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央视新闻发了一条“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的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提案一出,网友纷纷沸腾了,下面前几名的高赞回答,都是希望能管管孩子,救救游戏。至于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大多数小学生莫名其妙的操作拖了后腿,技术不行还爱炫,或者防沉迷系统导致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也被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年人的娱乐活动这么少,玩儿个游戏还要受限制,真是个大写的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玩游戏,一出问题家长就开始怪社会监管不到位。这些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多少保护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意见,上网随便一搜哪里都是,从零几年到现在,年年说,年年都在关注,现在已经成了个社会热点问题。

怪游戏厂家我觉得也说不太通,像腾讯游戏这种大厂几年前就在对已经进行实名认证的未成年人实施“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怀疑是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辨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给家长设计了“成长守护平台”这种远距离也能随时监督孩子玩游戏,限制游戏时间的专业平台,帮助保护孩子防沉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但是,都做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之类的游戏被熊孩子用家长血汗钱充值成千上万的?

仔细看一下这类事儿的来龙去脉,你就会发现,事件中的家长大多忙工作、没时间管,根本不关心孩子要干什么,随随便便就用自己的实名给孩子过了验证。

好多熊孩子都用家长的号玩,孩子一闹家长就给塞手机,为了几个小时的清净,这时候就不在乎是不是沉迷游戏了,家长耳根子清净了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要问这些家长怎么不用用工具来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别问,问就是:太麻烦,算了吧。

呵呵,真的很无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呢?下一步还能怪谁?怪孩子没长好?

现在很多人都在吐槽当父母的不需要考试,各种地方都能看见烦人熊孩子。

管孩子不只是明面上的管,还得是有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父母需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明辨是非,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所谓孩子的坏毛病,不就恰恰说明父母没教育好吗?

这些家长是怎么能做到这么盲目,又这么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家长们能从自己身上反省一下问题,不要玩儿命甩锅了。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明白吗?

管管孩子,救救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