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开完了,众多政策密集发布。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对延迟退休政策进行了定调:“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对普通人来说,看了还是避免不了蒙圈,今天就详细说一说。

前一段写了一篇延迟退休的文章,还做了个小市调,结果是一边倒。意见为何会如此一致?

纵观读者的3000多条留言,意见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

1.不是我不愿意继续干,而是老了没人要

现在的就业市场,对年龄的限制还是明显存在的。看看各企业的招聘启事,40岁以上就是一道坎。想想也是,相比精力充沛、便于调教、要求不高的青年人,哪个企业老板愿意自找苦吃去找大叔大妈?除了医生、会计、工程师等专业技能有线性积累的,否则你的社会阅历和固有思维反而会成为累赘。

2.爸妈都延迟退休了,我的孩子谁来带?

“二胎政策”推出以来,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良好结果,人口出生率仍然以断崖式下跌。根据调查,除了生不起、不想生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人带”。

按照二胎的造人父母年纪推算,绝大多数集中在30~40之间,他们的父母年纪应该集中在50~60之间,根据中国的家庭习惯,隔代养护是个传统。一旦延迟退休政策落实,那孩子需要贴身陪护的幼年成长期将落入真空,客观上增大了要二胎的顾虑。

3.老人家不退位,年轻人怎么就业?

中国每年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保就业。延迟了退休年龄,那将会显著减少空缺的就业岗位,加大应届的年轻人的就业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体制内外的差别怎么弥合?

目前公务员退休体制规定,只要工作年限达到30年,或距离国家规定退休年龄5年内且工龄满20年就可以提出申请退休,如此退休后对养老金没有任何影响。

目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缴纳比例占工资收入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但退休后所领取养老金的金额确实远低于公务员阶层。

延迟退休政策对体制内外的人都有何影响?这也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大家关注的问题多多,这也是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主要阻力和难点。

为什么一定要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的原因,其实也是急迫与合逻辑的。

1.人均寿命提升。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是男工60,女工50,这个政策还是建国时制定的,已经实施了70年,从世界范围看也算是低的。近几十年主要经济体内的国家都推迟了退休年龄,平均水平在65岁左右。

要知道建国时中国人均寿命只有40多,现在已经77,翻了快一倍了。等于是吃饭的人多了,干活的一直没增加,岂不是坐吃山空。

2.老龄少子化。

截至2019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了18%,老龄化已经进入中度化社会。未富先老的隐忧已变成现实。老龄少子,一根扁担两头沉,挑扁担的明显扛不住啊。

3.劳动力人口萎缩。

年龄结构的巨变,必然带来劳动力结构的巨变。就以现在普通的四代人家庭结构,孩子未成年,爷爷奶奶在养老,爸爸妈妈如果这时候也退休享福,那就是一代人劳动,三代人吃饭,这账怎么也算不过来。如果不能突然在中国大地下面开几个巨矿,除了让爹妈再多扛几年,似乎也别无他法。

4.受教育程度提高,就业年龄押后。

2019年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51.6%,毕业时年龄基本已经二十出头了,这和以往十几岁就开始闯社会也有很大不同。

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坐办公室的脑力劳动者比例越来越高,5、6十岁砖是搬不动了,敲敲键盘还是绰绰有余的。退休早了也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5.过日子的问题。

有专家算过账,中国每延迟退休年龄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约200亿元。预计中国人口的峰值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怎么把这一大段时间统筹过去,是个棘手问题。

这每一条都是很现实的灵魂拷问,对劳动者来说很残酷,但无法回避。

怎么办以及何时办?

从高层态度看,延迟退休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是有个怎么发与何时发的问题。

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对中央的调子进行了深入阐述。

小步调整

延迟退休不会一刀切、一步到位,而是“小刀切香肠”式的渐进改革。

打比方说,政策开始实施后,临近退休年龄的第1年会先推迟几个月;第2年再依次类推……直到最终达成55、65的最终目的。这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趋势已明。

具体的政策方案还在研究中。

弹性实施

不会“一刀切”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每个人还是会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当然选择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方案是“早减晚增”,选择在政策范围内提早退休的,那在领取养老金时就会适当减少,推迟退休的自然就领得多一点。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延迟退休年龄,但相应逐步减少工作时间,这也是一种渐进式的表现。

分类推进

分类有很多种分法,比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退休的年龄上就会有很大不同,单单就这一块需要细分的岗位,就是个很大的课题。建筑工人和医生、教师肯定不会政策同步。

男性与女性的差异,也会成为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统筹兼顾

这条路看似模糊,实际非常关键。因为延迟退休的政策不能单兵突进,只顾着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更多的问题。

比如说很多人所顾虑的,你退休年龄延迟了,但这些大龄人群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至少你得开发出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这些大龄人群失业了也得调整相应的社会补助与扶持;调整相应法律法规,如果有黑心老板歧视大龄员工得有办法惩处。在国外这块就有“早进晚走”的职场规则。

另外,延迟退休等于变相的增加劳动人口,但有没有那么多劳动岗位可以支持?否则退休是延迟了,失业率却提高了,那岂不是尴尬?

针对延迟退休的具体政策法规,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讨,具体发布的时间尚没有时间表。但有一份文件可以参考: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了如下信息,根据中国人口以及就业市场现状综合推演,建议每三年延迟一年退休,将最终男女同步达到55、65的退休新标准的时间锁定在2045年。

大家可以将此作为参考倒推一下,看看自己在盼望退休的道路上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普通人如何抉择?

生老病死中,都夹着一个退休。这个主题事关乎每个人人生最后阶段的幸福感。脑子里设想好最后要为自己而活的计划,突然要推迟几年,无疑都是沮丧的。

但情绪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多国家在福利设定失策的陷阱里面最终崩坏,这个教训我们是必须要吸取的。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面对现实?

1.临近退休年龄的人,考虑家庭布局因素更多一些,所以马上要苦口婆心的劝告后代卡着点儿抓紧生了。

道理很简单,在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政策预期下,何时落地尚不可知。延迟的原则是越往后延迟越久,政策的启动期总是相对更柔和一些,给予家庭人员分工的空间选择余地也更大。

2.进入中年,但离退休年龄还有一段距离的,需要早点未雨绸缪,赶紧开始锻炼消除大肚腩吧。

说起来有点残酷,但必须为多出来的这一段工作时间,保重好身体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譬如刚进入40岁阶段的,末期就正好赶上延迟退休接近5年的时点了。

2000年左右去香港的时候,肯德基麦当劳餐厅里的服务员,有很多都是颤颤巍巍的老人了。现在走在日本的大街上,超市等服务行业的理货人员很多也是大爷大娘。

想开一点那是发挥余热,可别把自己搁在领不到养老金又无事可干的二梁上;或者是活还得继续干但身体已经无法承受。

3.对于家庭资产的布局也要重新规划。

从养老人变成了职场人,而且是身体与精力都在走下坡路的职场人,对于风险的预期要提升。应急备用金的储备与投资分化都要更谨慎一些考虑。

4.享受生活,从现在开始。

人过五十后,纵然心有千千结,身体与精力都不允许再大折腾了,何况再延后几年。延迟退休的政策真正落地后,从退休到开始真正养老之间,能撒欢的过渡期是不多了,所以抓住当下比指望未来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