也专门设置了展示交流区,主办方组织约200家有内贸意向的日用消费类参展企业,集中展示家居用品、餐厨用品、小家电等商品,并吸引到1000多位“买方”代表对接交流,双方均收获良多。

“这对我们开拓国内市场有着很大的帮助。”凌丰集团家电事业部总裁李凌瀚表示。

中国“智造”进一步升级

广交会从线下走向线上是疫情形势所迫,但几届云上广交会,却也逐渐显示出了其优势。

今年,为了助力外贸发展,广交会在泰国、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瑞典等32个国家共举办“云”推介、“云”对接等系列活动44场,分享贸易政策、市场信息,并邀请其公司参与线上采购专场。同时,向近年与会的约80万海外采购商开展高频率的电子邮件营销,扩大广交会粉丝群。

从目前数据来看,第129届广交会仍有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上网注册观展。

“广交会在网上举办,将有利于中国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徐兵表示。

广交会对于广大参展企业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广交会拥有来自全球所有贸易伙伴的专业采购商,数量庞大且专业质量高。因此,采购商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广交会成效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会的新品发布活动中,智能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附加值产品持续增长。

“企业想要走得快,要靠研发硬实力和品牌软文化。我们正在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型制造优化的战略,加大研发设计和线上营销投入。目前欧德罗智能制造新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投资逾20亿元。”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炳耀说。

一个趋势是,以前欧美占据市场主导的局面有所变化,目前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占到出口总额的40%以上。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2%,整体规模和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说,一季度外贸呈现增势良好、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创新赋能等特点,这正是国际需求回暖和中国外贸产业强大供给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徐兵说,广交会将更好发挥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将发挥中国制造优势和消费优势,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惠及国际贸易以及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