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大公文汇全媒体资料图片)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就“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作出重要表述。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发表题为《香港的变与不变都不能反动——论新时代工运之一》文章指出,时代在变,世界在变,香港自然随之改变,工运也进入了新时代,但“一国两制”不会变,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不能变。

吴秋北在文章指出,本周一在北京举行的“完善‘一国两制’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专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对香港政改有了明确方向,自然涉及到香港的变与不变。《基本法》第五条列明:“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是我们一直理解的“五十年不变”。这个“承诺”包括两部分,一是资本主义不变,一是生活方式不变。

吴秋北指,说到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打算让香港变成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产生“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是为了求同存异,而不是制造矛盾。即便是在经历了一场颜色革命之后,中央也无意改变对这一方针,只是通过完善制度、落实原则来解决“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资本主义有程度之分,极端资本主义社会,又或是裙带资本主义,都不是理想的资本主义形态。早在2014年,英国《经济学人》便发表了裙带资本主义指数,香港位列所有地区的榜首,大部分财富都由大财团垄断,而大部分新增财富都由大财团佔有。我们谈到资本主义的好处,主要建基于自由放任下的逐利行为对社会生产力有激励和促进作用。然而,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香港,是大财团透过其固有的资本优势“吃老本”,以剥削劳工而非促进生产力来维持其经济利益和地位,高地价、高租金窒碍了所有行业的发展,导致香港经济无法转型,产业无法升级。如何改革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让社会重新回到能促进生产的资本主义形态,这是不变之中需要变的部分。

吴秋北认为维持某种制度不变并非“五十年不变”的宗旨,民生福祉、生活幸福才是“五十年不变”的意义。香港要发展成为一个兼顾民生、经济、公平的资本主义社会,就要避免走向极端资本主义,需要制衡和约束资本垄断形成霸权。作为既得利益者,对于改革自然是抵制的,于是累积下来的民生问题、深层次矛盾就成了“灰犀牛”,暗藏着庞大的反动性,是极具颠覆能力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垄断集团为了转移矛盾,常用的障眼法就是暗中勾结反对派,制造政治麻烦,和中央较劲,以维持资本垄断。反对派只是表皮,大财团才是核心,2019年这场暴乱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在文中,吴秋北表示,改变香港现状,唯有依靠强而有力、能担当、肯作为的政府,以行动来改变现状。面对实力悬殊的大财团和小市民,政府如何自处?是否愿意以官民协作代替官民对立?如何避免那些带有严重偏见的媒体或资本代理人的片面之词,掩盖民间真实的声音?肯不肯让民间在政策上有更多参与?不是表态上的参与,而是真正动手的参与,让民间分工,成为政策落实的一部分。政府要有培养爱国爱港民间领袖的格局,持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让民众得以有效组织和动员起来。事实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10月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对深圳提出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香港。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以往很多人把政制焦点单纯放在三场选举上,即特首及选委会选举、立法会选举及区议会选举。实际上,更多实权落到了在港英回归前刻意留下的谘询架构,以及各个独立机构、法定组织或专业团体手上,正是它们直接影响日常运作和接触市民。最新近的例子有大律师公会,它在其专业领域上有着接近于官方的公权力,但却能不受任何约束。这类组织本身,也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独立王国。如何让实质管治权重新牢固地回归到爱国爱港爱民人士的手上,避免反中乱港者独揽大权为既得利益或外部势力服务,阻碍香港的发展步伐,是政府急切需要落实的改革。政党或从政者应更多把心力和资源放在政策研究、有效议政、有效参政和吸纳民意上,协助政府优化政策,让施政更为贴地。就工联会来说,便是要让劳工的声音和诉求,以及对各行各业发展的观察和期望,成为相关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新时代的工运,既要在劳工权益上为工人发声,治好大财团和大资本家的制度性剥削“顽疾”,也要思考如何让各行各业得以升级、创新和创造,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至于生活方式方面,不可能有“绝对”上不变,正如过去钻木取火,今天仍旧钻木取火,便是落后。“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并非像生态保育般要维持香港绝对的“原生态”面貌,而是中央对“香港原有生活方式”所包含理念的理解和尊重,是对香港人生活本质的一项最本质的保证。例如我们回归前经常谈到的“马照跑”、“舞照跳”,到今天依然。赛马本质不变,但今天香港赛马比回归前举办更多的国际一级赛事,参赛马匹蜚声国际,国际评分能在全球十强占一席位。香港赛马会也在2018年建成了从化马场,特别设计的运马车往来沙田和从化,两年营运往返马匹超过7500匹次。这就是最实在的例子,说明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原有的生活方式”,与香港作为大湾区一份子的机遇,两者非但没有冲突,甚至可以达至相得益彰的有机结合。

最近,广东省开展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咨询,提出“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强化广深‘双城’联动的核心引擎功能,促进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支撑形成组团式、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格局”,“以超大特大城市以及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建设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汕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5个现代化都市圈”,“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这四个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的主核心,而汕头、汕尾、佛山、珠海等城市是规划磁浮綫路的必经城市”。在新时代下,香港的短中长期规划,需要更多这种“空间格局”的思维。这并非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是要让原有生活方式与时代并进,因应时代需要升级,让香港保持在相对先进文明城市水准的必要部署。

吴秋北强调,时代在变,世界在变,香港自然随之改变,工运也进入了新时代,但“一国两制”不会变,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不能变。香港的变与不变都得辩证地看,变与不变都不能反动,反动就是对该变和不该变的背叛!

来源:大公文汇全媒体