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好,李焕英》,这是一部好电影:情节好、情感好、意境好...看了,笑了,也哭了。

but,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还是持保留态度。

《你好,李焕英》,取材自是贾玲和母亲的真实经历,李焕英被事故夺走了生命,女儿想起过去的种种十分后悔:这一辈子,就没让母亲开心过一次。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女儿机缘巧合地穿越到了母亲还没结婚的年代,希望改变母亲的命运,甚至不惜冒着消失的危险,给自己“换”个爸爸。

必须说,贾玲所传递的这份真诚,是为人子女心中最美好而难以实现的愿望,但问题是:

这个向父母回馈的方向,真的对吗?

孝顺型子女的回馈方式

有一次主持人问贾玲:“你快乐吗?”

她的回答是:“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快乐了。我成功了又如何?能嫁给一个很好的人又如何?一想到我妈妈看不到这些,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乍听之下很是感动,但瞬间一股怪异的感觉油然而生:

子女的快乐,建立在父母的快乐之上,这样真的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说有点含糊,毕竟在正能量爆炸的感人事件上,会一定程度影响判断。尝试置换一种常见的场景:

某个孩子考满分、有进步,父母就满心欢喜地对待,给孩子添置各种玩具奖励,来表达自己的快乐;
当孩子不及格、退步的时候,父母就一脸怒气,对孩子各种指责惩罚,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于是,孩子明白了学习进步使父母快乐。

再往后一点,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她的情绪,始终以父母是否快乐为基准。

这,是依附关系,而真正的快乐,是传递关系,是我把开心传递给你。

依附的快乐关系所带来的,就是如贾玲般,即便获得再多,也无法开心起来,是另类的“空心病”。

我想,没有父母希望如此,因为我们终将先于孩子离去,假如我们死后真的会变成灵魂,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离去成为孩子的一块心病,阻碍她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以依附为基准的快乐,是会让孩子产生自责的。

在豆瓣上对《你好,李焕英》有着另一个观点评论:“儿女们在电影院里哭成泪人,而他们的父母亲感到乏味困倦。”

  • 为何儿女们会哭成泪人?

因为他们从情节中、从贾玲传递出的真诚、自责共情,对自己还不能出色到让父母脸上有光、成功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速度的自责而共情。

  • 为什么父母们会感到乏味困倦?

因为他们根本不希望看到儿女因此而自责,他们对儿女的愿景,压根就不是求脸上有光,求享福。

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直被誉为是无私的,这份无私是因为不求回报,多数而言,父母并不希望看到儿女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尽他们心中认为的“孝”而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得不说,儿女们有这种依附型快乐的孝顺观念,是一个必然事件。

我们太希望儿女成才了,从小就对他们唠嗑:

”父母努力付出,就是为了让你们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读书“;

从行动上,我们又为他们的成绩而随之喜怒哀乐。

然后,孩子就明白了,成就使父母快乐,父母快乐,自己才能快乐--原来快乐也要遵循“长幼有序”

,并且这种孝顺观念,是很难洗脱的。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等孩子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换言之,6岁前的孩子在父母的唠叨下,认定了父母快乐自己才能快乐,那么这个观念,往后就很难洗脱。

那么,如何预防这种观念的形成?不是唠叨吗?

不,反而要多唠叨,6岁前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多和孩子唠叨。

第一、3岁前

婴幼儿在成长历程中,需要经历一个心理出生过程。婴儿在脱离母体时,他仍然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共生的。当到了3岁左右,他才会明白自己和妈妈是两个独立个体。

这个关键过程是在2~3岁的时候,也就是第一个叛逆期的时候。他们有了独立意识,通过对父母种种说“不”,来适应和体会与母亲分离的状态,这是一个心理过渡过程。

这个时期,要和孩子多唠叨他自己的情绪,让他明白,情绪是他自己的。

“宝宝是不开心吗?”
“宝宝是生气了吗?”
“宝宝很开心对吗?“

第二、3~6岁

3~6岁,跟孩子唠叨责任。

这个时期,孩子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上班,为什么宝宝要上学...

和孩子多唠叨,工作养家、给他提供物质生存条件,是父母的责任;上学读书,健康快乐成长,是他的责任。

第三、6岁之后

6岁之后,多和孩子说“我爱你”。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是随着孩子成长而逐渐内敛的。

幼儿时,父母、孩子,都会很直白地和对方说“我爱你”,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这句话就成了彼此间的“奢侈品”。

贾玲在一次节目上泪眼婆娑地诉说与妈妈的一些经历:

“妈,我给你买了一个冰箱,双开门的。”

“妈,那件绿色的皮衣我也给你买了。”

“妈,我已经是喜剧演员了,好多好多人喜欢我。”

而妈妈的回应,始终是一句”妈妈知道“

如果李焕英在一句句“妈妈知道”后面,加上一句“我爱你”,是否会让贾玲在李焕英的有生之年,体会到无论她做什么,她是什么状态,妈妈都是爱她的。

而不是借助电影,在最后拥抱着母亲大哭,而母亲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秀发: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她还是愿意做她的母亲,这样的一幕,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渴求,对被母亲认同的渴望呢?

每个人的快乐,都应该以自己为基准,就像马丽在“开春演讲”里说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行星,都有独一无二的运行轨迹,希望你想做的事情,想成为的自己,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喜爱,而不是为了去满足他人的期待、他人的需求。

希望你感受到内心的呼唤,活成你自己想要的模样,成为那个你更爱的自己。

希望每一个“贾玲”,都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快乐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觉得我的观点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还请不吝点赞转发,点击关注,主页有更多可能帮助到你的育儿内容。我是淅爸,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