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全面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虹桥商务区及相关区要分别制定本区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或行动计划,明确未来3~5年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

根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发展格局中,共涉及上海的6个区域,分别是上海虹桥商务区,以及虹桥商务区所在的长宁区、嘉定区、闵行区的其他区域和松江区、金山区。

其中,虹桥商务区是“一核”, 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长宁、嘉定位于北向拓展带上,而闵行、松江、金山位于南向拓展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虹桥商务区:推动免税购物试点

作为虹桥国际开发枢纽“一核两带”中的核,《总体方案》对虹桥商务区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29项创新政策措施中,有16项仅在虹桥商务区实施。“政策突破和改革创新的含金量十足。”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师林表示。

其中包括,在进口博览会期间实行的创新政策“升级”为常态化制度安排、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设立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投资基金……下一步,保税物流中心(B型)、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20多个功能平台将在商务区持续落地。

近期,闵师林表示,虹桥商务区将围绕6个方面,着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区域,进一步增强服务长三角能力。

一是提升产业能级,建设一流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闵师林表示,将积极打通线上线下会展服务体系,做大做优“云上会展第一平台”。积极推进市级商圈建设,推动免税购物试点。推动与航材、航油、航时等航空要素相关的功能性机构和平台落地。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

二是放大进博效应,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加快优质企业集聚,加快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绿地全球贸易港、长三角电商中心等常年展重点平台建设。

三是增强辐射功能,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综合交通新门户。进一步深化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相关工作提升方案。

四是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商务区营商环境。加快《总体方案》明确的各项创新政策、举措的落实。继续推进国际人才港建设。

五是促进产城融合,打造引领高品质生活的国际化新城区。有序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整合优化空轨项目前期研究成果,把控总体土地出让进度。

六是加快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动形成“一地(进口商品集散地)、一港(全球数字贸易港)、一区(新型国际贸易总部集聚区)、一都(国际会展之都)”与两个市场(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上海国际医药医械交易市场)引领的“4+2”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格局,稳步扩大进口规模,持续优化进口结构,逐步提升进口能级。

长宁区:已准备好70万平方米优质商务楼宇

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长宁全域纳入北向拓展带,其中西部19.9平方公里纳入核心区范围。

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表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长宁具有“一核两带”对内对外辐射的核心节点优势。

对接《总体方案》的发展目标,长宁提出:到2025年,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努力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节点和主要功能承载区,努力成为上海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心节点的重要平台、战略链接的重要枢纽。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节点和主要功能承载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枢纽门户。

长宁目前拥有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两大国家级经济园区。翁华建表示,长宁将进一步提升两大国家级开发园区的发展能级,重点聚焦发展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打造五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同时,加强新、老虹桥联动发展,提升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际贸易、时尚设计、展览展示、消费体验、商务办公等功能,争取在城市更新创新示范试点方面走在长三角前列。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最早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外资企业数量占比达36.2%、税收占比超过四成。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长三角第一家、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20年单位面积GDP产出达到每平方公里40亿元,是全国临空经济示范区中经济密度最高的园区,总部企业超过30家。

结合“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翁华建表示,要提出长宁版的“三个一批”:一是拟提出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作为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突破口。

比如依托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和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建立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争取设立国家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

二是拟提出一批较高水平的功能平台作为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要抓手。比如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打造高水平金融科技功能平台,打造东方国信虹桥跨国企业(总部)科创园、苏河汇全球共享经济数字贸易中心、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拟提出一批高能级的项目作为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要载体。比如临空12号地块、东虹桥人才公寓、宜家荟聚购物中心等重大项目。

“我们已准备好70万平方米优质商务楼宇,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长宁分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战略机遇。”翁华建说。

闵行区:前湾是虹桥商务区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待开发区域

3日下午,闵行区召开“闵行区加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发布《闵行区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行动方案》、虹桥前湾规划等。

作为虹桥商务区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待开发区域,闵行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斌表示,前湾地区具有上海主城区内难得的生态基底,为未来高品质的城市功能落地提供高质量保障。

目前,南虹桥片区10平方公里集建区内的土地开发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已累计完成居民动迁2500余户,完成集体非居动迁百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企业动迁42家,腾地5000亩,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

“目前南虹桥区域共计1万余亩土地需完成收储,已完成收储约3000亩,将为前湾发展预留出宝贵空间。”吴斌说。

此外,闵行区对“十四五”前湾地区城市配套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规划道路、绿化、水系、公服配套项目共计543个,总投资约50亿元。目前已立项102个、竣工40个,前期研究114个。区域内交通骨干格局已基本完成,动迁房周边区域配套全面启动。

