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时间,“三品一标”这词突然又热了起来。

想必大家已经看到很多有关此“三品一标”的解释。

农报君还是要先说几句,稍作解释。

大家原来所知道的“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而这词又热,是因为其内涵发生了变化。

农报君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注意到了这样的表述:

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看方案全文,请点这里)

在农报君看来,新“三品一标”着眼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同时丝毫未放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是更高层次的保质量!

曾经有些年,那时新闻传播还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但每每有农产品质量相关的事件发生,就会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农报君分析,农产品质量出问题,可能是生产环节出问题,也可能是流通环节出问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对化肥、农药打上了妖魔的标签。

农报君确认同时确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是绝对安全的。

合理是什么样的“理”?

这就需要给农产品的生产制定一套标准。

老“三品”就是主要根据化肥施用情况、农药使用情况、转基因品种使用情况等,划分出来的标准。

怎样确保这些标准能够落到田间地头呢?

也就是说,不仅要“产出来”,还要“管出来”。

农报君注意到,相关机构对生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田块,都设置了不等年限的转换期,严格按照标准评定后,才可把这田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认定为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

大家去超市买菜,也许会注意到,有的包装上会有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看到生产信息,甚至都可以看到是哪位农民朋友生产的。

大家所看到的是一张二维码,看不到的是,这些年,农业农村部门一直呈高压态势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农报君在许多次采访中,都亲身感受过,站在监控室里,就可以实时观察到田间地头的生产情况,还可以看到各项监测数据。

这可不仅是农报君到各地采访所观察到的。

国家层面从2014年开始,就推出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并同时公布了严格的考核办法。

农报君注意到,截至目前,这项创建活动,已经进行了三次,公布了三批,分别是2016年的第一批,2019年的第二批,还有今年3月初公布的第三批。

农报君算了算,第一批是103个,第二批是211个,第三批是106个,总共已经达到420个。

当然除了田间生产环节,还有加工厂的生产环节,还有流通环节等,每个环节,国家都针对性采取严格措施,确保咱们老百姓的餐桌安全、餐桌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吧啦吧啦说了这么多国家的努力,农报君还是要回到说这次“三品一标”的内涵。

先说品种培优。

这段时间有另外一个高频词,种业翻身仗。没错,品种培优就好比是为这场仗准备的“弹药”,而且个个还要听响,绝不能是“哑弹”。

怎样“弹无虚发”呢?就是要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

再说品质提升。

这个也很好理解,现在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吃得健不健康、好不好吃,而要满足大家的这些需求,还得从“地头”上做文章。

就要推广一批味道好、营养高的粮油果茶、肉菜蛋奶,还要推广一些先进农业装备和实用技术。

接下来再说一说品牌打造。

好品牌就是名片。做农业品牌需要下大力气。

两个层面就是政府要做和企业也要搞。政府做的是公共区域品牌,为千万小农户打造一个大家共享的品牌。而企业做的是自己的品牌,为的是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说说标准化生产。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解决好农业生产“小而散、多而弱”的问题。

标准化生产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和一批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让它们带动千万小农户参与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

农报君以为,无论从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所取得的成效讲,还是从老百姓消费升级趋势讲,农产品生产的理念都到了要升级的时候,新“三品一标”就是理念的全新升级,这是保障安全优质农产品国家意志的新誓言、新目标,为的不仅是食以果腹、食以安,更是食以康、食以乐!

本期撰稿: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