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虽说动了传统烟草行业的蛋糕,偷了父母的钱,但在父母的“严格监管守护”下,电子烟这个新生儿,会茁壮成长,兴许可以成为父母期许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句题外话,对于合法且会上瘾的东西,传统香烟就不说了,不知道槟榔什么时候会成为下一个“ 电子烟”。身边貌似对槟榔爱恨交加难舍难分的人也不少。

事发突然,3月22日,工信部发文,电子烟拟“参照”传统卷烟监管,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剩下的,就是坐等颁布具体细则。

这是对新生儿电子烟监管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次是未成年人禁售、线上渠道禁售,加上这次的“参照”传统卷烟行业进行监管。三管齐下,电子烟落地生根。

消息一出,整个电子烟产业链上下游一片恐慌,A股电子烟概念股开盘普跌,年初上市的中国电子烟第一股RELX悦刻,股价更是暴跌47.84%,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

整个媒体舆论一边倒地高兴喝彩,跟风般地“唱衰”和呼吁打压,还有人叫嚣全面禁止。这当然是好事,最好把传统卷烟也禁止了,电子烟种类繁杂,毒性大小不一,尼古丁含量也未知,吸食电子烟,无疑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风险。谁也不想这东西毒害未成年,更不想自家孩子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难道传统烟不怕未成年人吗?

但是最起码,这个号称“无明火、无焦油,更无二手烟”的三无产品,一直在没规定、没限制、没人管的“三没”灰色地带徘徊的电子烟,终于得到了身份证认同,得到了爹妈的默许存在。

总之一句话:收编!上税!

要真的往死里打,就不会用“参照”这个意味深长的词语了。

曾经,我们没能阻止烟草的流行,为了利益,他们把癌症卖给了你,现在,同样的话适用于电子烟。就比如你提这个傻瓜问题一样:怎么就不能全面禁止烟草、关闭烟草公司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烟草几乎是唯一合法让人上瘾的商品,几乎是唯一靠吸食民众健康获取利润的行业,当然白酒除外。是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抽多了还会得癌症,可他依旧风风火火了几百年,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

2020年我国烟草行业的利税是1.28万亿,什么概念:大致相当于中石油+中石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工行+中行+农行+建行的全部工商利税总额,简单来说,要差不多20个阿里巴巴才能赶得上中国烟草总公司。

中国的电子烟市场,有多庞大?全球10亿烟民中,中国占了3.5亿,电子烟的渗透率仅为1.2%。电子烟已成为少有的中国掌握“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的电子消费品。

深圳宝安区的沙井、福永两条街道,被称为全球“雾谷”,每年出口创汇就达500多亿,据报道现在电子烟产业的就业人数能达到300多万。这里出产了全球近90%的电子烟,中国的电子烟品牌占据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65%。

先不说电子烟抢了谁的蛋糕,它本身就是如此大一块蛋糕,被收编肯定是再自然不过,但是鉴于如此广阔的市场,全面禁止也不可能。

收税肯定是石锤了,毕竟目前我国将电子烟列为普通消费品,征收仅为 13%的增值税,远远低于传统烟草行业最高可达 56%的税率。都含有尼古丁,你怎么可以比我少上这么多税?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人云亦云为喷而喷,发泄心中的怒火和怨恨。

从第一根电子烟诞生之日起,截至目前,关于电子烟的终极三连问——电子烟真能(有助于)戒烟吗?电子烟和传统纸烟,到底谁的危害要小一些?电子烟的二手烟有害吗?都还没有科学权威的全球统一标准答案。

其中“戏剧”的是英国,英国公共卫生部已经连发了7年权威报告,证明电子烟能帮助戒烟。今年更是发布了长达247页的《英国公共卫生部2021证据更新》,通过权威调研和数据支持,再次强力证明电子烟可以辅助戒烟。

你说它是烟,可众多厂商纷纷推出“零尼古丁”的水果味电子烟产品,还真就是电子产品;你说不是烟,烟油里想添加多少尼古丁就加多少;更要命的是,不法分子甚至在烟油中添加大麻素,许多人想靠电子烟戒烟,结果烟没戒成,人却进了戒毒所。

电子烟这个东西,外观极具电子感,造型时尚、口味炫酷,未成年对其几乎毫无抵抗力。

其实你应该反过来想,原来的电子烟,全是些三无伪劣产品,几乎对未成年的购买和吸食没有任何规定限制,也没人管。现在国家出手了,有人监管和保护孩子们,行业合法化规范化也不见得就是该死该绝。

两害取其轻,你总不会把家庭教育的失败往香烟、毒品身上扣吧,归根结底,还是家庭教育的悲剧。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论纸质烟或是电子烟,能戒就戒了,不能戒就只有抽。不管赚钱的人是谁,受损的一直是我们烟民们的钱包和肺。

你也不用美其名曰为国家“四个现代化”作贡献,指望国家把它们都“禁止”了,烟草公司都关门大吉。

放眼全球,还没一个国家做到,不过作为父母,你可以从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