在产业布局方面,吴斌表示,闵行结合区域优势,全力加快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期投入资金约120亿元。目前,园区已引入1家医技门诊综合平台、10家国际国内医院项目、6家高端诊所及3家医技单位,未来预计医疗服务年产出可达60亿元以上。

同时,积极把握在线新经济产业新动能机遇,依托北部的总部研发组团,积极争取市级在线经济试点区,打造虹桥前湾在线经济产业园。

金山区:聚焦六个功能性平台、四个重大项目

“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金山区第一次‘正面接轨’国家战略。”金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权权说。

在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金山区主要聚焦六个功能性平台——杭州湾北岸高端产业集聚区、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金山滨海专业会展中心、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示范区、公共卫生应急资源保障基地、金山—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和四个重大项目——南枫线、沪乍杭铁路、嘉青松金线、金山铁路西延伸。

其中,以功能性平台为载体,来丰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节点功能。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长三角区域轨道交通联动联通。

比如,在产业支撑功能方面,加快杭州湾北岸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金山—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

杭州湾北岸是连接临港新片区和浙江的产业功能带,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产业联动区域。金山将围绕建设杭州湾高端产业集聚区,打造“1+4+4+4”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优化完善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特色发展。

同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的目标,积极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

在重大项目中,主要是以“两纵(嘉青松金线和金山铁路)两横(南枫线、沪乍杭铁路)”四个重大项目为重点推进轨道交通路网建设,该网络不仅覆盖金山区所有镇和上海西南各区,而且为进一步多点联通长三角城市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发挥出金山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上重要交通枢纽功能。

张权权说,南北方向上,金山将积极开展嘉青松金线规划方案研究,加密金山铁路运营班次,提升公交化运营水平。“十四五”期间,班次由每天37.5对提升至60对左右,承运人数日均由3万人次提升至5万人次,并争取与虹桥大枢纽的联通。

同时,积极推动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项目建设(金山段约10km,最高设计时速160km)。

东西方向上,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南枫线,串联枫泾、朱泾、亭林三镇。同时为将来联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临港自贸区做好基础准备。同时配合推动沪乍杭铁路建设规划方案研究。“全线正线运营长度220.5km,客货两用,该线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沿海大动脉。”张权权说。

接下来,金山区将积极谋划“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三个一批”相关工作,建设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

青浦:积极做好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青浦区副区长彭一浩表示,青浦将无缝衔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构建新时代青浦“一城两翼”发展格局。

其中,青东地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定位,实施联动发展战略,高标准落实联动发展空间规划,聚焦五大发展策略实施12项行动计划。

青浦新城围绕“更高能级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重点打造“1+3”特色功能区。近期梳理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青浦新城重点项目,共196项总投资5000亿元。

青西地区围绕“更具创新活力的世界级著名湖区”定位,重点打造协同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的水乡客厅、协同生态功能和科创功能的西岑科创中心。

此外,青浦区将全面对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方案,重点打造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八大枢纽”功能。

1、开放枢纽。依托进口博览会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高地,促进进口商品贸易的撮合、成交,打造长三角进口商品的订单中心;促进国际贸易功能做强做大,引进培育一批商品直销等功能性专业化贸易平台。

2.创新枢纽。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做强生物医药、航空、智能汽车、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集群。

3.交通枢纽。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面向长三角城市群、支撑青浦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积极做好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4.物流枢纽。加快建设上海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年,快递物流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

5.贸易枢纽。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经济典范,做优做强“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争取落户一批国际性会展项目和知名品牌展会。打造长三角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后街经济、网红经济等特色经济,依托国家会展中心打造全球新品首发高地。

6.金融枢纽。力争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新增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5家。努力打造国内首个跨区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7.信息枢纽。积极打造“G50数字干线”,利用华为提质集成电路产业,聚焦高端芯片设计、关键器件研发等领域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攻关;依托市西软件园提升软件信息产业;依托北斗导航基地集聚遥感产业;超前布局6G通信、精准医疗、区块链、量子信息技术等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

8.文化枢纽。建设上海古文化走廊,打造“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历史”的“上海文明溯源廊道”;加快推进长三角艺术中心等高能级设施建设。

“青浦区将挂图作战推进‘十四五’开局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彭一浩表示,要推动青浦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上海全市前列,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力争达到8%。“十四五”时期,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力争2025年达到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