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唐朝时便帮助百济复国,阻挠唐朝对高句丽的征讨,“白江口之战”唐朝击溃日军战船,遏制日本侵华野心;明朝时丰臣秀吉终结日本战国,为安置武将集团渡海侵略朝鲜,明神宗遣兵援朝,相继取得平壤之战、碧蹄馆之战及露梁海战的胜利;日本经“明治维新”崛起,趁民国时军阀混战侵占中国权益,中国人民坚持14年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有感恩美国太平洋反击并投下原子弹,有感恩苏联出兵东北迫使日本投降,但最该感恩民族英烈用鲜血守卫疆土,尤其是衣衫褴褛武器简陋的川军,川军和四川民众抗战都有哪些贡献?本文带您回顾川军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即便得到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面对扩大战争的野心,依旧缺乏石油、橡胶、矿物和粮食等战略资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军备战财政紧张,战后全球经济危机使日本黄金出口日元大幅贬值,因此绝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并未做好侵华的军事准备。

国民政府所谓的“黄金十年”,将统治的范围从北伐之初的两广之地,扩延到中国东南大部分区域,加上东北军的改旗易帜,以及中原大战的胜利,军阀割据数量大为减少,从钢铁产量与武器制造水平不及清末,到军工业发展装备欧美先进武器,中国竭力追赶与邻国日本的差距,使得日本感到危机发动战争。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敌人,早在甲午战争前日本便派遣情报人员潜入朝鲜和辽东,其绘制的地形布防图异常细致,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准确地情报也是日本能够屡胜强敌的利器,日军情报人员通过数十年的勘测积累,共著《支那省别全志》《支那经济全书》《支那沿岸纪要》等书,其记述内容之详尽,对中国国情分析之透彻,远超中国自身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密切关注中国的变化,中国民众对日本排斥反而对欧美抱有期待,至1936年底中央军队已从10万人扩充至40万(全国总兵力约180万),而日军常备军总额也只有25个师团约50万人;1930年的民国财政总收入为7.23亿,至1936年底财政总收入接近20亿元,而日本凭借对东北掠夺,弥补国内经济的衰退局面。

但日本间谍的情报也显示,包括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以及地方实权军阀,都有强烈的联日倾向,如《汪精卫传》提到对日态度“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坐拥山西且赴日留学的阎锡山,两次下野都是在日本帮助下夺权,与特高课土肥原贤二保持亲密联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日本军部经过长期的研讨后,认定只要击溃少量精锐中央军,就可以令国民政府屈服停战,再收买和扶持各派系军阀,豪言“三个月占领中国”,因此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1937年7月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正式提出对中国的军事打击,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继而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政府在1937年8月14日发表抗战声明,集结全国可战之兵开赴上海抵御日寇入侵,在日本军部眼中,国民政府中央军停留在日俄战争的水平,没有重型火炮和装甲部队,飞机与舰艇更少得可怜,桂系与晋系外加奉系实力较强劲,却各自为政对国民政府阳奉阴违,西北系强悍却早已分崩离析,至于川军分裂且装备差,日本军部看到衣裤不全的川军照片更觉胜券在握。

川系确实如日本情报显示的那样,从1911年辛亥革命前四川的保路运动开始,四川就形成各种派系,由于处于西南边陲天高皇帝远,北洋政府无力管控,在外部势力的刺激下形成诸多军阀,这些军阀划分区域各自为政,麾下军队武器装备陈旧落后,战斗意识低落打仗如同儿戏。

国民政府很多将领都嘲笑过四川军队素质差,差到什么程度?川军抗战前被骂做“双枪兵”,除了本职步枪,还随身携带烟枪,除此外川军交战之时,百姓在旁围观顺道卖卖茶水瓜子,收兵之时往往缺员严重,需要到各酒馆茶楼找寻,军纪荡然无存。

直到1929年中原大战前夕,抗日将领刘湘拥护国民政府,逐渐取得在四川的优势,至1935年又遵从国民政府令,允许中央军进入四川,协助整顿川军裁汰病弱,提升四川工业实业基础,可惜尚没有推进,侵华战争已经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川军各派系一致拥护抗日,并迅速整编成2个集团军(14个师),用步行的方式奔赴“淞沪会战”主战场,抗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国民政府共投入了约75万军队,除中央军外,地方上除晋系需策应华北稳定外,主流派系川军、湘军、桂军、粤军、皖军、东北军、西北军都有参加。

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向全军发布死守的命令,策应吸引日军开辟长江战场,必须顶住日军压力将财富转移,拉开川军抗战的光辉历史,川军面对海陆空压倒性的日军,广泛采用日军都为之震惊的肉搏战拖延日军的攻势,在构筑工事时缺乏材料将殉国将士挡在掩体上,死守阵地不退半步,血战七昼夜歼敌六千人,践行国歌中“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泗安战场川系23集团军,掩护撤离损伤惨重却敢于向日军冲锋;南京保卫战负责南京东南防线,被击溃后转为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长沙守卫战20军为守卫长沙,以整建制的伤亡阻滞日军;滕县保卫战击毙日军4000余人,创抗战之初最大战果,为台儿庄大捷奠定基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主席曾为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书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正是在抗日战场的英勇表现,为川军赢得“无川不成军”的美名。

“淞沪会战”国民政府抵挡日军3个月,确实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豪言,但1937年11月12日撤退,到1937年12月12日南京沦陷,日军攻克国民政府首都,并攻占中部至沿海大部分区域,收编旧军阀设立傀儡伪政权,日本短期夺取中国富庶区域作战意图达成,国民政府随着“徐州会战”及“武汉会战”失利,军需缺乏财政艰难。

凭借爱国精神,曾经被日本轻视的“川老鼠”,成为阻碍日本侵略的“川老虎”,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消耗战,由于东南沿海主要省份的丢失,四川成为国民政府最后的基地,川省提供(抗战时期)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兵力,代价是原本富庶祥和的“天府之国”,普通百姓却连饱饭都吃不饱,且伤亡失踪超过64万人,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但川人毫无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述:川军爱国,抵御日寇,不打内战!

川军在抗战期间出兵300万,占全国1405万的21.35%,支援友军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接受战血与火的洗礼,抗战后期随着装备提升战力愈加强悍,川军成为抗战结束后收复失地的先锋。

但解放战争时期,包括参与台儿庄战役的邓锡侯、参加远征军的王伯勋、参加淞沪会战的郭汝瑰、宜昌抗战的“哈儿司令”范绍增等,爱国将领们不愿内战相继起义,避免西南解放的伤亡。

日本轻视川军战斗力,蔑视川军的爱国精神,说明日军还不够懂中国,永远铭记川军英雄,为国家民族衣衫褴褛赴战场,武器陈旧敢与日军以命相搏,正面战场阻滞日军消耗军需,为抗战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