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缴费完全相同的前提下,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终哪个养老金更多呢?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假设,而且这样的假设是很难去成立的。因为本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二者之间的缴费水平差距是很大的。

即便自己选择职工养老保险,按照最低档次来缴费,那么就是60%,大概一年的缴费水平也要高达七八千块钱,甚至有个别地区超过了1万块钱。所以说居民养老保险即便是选择最高的标准来进行缴费,不一定能够达到七八千块钱,或者说1万块钱可能有个别地区能够达到,但毕竟由于职工养老保险每年的缴费水平不断的在递增,按照5%~10%的比例不断递增,所以说二者之间一定会产生的差距。

那么这二者之间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当然本身职工养老保险和我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计算方式上面都是完全不相同的职工养老保险,虽然说建立的也是个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但是个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完全是不相同的。

我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虽然说也有一部分个人基础养老金但是居民养老金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来给予直接补贴的,每人每月比方说能够获得150元,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这150元的待遇,是不需要任何计算的,也没有任何的前置条件,任何一个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都可以正常获得基础养老金的待遇。

但是我们的职工养老保险在计算个人基础养老金的过程中,则不是通过国家来给予补贴的,而是个人的参保条件最终计算得出的结果,它主要是通过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你所在地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来确定和计算个人基础养老金的部分,而且作为职工养老金来讲基础养老金的部分至少占比自己养老金总额的2/3以上,所以说这个基础养老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居民养老金则不同,基础养老金也许只是一小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说你按照灵活就业的形式来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并且选择最低标准60%来缴费,大概最终退休之后按照现行的这个计算标准,按照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可以获得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养老金待遇,但是我们的居民养老保险即便是你选择最高标准8000元来参保缴费,最终可能达到七八百块钱,也许在刚刚退休时,初始退休金都是相同的。

我们都知道,养老金要经过每一年的增长,职工养老金的增长几乎是能够达到100块钱到200块钱,但是居民养老金的增长仅仅是5块钱到30块钱之间,所以很显然在经过养老金增长以后,那么职工养老金和居民养老金的差距,也会是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如果说经济条件比较好,那么适当的还是要首先考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而不应该首先考虑去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