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早几年前,老王还真没考虑过这种事情,总觉得养老这个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但是近些年,真的越来越发觉仅仅靠国家发的那点养老金,还确实不怎么够用,要想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安心与从容,这件事还真得早点下手不行,毕竟,全世界范围内的调查都说我们以后这些人,起码活个90岁以上都是不成问题的,运气好的,百年人生也不是梦啊,可是上班赚钱的时间就那30多年,活得越久,岂不是没收入、纯消费的时间也越久?仔细想一想,活得太久也是个愁人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老王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之前一次性买了一些,看过之后感触良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养老形势

其实全世界的平均寿命都在增加,虽然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和国民的综合身体素质还赶不上一些西方国家,但是活到90岁,老王觉得还是一个很大概率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意大利23%、德国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而中国的老龄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在不断的加剧,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世界第一!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但人均占比少,同时还面临着人口龄化的难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道阻力。预计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

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其他国家毕竟是已经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社会各项福利保障都还算完善,而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老龄化问题,更是“未富先老”的严峻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生育率的下降,更是导致了未来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不复存在,未来年轻人的肩膀上的负担将更加沉重,老王曾在有关报道中听到专家这么下结论,那就是:中国目前到未来15年,身为生育主力的独生子女们,一对夫妻要生3-4个孩子才能逆转老龄化趋势。 而依如今这代人的工作形势和消费压力下,大家觉得这有可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儿防老?or 以房养老?

其实据老王的了解,现在还存在“养儿防老”思维方式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虽然传统社会是“养儿防老”,父母把孩子养大成人,父母老了,孩子赡养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养儿防老”在这个时代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过多把这种负担转嫁到孩子身上,会让本就不太轻松的孩子,背负更加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未富先老的中国,未来的2050年,1个年轻人就要供养1个老人,压力难以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养孩子只是自私地认为,未来就是要求孩子给我养老,那就成为了一种交换,养孩子就应该是爱孩子,我们把一辈子奉献给孩子,不就是为了他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吗?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所以,单纯依靠“养儿防老”这个观点,老王并不赞同,孩子是用来爱的,假如未来他们有能力,也会同样来爱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以此为理由而强制孩子去履行这份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养儿防老”的想法不够开明,那么“以房养老”呢,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呢?老王倒觉得未必,其实“以房养老”的模式,说白了,就是年轻时以人养房,年老时靠房养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按时拿钱,等老人身故之后,银行收回这所房屋。

听起来好像行得通,而且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的做法。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要重得多,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老了之后,就一定要给孩子留点什么,如果连房子这种大额的固定资产都在自己身故之后没留给孩子,反而被银行给拿走,这样情况是很多中国老人都接受不了的。除非你是有2套以上的住房,可以不用抵押,直接依靠房子对外出租的租金来充当养老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房养老”,如果仅有一套住房,多半是无法实现“以房养老”的。

我的养老,我做主

划重点啦,在众多养老方式中,老王认为最为稳妥和简单的方式,就是存养老保险,给以后的养老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老金,其实也就是攒钱,这肯定是最传统的做法,只要跑赢通胀,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要存养老保险的话,老王首先推荐的还是国家养老保险,也就是职养老保险或居民养老保险。因为这是国家的保险,有政府的信用背书,只要我们按时缴纳费用,到达退休年龄之后,是一定可以每个月领取,享受国家养老待遇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觉得,我有了一个国家的社保养老金就可以了,那你就对目前国家的养老形势严峻性太过低估了,刚才老王已经提过了,社会整体老龄化的加剧,国家社保养老基金早已经是不堪重负,正如朱镕基总理所说:“社保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实际上,我们是包不起的。”

根据《理财周刊》推测,30年后养老,就算一日三餐我们都吃盒饭,假如要度过30年,每个人就要100多万元,夫妻双方就需要200多万元,如果30年后,想要维持相当于现在平均每年5万元左右的退休生活需准备400万元,而国家社保养老金能我们多少,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数。

