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互联网应用发展重点都是金融与社交,那么共享经济产品的共性现在也开始凸显,它就是涨价。这几天,共享充电宝涨价不仅再度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还遭到了官媒的痛批。

据央视财经报道,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从最初的每小时1元,半小时免费的亲民价格,到现在平均每小时需花费3至4元,而24小时封顶价也从20元涨至30元。

一些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充电费用在热门商区或旅游景区甚至更高。在杭州西湖景区有游客发现,虽然这里可供选择品牌包括怪兽等头部品牌,这些品牌的充电费用几乎都是每30分钟5元,也就是每小时10元的收费。

对此,有网友表示,“一个小时10元钱,再也用不起了”,也有网友表示:“还不如出门自带充电宝了。”

共享充电宝其实只是众多涨价的共享产品中的一个,其余的共享电单车、共享雨伞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但引发如此大规模吐槽的却只有共享充电宝这一品类。这是因为,共享充电宝价格上涨的同时,其所带来的体验却没有得到提升。

为了应对5G网络和高素质屏幕两大耗电大户对手机的续航威胁,如今的5G手机多数都是支持了高规格的快充,有线充电进入了100瓦级别,无线充电也都达到了50W规格。然而现阶段的共享充电宝的充电功率普遍较低,大多在10W左右,一个小时根本充不进多少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充电速度慢,号称可以“随借随还”的共享充电宝往往并不像其所宣传的那么轻松。以怪兽充电为例,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量就达7200多条,翻看内容可发现充电宝难归还以及归还后仍被扣费等是投诉频次较高的问题。此外,不少用户还反映他们在归还怪兽共享充电宝之后,但是最终却收到了系统提示要买断的通知,才发现原来订单仍在继续,这也导致部分使用者萌生出“名义上是共享,实际上是销售充电宝”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共享充电宝涨价其实国内消费者都是早有预期,因为前期烧钱换市场,后续巨头垄断再收割市场已经成为了国内风口行业的惯用伎俩。但是,共享充电宝作为护城河较浅的品类,一二再而三的价格上涨,并不会如愿让消费者买单,因为这种看似刚需的使用场景,其实用户只要出门自带一个充电宝就能解决。

毕竟,1小时10元的共享充电宝,用过几次就可以购入一款支持快充的充电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