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沪铝——供应端扰动,需求端疲弱,宏观复杂,沪铝上涨之路纠结。

有色金属

去年疫情以来,总体表现趋势上涨,主要是宏观逻辑驱动,海外尤其是美国天量货币宽松机制创造了天量的投机性需求,国内经济恢复的良好势头提振市场信心,疫苗上市也提振海外市场经济复苏的信心。目前有色金属主要处于宏观利好驱动阶段,未来能否进一步大涨需要产业端尤其是终端消费需求的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宏观角度

美国天量货币放水政策存在量的上限,目前实际高通胀已经逐渐影响美联储对加息的判断,当前高原油价格等影响下,美国3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快速拉升至1.6%水平,相关高官已经开始放松收紧货币政策的口风。基建等新的刺激政策目前只是设想,实际落地的可能性很低。即便落地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且增量货币投放将进一步推升美国通胀水平。

而国内货币政策总体保持理性,今日公布国内M2增速历史回落至10%以下,在对抗海外大放水带来的输入型通胀问题上,我国保持了客观和理性,通过严格调控股市和楼市投机,进一步阻击海外投机资本冲击我国经济市场。这和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也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截然相反。

之前是美国带头挖坑,我们不懂也不得不往坑里跳,现在则不同,吸取了历史经验后,我们的货币应对政策更加理性。

因此,宏观角度对大宗商品的投机性驱动逻辑和此前不同,国内严防死守的前提下,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恶性投机性上涨趋势受抑。

但也需要注意,短期美国主导金融和商品市场话语权,投机性需求刺激下,有色金属短期上涨动力依旧存在。比如近期美元走弱,也支撑有色等大宗商品反弹。

2、供应端

我国铝金属进口依赖性较小,3月份国产300多万吨,进口仅10万吨左右,并且为了应对有色金属等快速上涨,国内也传出抛储政策传闻,这进一步打压进口铝冲击。目前抛储政策尚未被证实,但后期落地的可能性是大概率的。

同时,近期国内也传出限产消息,内蒙古“双控”、新疆限产,实际压减的在产产能虽然不大,但也扰动市场情绪,提振多头。并且海外原矿产区也经常搞减产和事故等小动作支撑铝价上行。

不过,国内2季度也有大量复产和新投产能恢复,产量增加预期较大,供应预期充足。

3、需求端

从经济恢复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不断恢复,势头良好,刚需驱动制造业开工回升,于有色金属形成支撑。不过,主要需求端汽车制造业受“缺芯问题”影响,近期生产量萎缩,远期订单预期也下滑。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称:4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生产完成48.8万辆,同比下降5.1%,其中,乘用车生产完成39.1万辆,同比下降1.2%;商用车生产完成9.7万辆,同比下降18%。

疫情以来,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料端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制造业PPI增速远高于下游需求增速,近期国内库存高位反复震荡,表现出了下游对高价铝的抵制,并且乐观来讲,上游的成本提升对下游的传导也需要时间。如果下游需求恢复持续且良好,这对铝价形成长期支撑,但目前世界经济下行周期不变,后疫情时代经济短暂复苏调整很难支撑需求长期释放。

总体来说:

宏观短期扰动,但长期驱动逻辑变弱,反转拐点也在逐渐形成;供应端短期多空扰动但长期预期充足;需求端短期恢复路径受限,未来保持理性。国内外库存处于历史较高位置,但短期也存在去化反复。

就行情而言,短期还将保持偏涨势头,但内外盘铝价期货升水现货,现货涨势放缓,高位价格上行驱动力不强,空间有限,高位震荡是大概率现象,不易追多。

而长期来说不看好有色金属趋势性上涨,下半年走弱甚至反转的概率较大。

操作角度:

于投机者来说,高位追多本身就有盈亏比是否划算的风险,尤其是在基本面趋势性支持力度不强的前提下,短期利好扰动带来的上涨机会需要谨慎参与。短线来看,突破介入安全边际远不如回撤介入要稳妥。

而看空者也要谨慎对待,远期空抛储逻辑作用市场存在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需要具体基本面诱因引导具体时间节点和方向,根据空间绝对价格交易需要注意合约期的选择、盘面信号的提示和资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