而想要在我们老了之后得到更为品质的养老生活,根据自己的能力,逐年补充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应该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而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安全性方面,国家政府也早有表态。

所以,社保养老+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个最为妥善的组合,当然,如果大家的企业、单位给我们另外交的还有企业年金的话,那就更完美了,直接实现了国家所说的三大养老支柱的全面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保养老金与商业养老金对比

讲到这里,一定会有人问:”既然商业养老金产品如此优秀,我们是不是不用缴纳社保,而直接多投保一些商业养老年金呢?”答案是肯定不行的,虽然老王是一名保险销售,但是我还是会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首先应该配置社保养老金,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再逐步投入商业养老金,那么,这两种养老金究竟有何区别呢?

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一种商业行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完全是一种契约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是国家的,稳定程度自然是不用多说,另一个是商业公司的,安全等级也非常高,把钱交给保险公司来打理,到退休的年纪,每个月定时给你发放一定金额的养老金,无论什么经济下行,金融风暴啥的来袭,我们都不用操心这笔钱会血本无归,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最适合的“傻瓜”理财方式了)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险对象通常是法定范围的社会劳动者;而商业养老是由全社会的成员自愿参加。

(这点很简单,商业保险是自愿的,有钱了可以存一些,没钱国家也不强求,只是鼓励你去存,除非你遇见那种缠人的保险业务员,三天两头跑到你家里来让你买养老保险。)

3、缴费方式不同: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一部分交给国家,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是投保人本人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直接缴纳,钱交给商业保险公司。

(意思就是,你交社保的钱,一部分直接放到你个人账户里,一部分放在了国家的账户里,国家账户里的钱不一定是你的钱,说白一点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退休年龄,而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你交的就是你交的,谁也动不了这笔钱,它受国家《保险法》保护,并且目前市场上甚至推出了一些可以保证领取20年的养老金产品,这样就确保了即便我们过早身故,无法领够20年,保险公司也会把剩下的钱交给我们的子女。)

4、养老金的发放单位不同:社会养老保险金由政府部门机构统一发放,而商业养老保险金是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给被保险人。

(一个是国家按时发,一个是保险公司按时发,什么?你怕保险公司会倒闭,不按时发放你的养老钱,来来,你可以先读读老王之前写的这篇文章——我们手里的保险到底保不保险?心里就有数了。)

5、领取规则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对每个社会成员有统一的养老金领取规则。而商业养老保险则根据投保人购买的产品不同而有所不同。

(国家的自然是统一的领取规则,而商业养老保险,根据你买的公司不同,产品不同,领取的规则当然不同,所以我们买养老保险的时候,除了看公司,最重要的是要看产品的具体条款和领取规则,比如很多商业养老保险都带有高额的身故保障,就是被保人身故了,保险公司也会赔一笔可观的钱出来给其家人,而社保养老,只会退还个人账户的余额。)

6、保障水平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是低缴费低保障,但保障相对稳定。而商业养老保险是高缴费高保障,和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挂钩。

(也就是说,国家的社保养老金是普惠性质的,既然是惠及国内所有人的,它能领取的退休金,肯定是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比如你当地社保的平均养老金是一个月能领1500元,你认为自己老后一个月1500元根本不够花,那么你是必须要考虑入手一份商业养老金来补充你的退休后收入的。)

最后,老王再补充两点大家购买养老保险的时候容易忽视的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我们现在为日后的养老生活所储备的资金,第一要素就是要安全、确定,而国家社保肯定是安全的,那么同时,商业养老金也同样是绝对的保本保息,但是如果你非要提前退保,那就属于违约行为,当然也不可能回本,这就是商业养老保险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它是一种中长期的理财规划,一定不要把养老保险当做短期理财来做,存个三五年就想着开始领取养老金受益。

所以,当我们腿脚还可以动弹,可以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应该为未来做好准备,即使我们每个月存100元、200元、300元,也会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和应酬费,并把它们列入养老储备金,然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这些将成为财富,并为我们的晚年预先保留足够尊严体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