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策去世”还没出“头七”,“错换人生案”却再次升级,先是姚策的养母许敏通过社交媒体释出“彻查到底的决心”,紧接着白岩松在《新闻周刊》栏目中给出总结性的论调:“人走了,追责与探讨真相不能就此停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算是给“姚家父母”彻底吃下“定心丸”。

要知道,直到“错换人生案”推进到现在,“当事人们”似乎才真正确定“深水区”的方向。而之前长达近一年的纷扰,多半是“姚策患病”导致家庭内部出现内耗性的纠缠,而对于“错换”和“偷换”的指控,基本上处于“揣测”和“推搡”,起码在警方没有全面介入前,案情进展“原地踏步”。

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错换人生案”的“受害者们”,姚家父母、郭家父母、姚策都一直在发声,而唯独郭威从始至终都显得比较“克制”,甚至不少人通过“郭威的面相”判断郭威“太善良”,所以可能有被“姚郭两家父母”当中“一家”道德绑架。

暂且不论这种“臆测”是不是靠谱,但就俗世的家庭关系来讲,任何人身在其中都可能“身不由己”。尤其对于“养育情”和“生育情”抉择,基本上就是“送命题”。所以对于郭威来讲,“进退两难”可能从一开始就已经定调,而在姚策去世后算是迎来终极大考。

可这里面还是存在个基本的抉择分化问题,也就是郭威之于“错换人生案”中“身不由己”之外,“身由己”的存量究竟占多少比例。要清楚,就算我们身处世事,各种“个人的抉择”都被挤压成“关系身份的抉择”,但总还是在内心深处有“自留地”的可能性。

而我们之所以会探讨这部分的存在,就在于我们既要“心疼”舆论印象中“太善良”的郭威,还要“敬畏”同样是受害者的他,能在大局面前保持该有的克制。甚至从自我选择的底层逻辑讲,“身不由己”的克制,也正是他“身由己”策动的结果。

世俗成见之所以认为郭威会大概率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在于世俗秩序最热衷玩“二选一”的残酷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像“妻子和母亲同时掉进河里,先救谁的情理困境”。只是,真要是面对现实,尤其还是真相未明的情况下,先救谁似乎真的不能急,只能等看谁撑到最后。

于此,郭威从始至终不怎么发声,其实也是比较理性的做法,当然不排除有人给予他相关的建议。但是回到夹在“姚郭两家父母”中间“唯一的勾连”(姚策去世后)上,他也只有在克制的场域中,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

坦率地讲,姚家父母、郭家父母、姚策及郭威,只有郭威受到的具体损伤可能相对较小,因为他只是得到一个残酷的悲剧故事,虽然可能对自己的生活有冲击,精神有干扰,但是后期修复的可能性最大,也最有可能跳出“这一段”,进入“下一段”。

另外,郭威有没有可能被其中一家父母道德绑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郭威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就是他是否有意愿成为“姚郭两家父母”的弥合力量。坦白讲,这世间最残酷的事儿莫过于让“受伤者”为“重伤者”包扎伤口。

甚至,在具体的疗效上,“重伤者”为“受伤者”包扎可能见效最快。从这个层面看待郭威的站位,他终究必须承担那个包扎伤口的角色,无论未来的真相是什么。很多时候,“包扎伤口”就是为减轻痛苦,至于病人是不是不义不忠,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加缪在《局外人》中有句话意味深长:“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是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因此回到“媒体印象”和“舆论印象”对郭威的“反绑架”,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甚至此刻所敲打出的阐释文字,大概率也是多余的。

与此同时,“错换人生案”作为热门案件,除却激起广泛性的探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我们看到“父母和孩子的给予并非单向的”,所以与其说孩子不能忘怀“恩情”(生和养),不如说在具体互动的过程中,彼此都有恩于对方。

起码对于很多父母来讲,孩子的存在才能让他(她)们找到生命的价值,难道这不该感恩孩子吗?因此用“养育恩”和“生育恩”去绑架郭威或姚策,这本身就值得怀疑。起码从掰扯“错换人生案”上来看,前后存在很大的逻辑不自洽。

然而让人感到无力的是,绝大多数人只敢谈论他(她)者的纷扰,而回到自己的纷扰上,往往总会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去毫无尴尬地遮掩。所以,郭威的“进退难”,姚策的“残局难”,并非是他们自己的“专有难”,而是世俗系统运转过程中,终将无法回避的问题:“只论谁家福薄,只论谁家遭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